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八章-组胺和抗组胺药
第八章组胺和抗组胺药过敏你知道过敏有哪些表现么?组胺: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的自体活性物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组胺的三重反应(三联反应):皮下注射0.1%的组胺溶液0.1ml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肿块)轴索反应使小动脉舒张(红晕)受体分布效应H1支气管、子宫、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心房肌收缩传导H2胃壁细胞胃酸分泌血管扩张心室肌、窦房结收缩心率组胺受体分布及效应组胺受体:H1、H2、H3亚型意义:对于局部神经受损者(如麻风病患者),皮下注射组胺不产生该反应目前组胺仅用于胃分泌功能的检查和麻风病的辅助诊断,第二节抗组胺药:抗组胺药:阻断组胺受体H1受体阻断药H2受体阻断药受体分布效应阻断药H1支气管、子宫、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血管扩张心房肌收缩传导H2胃壁细胞胃酸分泌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血管扩张心室肌、窦房结收缩心率组胺受体分布及效应组胺受体:H1、H2、H3亚型H1受体阻断药第一代:苯海拉明、茶苯海明(乘晕宁)、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中枢作用强、选择性差、易引起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第二代:西替利嗪、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案例药理作用抗H1受体作用竞争性阻断H1受体,对抗胃肠、支气管、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而对H2受体无阻断作用,只能部分对抗组胺所致的小血管扩张。对组胺所致的胃酸分泌增多无效中枢抑制作用(镇静催眠)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作用强: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第二代几乎无中枢抑制作用抗胆碱作用中枢:防晕止吐外周:(阿托品样)口干、便秘、腺体分泌减少临床应用1、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效果较好。对药疹、接触性皮炎及昆虫咬伤引起皮肤瘙痒和水肿有一定的疗效。支气管哮喘疗效差,过敏性休克无效荨麻疹枯草热枯草热又称花粉热,是一种因吸入外界花粉抗原而引起的春夏季过敏性疾病2.晕动病及呕吐苯海拉明、异丙嗪对乘车、船等引起的晕动病有效。妊娠呕吐和放射病呕吐有效。苯海明(乘晕宁)于乘坐车船30min前服用,预防晕动病。3、失眠在治疗量时即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嗜睡等用于治疗失眠,尤其适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的烦躁、失眠。人工冬眠异丙嗪、氯丙嗪、哌替啶不良反应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嗜睡、头晕、乏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等中枢抑制症状最为常见。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操纵机器或从事高空作业。不宜饮酒,不宜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第二代无中枢抑制作用,大剂量可致心律失常2.消化系统反应口干、畏食、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应嘱病人餐后服药,可减轻3.其他青光眼、尿潴留、幽门梗阻患者禁用阿司咪唑与特非那定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病例患者,男,65岁,因糖尿病入院,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一周后,注射部位出现斑丘疹及瘙痒,医生诊断:胰岛素过敏。给予抗过敏治疗,氯苯那敏4mg/d,1周后过敏症状消失。1、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有哪些?2、应用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苯海拉明对下列哪种疾病无效?A荨麻疹B过敏性鼻炎C血管神经性水肿D血清病导致的高热E接触性皮炎D苯海拉明不具有的作用A镇静B催眠C抗过敏D抑制胃酸分泌E抗晕止吐DH1受体阻断药对下列哪种疾病疗效最好A支气管哮喘B皮肤黏膜过敏症状C血清病高热D过敏性休克E过敏性紫癜B组胺存在于人体哪种细胞中A嗜酸性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粒细胞D一位荨麻疹患者使驾驶员,急于开车执行任务,宜选用的药物是A苯海拉明B异丙嗪C氯苯那敏D苯巴比妥E阿司咪唑E案例题一位因为食物过敏患荨麻疹的司机急于开车,医生开了以下处方,请分析是否合理?Rp:氯苯那敏片4mgX20用法:4mg,一日3次
本文标题:第八章-组胺和抗组胺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4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