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上六圩港水闸技术管理细则
目录1总则2控制运用2.1一般规定2.2水闸的控制运用2.3闸门操作运用2.4防汛工作3检查观测3.1一般规定3.2检查工作3.3工程评级3.4安全鉴定3.5观测工作4养护修理4.1一般规定4.2养护维修项目管理4.3土工建筑物的养护修理4.4石工建筑物的养护修理4.5混建筑物的养护修理4.6闸门的养护修理4.7启闭机的养护修理4.8机电设备的维护4.9观测设施的养护修理4.10自动监控设施的维护5安全工作5.1依法管理5.2安全管理5.3安全生产5.4事故处理6其它工作6.1技术档案管理6.2科学技术研究与职工教育6.3工程环境保护1总则1.0.1为了对上六圩闸进行科学管理、正确运用,确保工程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根据水利部《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94和《江苏省水闸技术管理办法》,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订本细则,报管理处批准后执行。1.0.2本细则适用于本所节制闸。1.0.3水闸技术管理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1)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2)制定和完善本工程技术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贯彻执行。(3)掌握水情、雨情、工情,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和其它服务工作。(4)根据控制运用原则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做好水闸的控制运用。(5)对工程检查观测,及时分析研究,随时掌握工程状态。(6)对工程进行养护维修,消除工程缺陷和隐患,确保工程安全完整。(7)做好依法管理、安全保卫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8)做好技术档案归档和管理工作。(9)结合工程管理业务需要,开展技术革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10)加强职工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1.0.4本所职工要认真学习本细则和有关技术标准,熟悉工程各部分结构,掌握控制运用检查观测养护修理等管理业务,做好所管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1.0.5本所工作人员应熟悉掌握各项管理责任制度并严格执行。1、所长岗位岗位职责2、党支部书记岗位职责3、副所长岗位职责4、财务人员岗位职责5、节制闸闸操作员工作职责6、划价员岗位职责7、签票员岗位职责8、检票员岗位职责9、安全员岗位职责10、汛期工作制度11、防汛抢险岗位责任制12、汛前汛后检查制度13、运行期间请假及外出制度14、巡视检查制度15、交接班制度16、学习制度17、培训制度18、考勤制度19、请示报告与工作总结制度20、工程检查制度21、观测工作制度22、微机系统管理制度23、闸门启闭运行操作规程24、安全工作制度管理所自成立后,在组织建设、设备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详细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并制定了水闸管理方案和工作细则,关键岗位如闸门启闭运行操作规程、节制闸日常巡视检查制度等已上墙明示,各项规章制度齐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无违章操作、违纪现象发生。1.0.6水闸运行管理中实施的重要技术改造和发生的技术问题,均应详细记入《工程大事记》,并归入技术档案。1.0.7为规范我所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我所的考核工作将根据《水闸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和《江苏省水闸技术管理办法》实施,全面实行水利工程目标管理。1.0.8水闸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办法外,尚应符合国家与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控制运用2.1一般规定2.1.1我所节制闸的控制运用严格按照管理处、靖江市防办、泰州市防办的调度指令,不得接受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指令。2.1.2我所节制闸的设计流量为104m3/s,校核流量为119m3/s。节制闸共3孔,中孔净宽7m,两侧边孔净宽3m,底板高程为-1.0,胸墙式结构,胸墙底高程3.8,桥面顶高程为7.2,交通桥宽5.5m,中孔为弧形钢闸门,采用QP-2×16卷扬式启闭机启闭,两侧边孔为直升钢闸门,采用2台QP-100-8卷扬式启闭机启闭。控制运用,应符合下列原则:2.1.3根据水文资料以及规划设计的特征值,下列指标作为水闸控制运用的依据:闸身及下游翼墙按二级水工建筑物、下游翼墙按三级水工建筑物标准设计,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潮位设计、两百年一遇潮位校核。排涝标准按十年一遇设计、二十年一遇校核,设计排涝流量104秒立米,校核流量119秒立米。地震位于地震烈度6度区,设计加速度值0.05g。水位组合如下:工况水位流量(m3/s)备注内河侧(上游)长江侧(下游)稳定计算正向设计2.5-1.0关门校核2.5-1.0关门反向设计1.85.89关门,加9级风浪(百年一遇)校核1.86.14关门,加9级风浪(两百年一遇)消能计算正向3.21.9202排涝反向1.52.0204引水孔径计算设计2.21.9104排涝校核2.21.9119排涝2.1.4开启闸门是应注意上下游水位差,做好宣传,确保过往船只的安全,并确定上下游无渔民和影响闸门启闭的漂浮物。2.2节制闸的控制运用开启闸门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靖江市防指调度指令有计划进行引水,防止超标准引水。(2)充分利用潮差及时引水。(3)做好开闸前的准备工作。(4)开闸前应做好宣传工作。(5)节制闸的控制运用需执行水利、交通、公安、海事、航道管理、运管等单位的相关规定。(6)操作当班人员应在运行的全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充沛的精力,精心操作。严禁酒后上岗。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上下闸首、启闭机房和控制室。(7)操作运行前,当班班长应进行简短的安全讲话,并对岗位进行明确的分工。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有无明显的异常现象;认真观察上下游水位状态和船只停泊情况。在作出正确判断后方可接通电源,开机运行。(8)每班次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操作时须1人操作,1人监护。严禁1人独立操作。闸门运行中,操作人员应仔细观察机电设备和闸门运行情况以及仪表信号指示,以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检查处理,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运行。闸门在运行到位后,方可向控制室发出下一程序操作的明确信号。。(9)在不放闸时,应将闸门恢复到“正确的起始状态”位置,并切断总操作电源。(10)引排水时必须注意:启闭时为防止折冲水流,回流影响河坡稳定,对后开启或关闭的闸门应考虑发挥消能设施的作用,(11)操作人员完成当班操作任务后,应认真填写运行记录。运行记录应包括:设备运行情况;故障处理;运行闸次;过闸费收入。当班人员应逐人签字,以示负责。(12)坚持交接班制度。上下班人员要严格遵守劳动制度,按时上下班,交接班时全体人员应在场。上一班人员应按运行记录的内容向下一班人员对口交接,完成交接手续后,上一班人员方可离岗。2.3闸门操作运用2.3.1闸门操作运用的基本要求时:(1)闸门启闭前应检查上下游有无船只、渔民、漂浮物和其它行水障碍,以防发生意外。(2)闸门启闭前还应检查启闭设备、闸门、钢丝绳、电源动力设备、监控系统、仪表及润滑系统是否正常,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操作。(3)操作人员操作节制闸时应按照上级调度指令要求,根据“闸门高度一水位差一流量关系曲线”计算出闸门开启高度;按闸门启闭运行规程分次开启或关闭。(4)闸门开启时应由中间向两边依次对称开启,关闭时次序相反。(5)关闸或减少过闸流量时,应避免上下游河道水位降落过快。(6)闸门操作或调整结束后,必须及时填写操作记录。2.3.2闸门操作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由熟练人员进行操作、监护,固定岗位,明确职责,保证工程和操作人员安全。(2)闸门正在启闭时,不得按反向运行,应先停止按钮,然后才能反向运行。(3)运行时如发生异常现象,如沉重、停滞、卡阻、杂声等,应立即停车,待检查处理后再运行。(4)当闸门开启接近最大开度或关闭接近闸底时,应加强观察;遇有闸门关闭不严的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2.3.3采用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或采用流量自动调节时,应事先察看现场情况,然后才能操作。2.4防汛工作2.4.1在每年省市防办汛前检查之前(4月1日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进行汛前工程检查观测,做好设备保养工作。(2)制定各项汛期工作制度和汛期工作计划,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3)根据工情、水情变化情况,修订防洪预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拟定应急抢险方案。(4)检查和补充机电设备备件、防汛抢险器材和物资。(5)检查通讯、照明、备用电源、起重、运输设备等是否完好。(6)清除管理范围内上下游河道的障碍物,保证水流畅通。(7)水闸运行时,应加强对工程和水流情况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8)按批准的岁修、急办项目计划,完成度汛应急工程。2.4.2汛期应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汛期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各项工作应定岗落实到人。(2)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确保通信畅通,密切注意水情,及时掌握水文、气象预报,特别是洪水的预报工作,准确及时的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3)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执行。(4)严格执行请假制度,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执行。(5)进一步加强工程的检查观察,随时分析掌握工程状态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水闸运行时,应加强对工程和水流情况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7)对影响安全运行的险情,应及时组织进行抢修,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2.4.3汛后应做好以下工作:(1)进行汛后工程检查观测,做好设备保养工作。(2)检查机电设备备品备件、防汛抢险器材和物资消耗情况,编制物资补充计划。(3)根据汛后检查发现的问题,编制下一年度维修养护计划。(4)按批准的岁修、水毁项目计划,加快维修工程施工。(5)水闸运行时,应加强对工程和水流情况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6)及时进行防汛工作总结,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3检查观测3.1一般规定3.1.1水闸检查观测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内容:(1)监视水情和水流形态、工程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掌握水情、工程变化规律,为正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3)验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科研成果,为发展水利科学技术提供资料。3.1.2检查观测工作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观测应按规定的内容(或项目)、测次和时间执行。(2)检查观测资料应详细记录,成果应真实、准确、精度符合要求,资料应及时整理、分析。(3)检测设施应妥善保护,检测仪器和工具应定期校验、维修。3.2检查工作3.2.1水闸检查工作,包括日常见检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3.2.2经常检查的范围和周期:每天按照巡视要求对建筑物各部位、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通讯设施、管理范围内的河道、堤防和水流形态等进行检查。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按月整理经常检查表。当水闸处于大流量运行状态或遭受不利因素影响时,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应加强检查观察。3.2.3定期检查:每年汛前、汛后,应对水闸各部位及各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结合实际需要,对水下工程进行潜水检查。(1)汛前检查:着重检查岁修工程和度汛应急工程完成情况,安全度汛存在问题及措施,防汛工作准备情况,并对照查定报告书对工程各部位和设施进行详细检查,并对闸门、启闭机等进行检查和试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及时处理,对影响安全度汛而确又无法在汛前解决的问题,应制定度汛应急方案。汛前检查应结合保养工作同时进行。汛前检查应在3月底前完成。(2)汛后检查:着重检查工程和设备度汛后的变化和损坏情况,汛后检查应在10月底前完成。(3)水下检查:着重检查底板、闸墩、铺盖、护坦、翼墙等部位水平止水和垂直止水有无损坏;门槽、门底预埋件有无损坏,有无块石、树木杂物影响闸门启闭;闸底板、闸墩、铺盖、护坦、翼墙、消力池、消力坎等部位表面有无裂缝、异常磨损、混凝土剥浇、露筋等损坏;消力池有无砂石等淤积物;防冲槽有无松动、塌陷等。水下检查周期视工程运用情况而定,由专业潜水人员承担,并做好相关配合工作。3.2.4当水闸遭受特大洪水、强烈地震和发生重大工程事故时,应及时上报管理处工管科,并组织对工程进行特别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修复方案和计划。3.2.5定期检查、特别检
本文标题:上六圩港水闸技术管理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4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