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环境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环境敲响了警钟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留士庄民族小学朱世兴.教育资料课题名称:《环境敲响了警钟》.教育资料教师姓名:朱世兴学校:榆垡镇留士庄民族小学教师年龄:39教龄:19年职称:二级教师教学背景分析(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节的学习目标是:1、知道身边有关空气、水、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知道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本条“标准”是对学生关于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的知识内容的要求,明确提出以部分典型污染为例,来作为教学的重点。2、收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并能利用资料分析各种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深刻理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本条“标准”主要是提出学生要达到理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的目标,主要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是“收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并“利用资料”进行“分析”,这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要求。3、在了解、分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环境好坏不仅影响今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还影响着人类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激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通过了解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从世界范围的大视野,逐步到我国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最终拉近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环境污染的实际例子,这种从宏观到身边的思维引导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共鸣,从知识到情感的转化。然后从切身的感受出发,再将感情升华,由小我的感受引申到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这是一条“知识——过程——情感”的设计思路,本条“标准”正是第三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指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一理念,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事例材料,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优良性格与品德。(三)教学内容分析.教育资料1、通过教材中P66第一段文字的内容,配以典型的图片,对比引出环境问题这一主题,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关于“环境污染”的概念,在教材P66“链接”中已经明确给出,这一知识点是新课内容的起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直接引出后面的P66-68“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和“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两部的介绍。3、教材中P69给出来的“汽车尾气的危害”这一活动案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作为农村小学,不具备大都市小学进行调查活动的便利条件,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进行了替换调整。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选取更适当的活动方案。4、对于P70-71“口香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垃圾调查”这些资料,可以有两方面的处理:一,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污染进行了解;二,作为撰写科学小论文的参考资料学习使用。并且可以将分组进行的实践活动结果,仿写小论文布置为课后作业。(四)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大多是建立在对直观展示出的环境问题资料和图片的基础上,需要将这些直观的信息,通过归纳分析,转化为“刻不容缓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或减缓”这样的内在感受。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但其分析综合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很难形成准确系统地认知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重点是让学生产生亲近的、实际的、切身的感受,将教学内容从宏观概念,变成孩子们身边能够接触得到、感受得到的真情实感,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最终的情感升华部分,更是需要由教师引导完成,这样才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可以盲目追求学生完全自主提炼总结。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设计分小组探究学习活动方式,更好地体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教学,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身边有关空气、水、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2、知道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3、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过程与方法:.教育资料收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利用资料分析各种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和分析世界的、中国的、身边的环境恶化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环境好坏不仅影响今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影响着人类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2、通过有世界范围到中国再到我们身边的具体例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3、激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图片等补充的资料,知道身边有关空气、水、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知道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二)教学难点1、通过了解和分析世界的、中国的、身边的环境恶化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环境好坏不仅影响今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影响着人类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2、通过有世界范围到中国再到我们身边的具体例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小组探究任务单(二)教学手段分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二)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教学设计思路.教育资料导入——美好的世界日渐残败(对比感受)——“环境污染”概念(读P66“链接”完成任务一)——展示“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资料——通过摘抄资料中的数据等,指出所列举的环境事件分别属于哪一类的污染问题,感受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完成任务二)——阅读P68文字资料“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完成任务三)——我们周边的环境问题(完成任务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课后任务:每个小组拟定一份针对生活中不同的环境问题的改善建议(至少写出3种)和一份环保倡议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环境污染”概念:(P66“链接”)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引导阅读文段资料及图片,提出问题提问并引导阅读教材展示图片资料,组织学生观看阅读资料,并提炼出相关的数据等观看课件对比感受完成探究任务单上的任务一完成探究任务单上的任务二1、完成探究运用多媒体展示,直观性强,激发兴趣,引起思考给出科学的概念,承上启下引出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资料,运用数据和实例,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教材资.教育资料三、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印度帕博尔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四、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阅读教材P68文字资料,分小组讨论完成探究任务单上的任务三指导阅读,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组织回答交流1、提问:我们生活的周围由环境污染问题吗?请举例说明2、展示图片1、小结2、提问:同学们,环境都给我们敲响了什么样的警钟?我们又要怎样做呢?3、具体怎样任务单上的任务三2、选代表说明讨论结论1、分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单上的任务四2、表述讨论结果3、观看图片思考料,进一步将视野范围从世界性问题具体到我国,并集中体现在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方面最终将实际问题引到了我们的生活实际中,通过思考和举例,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具体化,实际化小结后的提问,所起的作用是留下思考的余地,为下一节课《保护共有的家园》埋下伏笔从学习、分.教育资料2、各小组展示结论五、我们周边的环境问题开展环保活动,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一话题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布置拓展任务记录拓展任务析、总结这一认知阶段,进一步过渡到实践、探究、反思,最终形成思考后的小论文,是一个总结提升的过程,也是形成思维和价值体系的过程.教育资料六、小结1、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其实,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今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了,还影响着人类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2、地球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在享受她的美好的同时,也要想着如何去保护她。七、课后拓展根据你们列举的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中的一项,分小组进行:1、仿照P69“汽车尾气的危害”设计一份调查计划2、仿照P70“口香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教育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板书设计环境敲响了警钟环境污染教学设计特点分析本节课最大的设计特点就是以环境为主题,一个主线贯穿到底,从世界到中国,最后到身边实际生活中;而到情感提升阶段则由己身推及至全人类,将知识从概念内化到自身感受,再将情感由小及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要求言简意赅,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们周边的环境问题
本文标题:环境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4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