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档案库房“八防”要求和控制措施是什么?
档案业务学习资料(第三期)发布时间:2010-11-2209:30:30来源:发布人:浏览次数:198次档案保护技术学一、名词解释1、绝对湿度:是指一立方米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汽的量。通常以克/立方米表示。2、饱和湿度:在一定温度下处于饱和状态时,单位体积中所含水蒸汽重量。3、相对湿度:一立方米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的重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时所含水蒸汽重量的百分比,称为相对湿度。二、问答1、档案纸张老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纸张中纤维素的酸性水解;第二,纸张中纤维素的氧化降解;第三,纸张中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第四,纸张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本素的光降解;第五,纸张纤维素的热降解。2、字迹色素成分与纸张的结合的方式是什么?耐久性如何?答:(1)当字迹材料写在纸张上时,经过干燥后,会在纸张上结成一层薄膜。通过这层薄膜把字迹色素成分转移固定在纸张上的方式称为结膜方式。这种结膜物质结膜能力强,与纸张的粘着力好,耐磨擦,不宜扩散,是转移固定方式中最耐久的一种方式。如墨、墨汁、油墨、印泥等。(2)当字迹材料写在纸上时,随着溶剂媒质被纸张纤维间的毛细管吸收而被纸张纤维吸收,使字迹转移结合在纸张上,这种方式称为吸收方式。由于字迹材料的色素成分是被吸收在纸张纤维里的,所以耐磨擦,但没有结膜,非常易渗化扩散,是一种比较耐久的固定方式。墨水、圆珠笔。复写纸、印台油属于这种方式。(3)当字迹材料写在纸上时,字迹材料中的色素成分是以固体状态与纸张接触的,在纸张纤维间的大空间机械地附着,这种固定方式称为粘附方式。这种方式不耐磨擦,是一种不耐久的固定方式,如:铅笔等。3、为什么彩色影像难以长期保存?答:彩色胶片经曝光、显影加工后,得到的是彩色染料影像,因染料的稳定性较差,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染料不可避免的要腿色,所以彩色影像难以长期保存。4、胶片档案的保护有什么要求?答:(1)保管方法对装具的要求:能阻燃、防曝,能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防止胶片内部材料的熔化及凝固,能防热、防潮、防止感光材料在装具内发生化学变化,损坏胶片,最大限度地处长胶片的寿命。存放形式不同类型的胶片不得混装或放入同一容器中,如玻璃片基、硝酸片基、醋酸片基、都应保存在低温环境中,同时还应使环境空气流通。硝酸片基、醋酸片基更应敞开保存。(2)保存环境保存胶片温湿度应在温度13度――15度,相对湿度35%――45%,保存照片的温湿度应在温度14度――24度,相对湿度45%――60%。库房内昼夜温度变化不大于正负3度,湿度变化不能大于正负5%。还应保持空气清洁,防光、防微生物、防火。(3)、建立严格的入库和定期检查制度。5、磁带档案按记录信息的类型分多少种?是什么?答:四种录音磁带档案、录像磁带档案、数字磁带档案、仪用磁带档案。6、磁性载体的保护应注意什么?答:磁性载体档案库房应在温度15度――27度相对湿度40%――60%,最佳环境温度是18度,相对湿度是40%。还应防磁、保持空气清洁、防霉、防光防火。也应在利用中加以保护。还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7、高温度对档案耐久性的影响?答:高温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影响(1)高温加速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对档案的破坏。对一般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纸张保存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大多都呈酸性或氧化性,造纸过程残存的酸和氧化性物质,在高温下都会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和氧化。(2)高温会加速有害生物对档案纸张的破坏。破坏档案的霉菌最适宜生长温区是对25℃—37℃,昆虫是22℃-32℃,在最适宜生长的温区,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害生物的生长速度加快,繁殖率提高,从而加快对档案制成材料的损坏。(3)高温使耐热性差的字迹材料发生油渗、扩散;使照片档案上的明胶发生流熔;使彩色照片上的染料褪色率成倍增长;使磁性档案中的复印效应和磁穿透力增加,使磁记录档案耐久性降低。8、高湿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影响答:一般将相对湿度高于70%的湿度环境称为高湿。(1)高湿会加速纸张内纤维素水解。纸张正常含水量为7%,如环境湿度过大,纸张会吸潮膨胀,尤其是周围环境中有酸性物质存在,会加速纸张强度的下降。(2)潮湿有利于档案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霉菌体内含有75%左右的水分,档案害虫含有44~67%水分,库房潮湿会为这些有害生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3)潮湿会使耐水性差的字迹洇化退色。当库房潮湿时,纸张由于吸收了过量的水分,会使这些色素溶解、褪色、模糊不清,和促进氧化物对胶片中银的氧化作用,产生污斑。9、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标准是什么?答:温度14度~24度,相对湿度45%~60%。10、光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有哪些?答:(1)光能直接破坏纸张中的纤维素,使纤维素聚合度下降或发生氧化反应.使纸张变脆、发黄,特别在库房潮湿的情况下这种光氧化反应更为剧烈。(2)光对纸张中非纤维素的破坏。在光的作用下,一些含木素多的纸张,容易发黄变脆,这是因为光能使木素氧化成氧化木素,破坏了纸张的化学成分。(3)光使一些字迹材料褪色。光能使油溶性字迹扩散,使染料氧化褪色。(4)光能破坏胶片档案片基的稳定性,使胶片的性能发生变化降低胶片档案的耐久性,光能使磁性载体档案带基脆化,抗断力降低,还能使光盘材料发生变形、翘曲、使信息难以正常读取,光盘的盘基出现老化变形现象。11、灰尘和有害气体对档案的危害是什么?答:(一)有害气体。对档案有害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都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促使纸张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使不耐酸的字迹材料发生不同程度的褪色。此外,二氧化氮、氯气又通过一定途径生成氧化物质,进一步引起纸张纤维素氧化降解,使不耐久的字迹材料被氧化漂白而褪色。所以,二氧化氮和氯气除具有酸性外,还具有氧化性。(二)灰尘。灰尘也是空气中的一种有害杂质,它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着。空气中灰尘的多少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城市中的灰尘较多,特别是工矿区、住宅区、繁华的商业中心区。灰尘主要表现对档案制成材料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灰尘是一种固体杂质,它的形状是不规则,多带有棱角,落在档案上随着移动和翻阅,就会引起对档案纸张的磨擦,使档案表面磨擦起毛,影响字迹的清晰度。一些牢固性差的字迹则容易被磨擦掉。(2)灰尘一般都能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带有酸碱性,有些灰尘本身就有酸碱性。因此,灰尘落在档案上会给档案带来酸碱危害,从而对档案纸张和字迹造成破坏,当库房潮湿时,灰尘的这些腐蚀性物质会给档案制成材料表面造成永久性的污班。(3)灰尘中往往含有粘土,粘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发生水解而形成胶状氧化铝,这样就容易使档案粘结在一起形成难以修复的档案砖。(4)灰尘会脏污档案。灰尘多是一些带有颜色的细小颗粒,落在档案上,严重时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5)灰尘是霉菌孢子的传播者。霉菌孢子能附着在灰尘上到处传播,还在灰尘上寄生和繁殖。12、档案修复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档案制成材料多种多样,损坏情况各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但无论采用哪种修复方法,都应遵循下列原则:(1)修复中采用的材料、方法,不仅要求在短时间内能改善档案制成材料的状况,而且要求长期有利于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2)尽量恢复档案的原貌。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不仅有参考价值,而且有凭证作用,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不能任意涂改添写,不能丢掉片纸只字。(3)使用的修复方法一定要经过试验,确有把握后,才能着手修复。由于档案制成材料成分复杂,性能不同,因此损坏情况也不一样。如果事先不经过试验,贸然行事,就有可能发生损坏档案的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4)档案修复应具有可逆性。档案修复的技术方法应不仅可以加固档案,而且在需要时能够复原。去掉加固材料使档案恢复原样。因为不是所有的处理方法,修复材料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处理后发现某项技术或者材料,正在引起档案的损坏或加速档案退变,应进行逆向操作,保证档案不受损害。13、档案修复的操作规程是什么?答:(1)对送修档案做好接收登记。档案保管部门将破损档案送到修复室,应有必要的交接手续,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在接收登记上应写清档案所属全宗、档案名称、档案数量及送修日期,同时注明技术处理性质和要求,送修人和修复人员应在接收登记上签名。(2)对送修档案进行检查确定修复方案。在进行修复前应对档案进行检查,确定字迹、纸张的成分和质量以及损坏程度和性质,制定修复方法和程序。(3)做好处理过程记录。档案修复的处理过程应做详细记录。特别是修复珍贵档案或者采用新的修复方法处理档案时,做好记录更加重要。科技档案管理学一、填空1、经常使用的科技文件材料的类型有:图样材料、科技文字材料、目录式科技文件材料、音像材料、专门科技文件材料、图表等几类。2、科技档案经常使用的种类有:基建档案、科研档案、产品档案和设备档案。3、科技档案的基本分类方法有:工程项目、产品型号、专题、专业、地域、时间等6种。4、科技档案利用方式一般有:借阅、复制供应、科技咨询、印发目录、整理出版等。二、名词解释1、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文件材料是以文字或技术符号对人们的科学技术活动和科学技术思想的记载和反映,是在各种科技活动中正在产生和使用着的图样、文字材料、图表、照片、影片、底片、录像带、录音带等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的总称。2、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批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简称科研、生产、基建)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带等文件材料。3、科技资料:一般是指通过交流、赠送、购买和自己汇编而来的、以供科技、生产活动和科技、生产管理活动参考的科技文件材料。4、科技档案号:是指保管单位的编号或代号。它是科技档案部门用来反映科技档案分类层次和保管单位排列的一组符号,是科技档案分类号和保管单位顺序号的组合体、由代字和代号组成。代字使用汉字或汉语拼音字母,代号使用阿拉伯数字。5、科技档案总目录:实际上是科技档案总登记帐。又称“家底帐”。它是按照科技档案归档时间的先后顺序,以保管单位为对象进行登记的,因此,也称大流水帐。6、科技档案分类目录:是严格按照科技档案分类、排列的次序,以保管单位为对象进行登记的目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固定科技档案分类、排列的顺序,提示科技档案的内容和成份,是直接按照类别查找科技档案为利用者提供服务的工具。三、选择1、科技档案属于(B)。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相关科学2、科技文件材料的更改程序(A)A更改会审B随时更改C提出前更改3、确定科技档案价值量的因素有(AC)A技术因素B适用因素C典型因素D价值因素4、科技档案案卷题名应包括(AC)A项目名称B保管期限C内部结构D时间四、简答1、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的区别?答:二者主要区别是(1)来源不同:科技档案是自身形成的,而科技资料是通过交换购买取得的;(2)作用不同:科技档案具有依据和凭证作用,而科技资料具有参考价值;(3)使用寿命不同:科技档案使用寿命长,而科技资料内容新使用寿命短。2、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的联系与区别?答:科技文件材料是科技档案的前身,科技档案是科技文件材料的归属,区别在于科技文件材料应该归档的那一部分属于科技档案。3、科技档案与文书档案的区别?答:(1)性质不同:科技档案属自然科学,文书档案属社会科学;(2)形成规律不同:科技档案以项目成套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书档案以来文和复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3)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4、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答:一个单位的科技资料被另一个单位直接采用,就转化为采用单位的科技档案;一个单位的科技档案被另一个单位以参考为目的,就转化为参考单位的科技资料。5、科技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答:科技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是:遵循科技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科技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保密和提供利用。6、科技档案的收集?答:科技档案的收集工作,是把分散在各个业务机构或者个人手里面的科技文件材料,集中到科技档案室,以及把各企事业单位和专业主管部门保存的科技档案,集中到专业档案馆和工作。7、科技档案的整理?答:科技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科技档
本文标题:档案库房“八防”要求和控制措施是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5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