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结题-小学低段数学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1结题报告:农村小学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淅川县老城镇黑龙泉中心小学王宗义【内容提要】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我从一系列调查中发现,低段学生的审题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而在小学低段重视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对其后继学习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学生的审题现状,从学生心理及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根据学习习惯养成的特性以及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实践中倡导注重细节,加强审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通过一系列策略的对比实施,为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借鉴。【关键词】审题审题能力策略研究一、课题提出新课程背景下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传统算术应用题相比,一改传统应用题单一的、套路性的呈现形式,变为以多种形式(如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提供信息、呈现问题,这些信息的呈现方式是接近生活本来面貌的杂乱无章的,需要学生重新组织的,经常是多余和不足的,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补充。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发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觉笼统、不精确,知觉事物时往往只限于对事物外表的认知和呼出其名称,不能深入全面的对事物进行观察,因此,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的错误中,应用题有60%以上的错误是因为学生审题产生的错误,家长和老师往往都认为是学生马虎造成的,实际原因是低年级学生的应用题审题能力低造成的。因此发展学生应用题的审题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关键。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应用意识应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那么在新课程倡导下的数学问题,就蕴含着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实际问题,那么在面对这些灵活和现实的数学问题中,能正确审题,提高审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审题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另外,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无法全面的观察题目,有限的识字量加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帮助,不善于自己看图读题,一碰到花花绿绿的图画和文字多的题目,就不能正确判断和耐心审题,更不善于找出要求、条件和问题。因此,我决定开展探索低段数学培养学生审题能2力的策略研究。二、课题界定审题能力是观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审题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和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数学学科的审题就是为了正确解题而进行仔细的阅读,观察、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明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并试图找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意图,弄清对象、范围和重点。三、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会自我审题的过程,让学生变得更有步骤、更有层次性的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2、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分析、挖掘、弄清题目中显露和隐含的条件,了解解题思路,逐渐成为具有探究能力的学习者,促进学生持续发展。3、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培养学生自我审题的行为方法和途径,促使学生品质和行为的形成,从实践纬度丰富学习理论。四、研究步骤及方法(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1、确定调查班,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以本校一、二、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2、确立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任务。3、对学生审题能力进行理性分析。主要方法:理性思辨法。(二)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1、总结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探索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式。2、进行小学生审题能力强化探索及反馈小结。3、收集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教例、学例,总结学生审题能力的一般特征,探索改善学生审题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方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三)总结阶段(2013年11月)1、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论文等。2、进行结题鉴定,并推广研究成果。主要方法:经验总结法。五、研究的过程(一)研究的内容3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培养审题能力,也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低年级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更是为了学生以后中、高年级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这种良好习惯迁移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去,令学生终生受益。学会审题,也就使我们的学生把数学学得更轻松,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1、审题意识形成的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必须先使学生形成审题意识。在怎样的外部环境、氛围中能促使学生审题意识的早日形成;学生自身的哪些品质是审题意识形成的关键,这就是我首先要研究的。2、审题能力培养的途径(1)明确审题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审题的重要性,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培养能否成功。(2)强化审题意识(3)掌握好审题方法①全面看题。(做到图字不漏)②尝试大声读题。(明确题目中所要求的提议)③设计多方位多角度的题目,旨在进行殊途同归的审题方案(4)进行审题训练(采用限时文字带图形的题目训练)(5)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如:培养读题、说题、提炼重点信息的习惯)审题是解题过程中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学生更仔细更全面的看清题意,对于如聪聪明明们提出的问题更要细心,这里老师不如经常出示如条件的缺失、题目超长导致的题意曲解等等的题目,学生很容易出错,那么在一系列的出错经历中,学生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及影响,有利于学生更仔细更认真地看题,逐步培养审题习惯。(二)研究的策略方法1、观察图画的辅导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审题技能方面的基本功辅导。在审题辅导中,出示图形及少数文字或没有文字,让他们说出图所表述的意思。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低年级的“解决问题”大多都是以图画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看图能力要重点进行培养和训练。如:4(1)看图的顺序的辅导。①从上往下;②从左往右;()()③从下往上④从右往左()()(2)收集图画中数学信息的辅导。①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算式:4+3-2=5;()②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算式:4-2+3=5;()2、读题的辅导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看题、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看清楚、理明白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1)初读,读通。因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有必要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如右图中的问题是“学校有2堆花,每堆9盆。现在每6盆可以摆一个图案,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上面的字都认识吗都认识();有些不认5识();有些不认识但是和图一起能看懂()(2)再读,读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其实事实上题目可能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又加上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决定在读题时要求学生“字字出声读题慢”,用手指指着读协助他们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3)细读,读清。所谓细读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的字词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边想边读,理解每个字词的确切含义,因为有时少读一字或错看一个词,都会使审题结果和原题不符。再如右图中的问题是“学校有2堆花,每堆9盆。现在每6盆可以摆一个图案,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这样的题中,学生很容易出错,老师在辅导学生读题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把重点的字词划起来,对照图挑选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帮助学生养成边读题,边挑重点的习惯。(三)研究的策略过程1、审题方法的指导与审题习惯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言道: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数学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两件事的和谐,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苦役,在这里,我们仔细思考,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倾尽全力,然而收效微微,原因是什么?就是孩子没有掌握审题的要诀或说不知如何审题,不管在多么优秀的练习面前,完成它,都是苦役。思索这个问题,我决定从指导如何阅读题目开始得出了数学的学习和解题都不能离开阅读与观察。(1)读题从关键字词开始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了解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先大声读、再轻声读、默读。要求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根据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有必要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做适当进行解释。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因此还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慢读题”。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6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读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在读通不漏字的情况下,就让我们数学老师也当一回语文老师,让我们的学生咬文嚼字一番,如在“丁丁有12颗糖,比红红多2颗,红红有多少颗?”中,“比红红多2颗”,到底是谁多谁少呢?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必要时让学生动笔对重要的数学信息做划线处理。(2)观察从有效信息开始在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数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一课中,教师在教学中可能碰到低段学生答非所问,在出示了书上的主题图,问学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但都回答得不着边际。”……等等这些现象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境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这就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今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中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后,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图意。数学问题中
本文标题:结题-小学低段数学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7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