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A.判断功能B.预测功能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E.完善功能2.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方法有()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反推法D.示踪法E.遥感法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A.工程概况B.施工规范C.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E.替代方案4.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特点有()A.工程组成完全B.重点工程明确C.全过程分析D.污染源分析E.其他分析5.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有()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经验估算法D.收集资料法E.遥感方法6.P-T法判别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地面风速B.日照量C.云量D.混合层高度E.逆温层厚度7.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有()A.静风B.小风C.逆温D.熏烟E.海陆风8.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方面有()A.项目的特性B.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C.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D.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E.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值较大的污染物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A.保证率法B.典型日法C.换算法D.联合频率法E.点源叠加法11.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因子有()A.烟气本身的性质B.周围大气的性质C.下垫面地形及粗糙度D.源强E.取样时间12.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E.其他方法13.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A.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算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C.现场实测D.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E.拟合曲线法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的指标有()A.生态学评估指标B.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C.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D.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评估指标E.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评估指标F.社会文化评估指标15.危险废物具有的特性是()A.腐蚀性B.急性毒性C.浸出毒性D.反应性E.传染性F.放射性16.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有()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B.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C.容易量化D.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E.方便环境监督管理17.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有()A.指标对比法B.分值评定法C.指标评价法D.类比调查法E.专业判断法18.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有()A.洁净燃烧技术B.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C.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E.活性污泥法19.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要满足的要求有()A.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B.符合相关环保要求C.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达标排放D.方便环境监督管理E.节约环保设施运转开支20.如果采用连续点源高斯模式,计算某稳定度下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地面轴线1小时平均浓度,必要的输入参数有()A.排气筒几何高度和抬升高度B.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C.排气筒出口处的风速D.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E.该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例1:一河段的上游来水CODCr(p)=14.5mg/L,QP=8.7m3/s;污水排放源强CODCr(E)=58mg/L,QE=1.0m3/s。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化,且起始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求该断面的水质浓度。则:例2:某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排放特征为:QE=4.5m3/s,BOD5(E)=60mg/L;河流水环境特征参数为Qp=25.0m3/s,BOD5(p)=2.6mg/L。假设污水一进入河流就与河水均匀混合,试计算在排污口断面处BOD5的浓度?解:①BOD5(0)===11.4(mg/L)例3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BOD5(p)=6.16mg/L,B=50.0m,H=1.2m,u=0.1m/s,J=0.9‰,K1=0.3/d。试计算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河水中的BOD5浓度是多少?LmgQQQCODQCODCODEpEECrppCrCr/0.19)()()0(pEppEEQQBODQBODQ)(5)(50.255.46.20.25605.4)(2463)0065.0058.0()6.04.0(mgHJBHBuaBLQE=0.225m3/s,BOD5(0)=8.88mg/L,t=1.1574dBOD5(10km)=BOD5(0)exp(-K1·t)=6.28mg/L例4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CODCr(p)=12mg/L,Kc=0.5/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多少?解:CODCr(0)=15.2mg/Lt=1.1574d案例分析题燃煤发电厂项目题目:某市拟建一发电厂,规模为2台功率为600MW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工程总投资55亿元,主体工程包括2座1900t/h的锅炉,2台600MW的气轮机和2台600MW的发电机。辅助工程包括供水系统、灰渣场、除灰系统以及燃料的运输等。配套工程包括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和烟气脱氮装置。项目主要废水为冷却塔排污水,废水产生量600t/h,其余废水基本不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020.40t/h,烟尘排放量0.21t/h,NOx折合成N02排放量0.80t/h。项目所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干旱突出,全年主导风向ENE。项目选址区位于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矿区,距市区45km,区内工业以煤炭、水泥为主,区内煤炭和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选址区南0.35km处为A村庄,东北8km为B镇,西偏北约15km为一市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北偏西19km处为区政府,东南约2.1km处为一河流,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和航运。问题: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下表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部分污染物的浓度限值)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什么标准?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间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正确答案: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答: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包括:二氧化硫和烟尘。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答:根据S02和N02的排放量计算其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8×108m3/h和3.3×109m3/h,项目选址区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于复杂地形,于是根据N02的等标污染负荷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为一级,评价范围为16~20km。因此,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A村庄、B镇、自然保护区和区政府的大气污染情况都应进行预测。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只在冬季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答:不合理。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一级,对于一级评价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什么标准?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的二级标准。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问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答:不符合要求。解析:考点分析:1.该项目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根据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包括:S02,烟尘,工业粉尘,COD,NH3—N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考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级别确定,评价级别根据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和选址区的地形情况确定。具体方法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或本书案例分析综述——大气污染型建设项目。注意本项目给出两种污染物的排放量,确定评价级别时要选取等标排放量大的污染物。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考点: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及监测制度要求。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要求主要根据评价级别确定。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点。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不应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制度要求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什么标准?考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根据选址区周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确定。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为二类区;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间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考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项目选址区350m远处有A村庄,因此选址区周围属于乡村居住的环境。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的标准。依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I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因此项目厂界噪声不达标。不定项选择题答案1.ABCD2.ABC3.ABCDE4.ABCDE5.ABC6.ABC7.ABCD8.ABCDE9.ABCDE10.ABC11.ABC12.ABC13.ABCD14.ABCDEF15.ABCDEF16.ABCD17.AB18.ABCD19.ABC20.ABCD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2、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3、等效连续声级指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4、水体自净指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水稀释的同时发生挥发、絮凝、水解、配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过程,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至无害化的过程。5、固体废物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物的总称。6、环境优先污染物指将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具有生物累积性、毒性大和三致类物质),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定为优先监测目标,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7、空白试验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8、细菌总数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
本文标题: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9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