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5《传播学史》读书笔记美国传播学者E.M.罗杰斯说:“任何涉入一条新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1今天传播学理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条崭新的河流,而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则如一叶扁舟,带我领略河流上游的奥秘。《传播学史》此著作也不似寻常地叙述历史般冗长而乏味。著作通过传记式的编年史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史,给予了众多如我一般“传播学理论新学者”新奇而意味深长的旅途。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三大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学派。查尔斯•••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始于1873年出版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他的进化论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成为库利和帕克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引路人。与达尔文相同,对马克思传播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研究范式上。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至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成功后才将《共产党宣言》推举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2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范围内,特别是在个体的儿童经历之中寻求对于行为的解释。3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间接地了拉斯韦尔的精神分析研究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1页。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2/5“我们应该承认芝加哥学派对于我们的过去所发挥的重用作用。”1在相对和平、经济高度发达的20世纪初期的美国,芝加哥学派对传播理论与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库利、杜威、米德、帕克。随着几十年的努力,传播学渐渐有了理论基础。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2拉斯韦尔在宣传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并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过研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五W”)。这个过程模式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卢因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他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彭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招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霍夫兰在战时的说服研究中所开创的一种方法,通过一系列旨在解释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验,分析说明个人是如何从传播的信息中学习的。1939年,拉扎斯菲尔德开始由广播研究转向范围更广的传播学研究。根据《人民的选择》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等中介因素的影响才能发挥独特效果。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除了四大奠基人以外,施拉姆则是创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1947年,施拉姆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1956年,施拉姆又创办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他还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包括《大众传播学》等。他曾经数次访华,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2周庆山著,《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第8页3/5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传播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诞生,对传播学的科学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48年,申农在《贝尔系统技术学刊》10月号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较全面地提出了他的信息论。申农的信息论使信息与人的行为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从而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申农的贡献并不仅仅是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概念。在群体动力学:是场论的一种运用,研究个体受群体影响下的行为。群体的内聚力鼓励群体的成员遵守这个群体的规范。维纳所创建的控制论对20世纪后半叶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播学研究对控制论的运用也是普遍的。现代传播学中的制度与规范,法规、政策与管理,受众与传播效果等几乎所有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无不渗透着控制论的观点。控制论对传播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反馈的概念引进了传播过程研究,这对于认识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1长长的传播史历程中,我最在意的人物是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E·帕克。他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生于美国内战近乎结束的时候。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他的社会学生涯。帕克被描绘成“或许是美国社会学中的一个最有影响的人”(博斯卡夫,1969),据说“可能没有其他人如此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经验社会学所采纳的方向”(特纳,1967)。帕克开创了4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因此,一个在50岁的时候认定自己是失败者的人,成了一场伟大的社会调查运动的中心。”(休吉斯,1964)克被称为“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弗雷泽和盖齐诺,1979)。他将传播限定为“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凭借这个过程,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个人能够假设其他人的态度和观点;凭借这个过程,人们之间合理的和道德的秩序能够代替单纯心理的和本能的秩序”。传播将一种移情带入一个人的传播伙伴,因而使得社会的社会性成为可能。帕克和他的芝加哥同事们将传播看作人类连结的同义词(温肯,1922年7月27日),将它称为城市社会问题的潜在的解决办法。1周庆山著,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第11页4/5不过,传播不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变量或重点。1以下,我要谈谈对于“重拾”芝加哥学派的看法。1952年后,芝加哥学派逐渐走向没落。胡翼青博士在《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中指出芝加哥学派没落的原因“没有资金,没有阅听人,没有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强力支持,芝加哥学派的知识生态恶劣到了极点,这可能才是芝加哥学派衰落的真正原因。面对全球战争。面对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面对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学术的‘收编’,芝加哥学派不无悲凉地失去了原本广阔的生存空间。”2但芝加哥学派的传播学研究学术地位是不能忽略。并且,芝加哥学派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宽广的独特的视域。胡翼青博士在其著作中,将自己的探索的眼光投注到芝加哥社会学派那里,他认为“只有回到包括芝加哥学派在内的原本真实存在的传播学源头,才有可能使传播研究重归正确的发展方向”。胡翼青博士是将芝加哥学派视为传播学的源头来看的。与他的看法不同,我认为重视芝加哥学派的研究视野对于我们今天“拯救”传播学研究更有意义。芝加哥学派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启发性的问题和观点。用潘忠党教授的话来说,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传播学研究取向,是“以人文价值取向为动因、以理解人及由人的活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并使之升华为目标的”。这种研究取向是与“以控制论为代表、以社会控制为根本目的、以信号传递为基本观念、以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为基本模式的传播学”有着根本的差别。3芝加哥学派为传播学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芝加哥社会学对“传播社会功能与地位”的独到分析。正如切特罗姆指出的那样:“80年代,美国思想家顾里、杜威、派克,率先开始全盘研究现代传播在社会过程中的影响力。他们每一位均赋予晚近传播科技的进步极大的重要性,也都把他们所见传播科技的意涵,置于他们的社会思想中心。他们不约而同地视现代传播媒介为重整美国道德和政治共识的主要代理者。他们相信,此共识已经遭到19世纪扭曲的破坏力量所威胁:工业化、都市化、移民。”4芝加哥学派为传1[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7,第164页2胡翼青:《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3潘忠党:《解读凯里•跨文化嫁接•新闻与传播之别》.载《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4期。4【美】DanielJ.Czitrom:《美国大众传播思潮.从摩斯到麦克卢汉》,陈世敏译,台北:台湾远流事5/5播学提供了独到的视野。最后,我认为我们应当“重拾”芝加哥学派为传播学提供的宽广的独特的视域。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39页。
本文标题: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0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