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通风设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通风设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风设施是矿井通风系统的基础,通风设施是否能够按标准要求合理、及时的建筑关系到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乃至全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保证通风设施建筑、维修及使用期间的安全,特制定通风设施施工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相关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一、一般规定:1、通风设施工应完成下列工作1.1、负责永久密闭、临时密闭的施工及设施的安设。1.2、负责永久风门、临时风门的安设。1.3、负责调节风窗的安设。1.4、负责测风站的施工。1.5、负责挡风墙的施工。1.6、负责风桥的施工。1.7、负责通风设施的拆除。1.8、负责通风设施的维修、风门的开、关和日常管理工作。1.9、负责隔爆水棚的安设、拆除。2、上岗条件2.1、通风设施工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2.2、熟悉矿井通风系统,避灾路线。2.3、掌握下井须知的有关安全规定。2.4、熟悉矿井通风构筑物(永久风门、临时风门;调节风窗;测风站;风桥;永久密闭、临时密闭)的作用、施工方法和要求。2.5、了解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2.6、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通风构筑物的规定。2.7、掌握井下各种气体的危害及预防知识。二、通风设施施工技术要求1、永久风门、临时风门的构筑技术要求1.1、位置选择21.1.1、巷道成形、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裂隙现象。1.1.2、避免建在双道、弯道、道岔、斜坡上。1.1.3、一组风门不少于2道,行车风门间距不少于一列车长度,一般不少于12米,行人风门间距不少于5米。1.1.4、风门前后必须采取反底拱措施。满足上述各项条件后,尽量选择在能支起框的较小断面处(节省人力物力)。1.2、门框固定1.2.1、组框(门框运到施工地点后,将门框与门梁组装起来,做到门框与门梁互成直角)操作方法:勾股定理横梁量取60cm,竖框量取80cm,将两点用斜撑连起来为100cm,则即为直角,并固定牢。1.2.2、调整门框倾斜角支框为保证风门能自动关闭,门框安装必须有一定倾斜度,将门框组好后,在门梁一角钉一重垂线,由3~5人将门框扶起.1.2.2.1、垂直道轨在地板上划一直线,门框后底角在直线上。1.2.2.2、调整门框使两门框距两道轨距离相等(门框内壁距道轨外缘为50cm)。1.2.2.3、校正门梁是否水平(查看重垂线是否与门框平行)。1.2.2.4、调门框倾斜角:确定门梁水平后,由2人将门框向风流方向倾斜85°左右。1.2.3、固定门框倾斜一侧打斜撑,用斜撑支住,固定牢靠。1.3、砌墙体1.3.1、单向门:墙体下为65cm,上为60cm,门框比墙体高1cm,门框坡度高差为5cm。(如图)3风流方向侧视图单向风门正视图正反向风门:墙体下为65cm,上为55cm,门框比墙体高1cm,两面框一样,门框坡度高差5cm。(如图)正反向风门侧视图1.3.2、平铺一层红砖固定门框,高度不高于轨道上平面,红砖成一体,门框下面不铺红砖。1.3.3、放线:为保证施工时墙体表面平整,必须吊线施工。1.3.4、支好门框后,两条门腿的迎风侧砌筑一层红砖,红砖外沿距门框底1cm,用来固定线下头。门框背风侧砌筑一层红砖,在门框的上坎上钉木条,用来固定线上头。1.3.5、做到竖缝错开,横缝水平,墙角成一线,排列整齐,灰缝饱满,均4匀一致,灰口逐层用沙灰填实。墙垛必须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1.3.6、风门两边墙垛施工要平行进行,把门框牢固地嵌入墙垛内。1.3.7、风、水管路及电缆孔高度根据现场情况而定,风门墙的电缆孔必须安设套管。砌墙时预先留出位置,待墙体勾缝时再埋设电缆孔并固定住。电缆孔探出墙体3~5cm,并保持一致孔口用黄泥封堵住,外边用白水泥抹一层,电缆孔和管路孔要堵严。1.3.8、门垛砌至将要平口时,横梁两边墙体各加2根过木(道轨),要求长度超过门垛两边各10cm,轨道上沿高出门横梁上沿3~5cm。1.3.9、风门墙体需留设调节窗时,调节窗要设在门梁上方。调节窗两边墙体用料石垒直,勾缝或抹面,上方用木板铺平。如果有风筒过风门,应将加工好的铁风筒一体砌入风门墙内,铁风筒在风门墙内的位置应根据巷道情况而定,尽量在门梁上方。1.3.10、风门水沟必须设挡风帘。1.3.11、两道轨与门横梁铺设木板,用沙浆压实之后砌墙至巷道顶帮、接实。1.3.12、砌门槛与门框成一体,沙灰碓实、抹平,与道轨同一高度,道轨处留缝。风门下的水沟外要加挡风皮子,尺寸视现场情况而定。1.3.13、风门墙体施工结束,待水泥凝固24h,墙体牢固后,方可挂风门扇。1.4、挂门1.4.1、组装风门:风门板运到现场后,根据风门板编号顺序将风门扇排列起来,用门带将门扇固定,上紧螺丝。1.4.2、钻眼:1.4.2.1根据上门带距风门上沿距离,确定第一个钻眼距门梁距离。1.4.2.2根据门扇与门框配合宽度,确定第一个钻眼位置。1.4.2.3将钻孔垂直打入门框内。1.4.2.4根据两的距离确定第二个钻眼的位置,上下钻眼要在同一条垂线上,防止风门吊角。51.4.3、安装门轴将门轴带螺纹的一端从迎风侧打入门框上钻好的孔内,并打正装牢,用螺丝紧固。1.4.4、安装风门时,将门带上的圆孔套入门框的轴上,门扇周边用风筒布包边6cm,使门扇与门框四周接触严密不透光。1.4.5、风门板下部用皮带钉挡风帘,挡风帘与底槛接触距离不超过1.5cm。1.4.6、挂门完毕后刷涂防锈漆,在第一道风门门扇中央安设《风门管理规定》。1.4.7、闭锁滑轮离地高度1.5m,离风门墙距离0.8~1m;闭锁钢丝绳通过¢20铁管穿风门墙,其长度保证一边风门全部敞开后,另一边风门不能开启;钢丝绳通过¢12螺栓固定在门扇上,其距风门转轴所在的门框为0.6m,高度与固定在墙上的滑轮在同一平面上。1.4.8、门扇全部采用木板错口串成,要求门扇必须平整。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门扇与门框不歪扭。门框要包边沿口,有垫衬。1.4.9、通车风门门扇(木材)下边缘不得高于轨道面1.5cm,并有底坎;门扇厚度不低于3cm,并应进行防腐处理,四周接触严密(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门底坎除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1.5、可视窗的安装1.5.1、门扇上开口在距离上门带下沿以下10cm画一水平线,其下25cm画一水平线。在门扇的竖直中线两侧各量取17cm分别画一条竖线,两横线和两竖线之间圈定的四方形空间即是可视窗安装的位置。在四方形的四个角上使用手摇钻各钻一个眼,使用手刨刃把四方形内剔空,开口后各边处理平滑、无毛刺。1.5.2、压条的加工在特制的木槽内截取24cm、35cm的压条各两根1.5.3、安装先将一面的四根压条固定在门扇上(每根压条使用长度2cm的钉子至少固定3处),而后装入可视窗,再将另外一面的四根压条固定。61.5.4、压条刷黑油漆,注意不能刷到可视窗上,否则必须清理干净。1.5.5、最后把可视窗上的塑料膜撕下。1.6、调节窗的安设1.6.1、调节风门的调节窗应设在上方,必须有调节刻度的调节板,以便根据需要随时调节。调节窗口的大小由通风工区负责确定,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调节。1.6.2、调节窗大小根据巷道断面及通风量大小确定,高度与宽度尽可能达到黄金分割(0.618)。墙体正压侧安设窗框,窗体内壁上部用碹板排满抹平,下部外端压一块碹板,窗框探出墙体1~2cm,以便安设推拉槽。窗体内壁两边用料石垒实,内壁用水泥抹平。调节窗推拉槽用钉子固定在窗体上下碹板上,上下推拉槽长度一致、对齐。1.6.3、调节风窗采用料石垒设,厚度不少于0.5m,严密不漏风。墙面平整,无裂缝、重缝和空缝。1.6.4、设调节窗的墙体要掏槽,周边见煤、岩硬体。有反水池(挡风帘),管线孔封堵严实。1.7、墙体抹面1.7.1、墙体砌实后先用水泥进行抹面。1.7.2、抹面时要求平整,用卡尺杆卡无明显凹凸不平,外角必须使用外撸处理圆滑。1.7.3、墙体水泥硬化后进行达标,地板往上1米刷蓝涂料,上部刷白涂料。1.7.4、风门调节板、推拉槽、门框外的其它区域全部刷白涂料。1.7.5、裙边使用蓝涂料,抹裙边厚度不小于10mm,宽度不小于100mm。1.8、自动风门安装、巡检维修1.8.1、根据气缸的大小,现场合理的选择气缸与风门之间的间距。1.8.2、气缸距地板约30~40公分,基本与下门带水平一致。1.8.3、打眼采用湿式打眼或孔口捕尘措施,下0.5米锚杆并用水泥药卷全程固定在眼内,锚杆外露5公分。1.8.4、将气缸固定在锚杆上,根据气缸内活杆伸出最长距离,水平延长20~30公分安设定滑轮。71.8.5、将钢丝绳卡在气缸活杆头上,穿过定滑轮至风门门带上。钢丝绳在门带上的位置根据拉、关门扇的大小确定。1.8.6、反向风门通过与钢丝绳牵引方向水平的穿墙管以及反向风门侧的定滑轮,将钢丝绳穿过穿墙管、反向风门侧的定滑轮至反向风门下门带。1.8.7、拉开风门后风门门扇距道轨间距必须大于25公分。1.8.8、自动风门电缆、风管吊挂要求横平竖直,每隔0.4米安设一个吊挂射钉,风管拐弯应使用直角弯头或三通。1.9、其它1.9.1、风门前后5米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淤泥等,同时要有明显标注“风门前后5米内严禁堆放杂物”的字样;两道风门前、后各设一块掩车板,风门之间设好2块掩车板,风门两侧设挡棍或其它可靠的阻车设施。1.9.2、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少于一列车的长度,行人风门的间距要大于5米。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风门必须设反向风门(无压风门除外),其数量不少于两道。每组风门应有编号、说明牌、警示标语,自动风门设好开启警示线。1.9.3风门能自动关闭,要装有闭锁装置,压差大,开启困难的,采用无压或动力风门。通电机(瓶)车风门实现自动化,通矿车风门要有防撞装置,且有声光报警讯号,实现可视化,否则,要专人看管,并有防撞措施。1.10、风门返建或维修时仍执行上述质量标准以及技术措施。1.11、拆卸风门施工技术要求:1.11、1、拆除工艺流程1.11、2、安全检查——架设脚手架——自上而下拆墙——清理施工现场,文明生产达标。1.11、3、施工用具及机械:风镐、锹、木锯、大剪、铜锤、钎子、铜镐、木工斧、手钳、扳手等。1.11、4、需拆除原来的密闭时,应先加固工作地点两侧的顶板和两帮。1.11、5、拆墙由上而下逐一进行。1.11、6、拆除木板墙时,应先拆木板,再进行倒柱工作,倒柱时要确定倒柱的方向,柱倒方向10米以内严禁有人作业或滞留。1.11、7、高空作业应架设好工作台,系好保险带,防止架倒伤人。1.11、8、保护工作地点的电缆电气等设备,严禁用电缆、抽放管作工作台的支撑,需停电的地方必须事先作停电报告。81.11、9、拆除砖墙时,人员应避开锤头甩动的前方,以防锤脱伤人,施工地点严禁产生火花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1.11、10、用钎子拆除砖墙时,领钎工与领锤工要互相配合好,一人双手握钎,一人双手握锤,集中精力操作,严防失手伤人。1.11、11、及时回收现场的柱、木板、砖块等废旧材料。2、密闭和挡风墙的构筑技术要求:2.1、位置选择2.1.1、巷道成形、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裂隙现象,闭前5米内无杂物、积水、淤泥等。2.1.2、密闭距巷道门口不得超过6米。2.2、建密闭和挡风墙前的有关要求2.1.1、建密闭前将闭内所有物料全部回撤后方可构筑密闭。2.1.2、密闭位置下方的道轨、轨道、水管、风筒、电缆、帮上的钢绞线全部切断。2.3、砌密闭墙2.3.1、砌筑的材料为红砖,规格为240*120*50(mm),密闭厚度不小于0.5米,四周均要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2.3.2、建密闭处底板掏槽,掏槽深600mm,深度见硬底,用沙浆灌注(沙灰比:4:1)捣实。2.3.3、根据现场断面以及巷道压力的大小,选择建单层、双层或是三层料石墙。建密闭采用单层料石墙呈一字型排列,采用双层料石墙呈T字型排列,采用三层料石墙呈工字型排列,要竖缝要错开,横缝要水平,排列整齐到顶。2.3.4、建密闭必须先放线。放线方法是在巷道选定施工的位置的一帮上吊一铅垂线,线上头用
本文标题:通风设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0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