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德清简介一、德清概况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处长三角腹地。总面积约936平方公里,现辖9个镇、2个乡,常驻总人口约43万。德清因濒临余不溪,取政德清明如水之义。宋代诗人葛应龙《左顾亭记》道:“县因溪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故号德清。”在近1800年的建县历史中曾有永安、永康、武康、武源、临溪等名。唐天授二年(691)分武康东境17个乡置武源县,后改为临溪县;天宝元年(742)改临溪为德清县。宋至清,武康、德清两县相沿。1958年武康县并入德清县,并置武康镇。德清有千年古刹云岫寺、宋代石桥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还孕育了沈约、孟郊、管道昇、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德清“五山一水四分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名山之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德清历史悠久,有着良渚文化的遗迹和古代防风文化的传说。境内有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江南最大湿地、防风古国故里下渚湖,东部千年水乡古镇、素有“千年古运河、百年小上海”之誉的新市。德清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全县11个乡镇有7个乡镇与杭州接壤,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县(区)之一。杭宁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104国道、09省道、宣杭铁路、京杭运河、杭湖锡线航道穿境而过,杭州K588公交车直通县城武康。武康距杭州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距上海、宁波、南京均在2小时车程以内。随着宁杭高铁的加快建设、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和轻轨的规划,德清临杭近沪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德清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先后8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排名从2000年的第93位跃升至2005年的第39位(浙江省第17位),获得了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世博之星•中国(长三角)最具活力民营经济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首批文明县城、全国首个新农村建设气象示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和全省首批“金融创新示范县”试点县、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首批教育强县、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逐步形成了以2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建材等新兴产业为主的3+X工业产业体系,生物医药产业被列入全省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3830”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区”建设扎实推进,莫干山现代农业综合区、新港现代农业综合区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被湖州市列为全市唯一的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示范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莫干山风景区、下渚湖湿地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市古镇通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验收,“名山湿地古镇、休闲度假德清”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被评为省旅游经济强县、全省首批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其中,莫干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凉、幽“四优”驰名中外,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素有“清凉世界”的美誉。下渚湖湿地风光秀丽,还引进了朱鹮、熊猫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二、德清主要民俗节庆与活动1.中华游子文化节德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故里,其《游子吟》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以“弘扬游子文化,共叙天下游子情”为主题的中华游子文化节,成为德清独特的人文资源。时间:每年4月2.乾龙灯会乾元镇民间舞龙习俗古已有之,自南宋起就极为盛行。至今活跃在德清境内的民间龙灯队有数十支之多,保留了纯朴丰厚的传统民间文化。自2001年起,乾元镇每年在元宵节举办乾元灯会,影响越来越大。时间:每年元宵节3.新市蚕花庙会德清县新市镇的蚕花庙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相传越国范蠡送美女西施去姑苏,途经新市,给养蚕的姑娘嫂子送过鲜花,祝愿她们风调雨顺,蚕茧丰收。此后,方圆百里的当地蚕农为纪念西施,每到清明时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游客可以体验到独特的蚕乡民俗文化。时间:每年清明节4.新市羊肉节新市镇的羊肉久负盛名,入冬以后,古运河畔的新市镇,以传统羊肉美食会友笑迎天下客。新市羊肉节由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新市镇人民政府承办。主要活动有:民间庙会、各式羊肉宴及各种羊肉风味小吃,令游客流连往返,乐而忘归。时间:10月-11月三、德清的风俗特产31.早园笋产品特性:肉质鲜嫩,色泽白嫩,清脆可口,营养丰富。产品成分:不但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而且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钙、磷、锌、铁等微量元素。产品简介:园笋是早园竹产的笋,是德清县非常有名的地方特产。冬笋的个头很大很粗,又比较短,摸上去毛很多。而早园笋是很光滑的,笋壳的颜色看上去很漂亮。早园笋蛋白质的质量也较高,通过化学得分值的计算,早园笋蛋白质的蛋氨酸含量是各种竹笋最高的,为鸡蛋含量的40%。早园竹笋味鲜嫩、清脆可口,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佳肴。可炒、可焖、可炖、可煮,可拼冷盘,可做汤料,或与他菜烹调,其味更鲜美,素有无笋不成席之雅称。德清的三桥、上柏、莫干、筏头等地区都是早园笋的主要产地。2.下渚湖烘豆茶烘豆茶的主要原料就是嫩黄豆(颜色还是绿的时候),把剥好的黄豆在沸水氽熟,再平摊到大的园竹匾上用木炭灰烘干,黄豆就成了香喷喷的烘豆。这其中很重要也是很麻烦的一道步骤,就是剥黄豆。烘豆茶里除了烘豆,往往还要加入芝麻、胡萝卜丝等其他作料。3.清溪花鳖清溪花鳖原产于东苕溪流域,采用仿野生养殖技术培育的清溪花鳖野性十足,风味独特,已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4.张一品酱羊肉新市的传统名菜中,代表江南水乡人们在饮食文化中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的文化品味的,当推“张一品”酱羊肉。“张一品酱羊肉”这一名菜在百年的流传中,蜚声整个江南。清朝末年,浙江德清新市,有个名叫张和松的人,利用本地特产湖羊精制酱羊肉出售,并以“一品当朝”之寓意,取店名为张一品,长期以来,张家父子亲自操作,摸索了一套亨羊肉的经验,传于后世,现已成为蜚声江南的特产,远销各地。5.欧诗漫珍珠4欧诗漫珍珠化妆品系列产品,精选优质珍珠,采用先进技术,结合古代宫廷验方,精心研制而成。目前,公司生产的珍珠化妆品主要包括洁肤系列、护肤系列、彩妆系列、护发系列、美发系列等五大系列上百个品种。产品质量上乘,商标在1994—1997年连续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1995年,欧诗漫珍珠化妆品系列被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定为唯一指定珍珠系列产品;同年又荣登浙江名牌;1996年,欧诗漫珍珠化妆品荣获中国市场商品质量跟踪调查“十佳品牌”;1997年被评为“97购物首选品牌”;同年又荣获“中国公认名牌”商品。6.雷甸枇杷枇杷产于毗邻著名枇杷产地———余杭塘栖的雷甸镇杨墩等地,色艳味甜,曾作贡品,故有“塘栖枇杷出杨墩”之说。7.竹林土鸡竹林鸡是德清西部莫干镇南路的一大特产。当地多丘陵山地,竹林鸡整个生长期便在山地间穿梭,以林间草籽杂虫为食,故肌腱发达,味道特别鲜美。8.莫干名茶茶叶也是德清特产之一,全县茶地面积1.3万亩,年产2万多担。莫干山区是德清茶叶的主要产区。莫干山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列为上品。德清西部山区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产。这里农民历来注重茶树栽培和茶叶的采摘、制作,成功地生产出了“黄迥云雾”、“南路炒青”、“青龙茶”、“龙山翠峰”、“雨前春”、“雨花春”和“莫干山云露”等地方名茶。这些均以色翠、香永、叶厚、味醇而享有盛誉。1979年开发的“莫干黄芽”更是堪与“西湖龙井”媲美的茶中珍品。1979-1982年,该产品连续四年被省有关部门评为一类名茶。1982年获得省农业厅颁发的“优质名茶证书”。四、德清历史名人1.孟郊5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曾定居洛阳。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有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夏敬观、华忱之均著有其年谱。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唐代著名诗人,德清武康人,《游子吟》作者。2.俞樾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湖州府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乃是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一生孜孜不倦致力教育,辛勤笔耕,著有五百卷学术巨著《春在堂全集》。主要著述有《春在堂全书》、《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等。在俗小说方面的重要贡献是修改《三侠五义》,使这部小说得以广泛流传。赵景深在1956年1月所作的《三侠五义》前言中说:《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出现于光绪五年(1879)。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镇人将仙潭文社更名为仙潭书院,以振文风,其时俞樾已辞一切教席,且年逾八旬,但他关怀桑梓,撰写《仙潭书院碑记》近八百字,并篆额,此碑尺幅160厘米×60厘米,质地大理石,原藏仙潭书院,.987年由德清县博物馆所收藏,碑文文笔朴实骨肉精深。俞樾还隶书《敬业乐群》匾额一方,悬于门厅上方,被6定为校训,而当每月之朔望,俞樾曾亲临书院授课二次,传为佳话。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德清乾元人,《七侠五义》作者。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西湖有其故居“俞楼”。3.俞平伯俞平伯(1900─1990.10)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俞樾之曾孙。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浙江省视学、浙江师范国文教员,上海大学、北大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一度赴英、美,均不久即返。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院校教授。曾加入过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提倡过“诗的平民化”。1922年1月,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间》,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红楼梦研究》(再版)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祖籍德清乾元。4.朱惠勇当代中国古船古桥专家,作家,德清新市人,著作有《中国古船与吴越古桥》等。朱惠勇,笔名无声,中国古船古桥领域的权威专家,作家。他于1945年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祖籍浙江省绍兴县。常年从事中国古桥梁、船舶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近三百万字的相关作品,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古桥、船舶文化系列七种。书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十余家公共图书馆收藏,并进入清华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等
本文标题:德清简介(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0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