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2018年其他类私募基金备案概况分析
2018年其他类私募基金备案概况分析一、其他类基金备案概况从私募行业数据上看,截至2018年7月19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059家;已备案私募基金96499只;已登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719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274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755家。不管是其他类私募管理人,还是其他类基金,都在不断减少。2018年其他类基金备案数量(按月份)二、备案办理限制1、部分投资投向被禁止在基金业协《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2018年1月12日)要求私募基金不能偏离投资本质,禁止私募基金从事借贷活动。具体而言,基金业协会是从底层资产以及投资模式,两个角度对私募基金进行规制。因此,被《备案须知》及《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七)》直接禁止的底层资产有:民间借贷、民间融资、配资业务、小额理财、小额借贷、P2P/P2B、保理等业务相关的资产或这些资产的收(受)益权。因此,委托贷款,保理资产,信托贷款这三类债权投资投向,已经不能通过备案。2、暂不办理其他类私募实控人等变更1月16日,部分私募机构收到协会AMEBRS系统的最新补充意见:暂不办理其他类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除QDLP试点机构)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和法定代表人的重大事项变更申请。3、暂不办理其他类私募管理人登记为促进私募投资基金回归投资本源,按照相关监管精神,暂不办理其他类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除QDLP(QualifiedDomesticLimitedPartner即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等试点机构)。2018年6月—7月,仅有三家获得其他类管理人备案——路博迈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6月19日)、安本标准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7月9日)、联博汇智(上海)海外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3家新增其它类管理人均为QDLP。三、近三月其他类基金备案变化从近三个月私募其他类产品备案上,更能看出强监管下,私募其他类投资的变化。根据四月、五月、六月私募其他类产品备案情况,做出如下对比分析:首先是近四个月私募其他类基金备案变化,从图表中可见,从三月的60支备案产品,到六月的45支备案产品。私募其他类产品备案逐步走低,7月上旬数量只有12只。相比于《备案须知》前,私募其他类每月备案产品数量经历腰斩。监管的变化,直接导致过去能备案的产品被禁止,一些资金投向被重新调整,也促使其他类私募管理人改变以往投资模式,根据监管的要求,设计产品,完成备案。这一点,也反应在四五六月的备案产品明细中。下面,我们根据四五六三个月产品备案情况,来分析,在监管变动背景下,私募其他类基金的备案形势和现状。(1)四月备案数据分析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公开的四月私募其他类基金备案数据,四月共有35支私募其他类私募基金备案,其中应收账款类产品占比最多为29%,有十支备案产品,不良资产类、资管计划收益权类位列二三位,分别有五支备案产品。而在3月份,共有54支私募其他类基金备案,相比于三月,四月份下降了将近三成。因此,单从四月备案来看,应收账款成为众多资产投资的变相渠道,通过设计成应收账款模式,进而获得协会备案,实现资金投资。(2)五月备案数据分析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公开的五月私募其他类基金备案数据,五月共有46支私募其他类私募基金备案。其中应收账款类(含融资租赁类资产投资)基金仍占据主流,占比36%。其中融资租赁类资产私募基金,在五月有一支通过备案。同时五月备案产品中,影视类投资基金激增,占比增加到19%。在影视投资方面,既有针对于明星的演艺项目投资,又有针对影视剧、网络大电影的投资,可谓是紧跟娱乐圈热点。同时不良资产类投资,一直较为稳定,从三月四月五月情况来看,应收账款、不良资产仍是当前其他类备案的主流。其中一直受到市场注意的租金收益权产品,也有很多突破,在五月一些大的私募管理机构,有多支产品备案,如上海歌斐资产管理公司(诺亚财富体系)有6支产品实现备案,为五月备案机构之首。般若资产、矩州资产等均有两支以上产品备案。因此在私募其他类备案中,头部管理机构的备案能力,管理能力更为集中,获得备案通过概率远远高于中小机构。私募其他类管理机构之间,开始进一步的分化。(3)六月备案数据分析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公开的六月私募其他类基金备案数据,六月共有45支私募其他类私募基金备案。据可统计投资方向的基金来看,不良资产类投资占据了六月私募其他类备案的主流,共有10余支不良资产类产品完成备案。同时应收账款类投资依旧受到亲睐,国道建设、火车站建设、机场建设等基建投资通过应收账款的方式,实现募资。结合六月备案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私募其他类产品备案中,相比于其他投向,不良资产类、应收账款类,是当前较为容易的备案类型。四、从数据解读私募其他类投资的变化与影响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强监管对于私募其他类基金产生了如下影响:1.私募其他类债权投资范围被缩小。从备案须知发布后,针对与纯信贷性质资产投资被禁止,过于以信托信贷、银行委贷为投资标的的私募基金产品不予备案,直接导致了相关备案私募基金数量锐减。同时投资范围减少,备案标准的提升,也导致私募其他类管理机构数量不断减少,整个行业也受到相应的冲击。2.应收账款成为重要投资模式。对于政信类项目,如:PPP项目、城投债,其与私募基金的合作模式主要通过应收账款的方式。同时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其不能像过去直接获得融资,而是通过项目公司应收账款的方式,间接获得融资。但对于这两种方式,在未来是否会被协会禁止,而要看后续备案要求的**。但目前,从备案情况上看,一直被担心的政信类项目和房地产项目仍可备案发行。3.其他类管理机构进一步分化,大机构头部优势明显。针对目前备案难的情况,大的其他类私募管理机构,借由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成熟的项目架构设计,仍可以获得协会备案。但对于中小机构而言,其面临备案情况十分严峻。这种备案优势,也进一步帮助大机构处于行业核心地位,提升中小机构竞争的难度,加剧整个行业进一步分化。4.其他类基金产品模式创新值得注意。一方面,针对影视投资的其他类产品,其投资方向更为丰富,投资内容更为多样。私募与影视行业的合作上,未来或许会成为私募其他类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这点也值得行业的重视。另一方面,针对租金收益权产品,出现针对写字楼租金收益权产品以及最近火热的长租公寓收益权产品,体现私募其他类管理机构对于行业发展的敏锐视角,这样模式上的创新,也为其他类未来投资开拓了新的方向。5.监管层对其他类基金并未一刀切,仍留有发展空间。从日趋稳定的其他类基金备案可以看出,监管层对其他类基金的投资领域虽有限制,但仍留有空间。针对于债权投资领域的,不良资产、股权收益权、金融资产收益权、应收账款收益权监管层仍是认可与允许的。其监管核心在于对纯信贷资产投资的限制,而对于存在真实贸易背景,投向实体企业的项目,是予以支持的。同时,从六月出现第一家新备案其他类基金,也可以看到,监管层对其他类基金的监管闸门慢慢放开。再到最近第四类牌照资产管理牌照可能推出,未来其他类的发展值得期待。6.由于政策的调整和适应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基金业协会的融资租赁相关基金备案处于暂停状态。从4月20日租赁行业的监管职责划归至银保监会,自5月以来融资租赁类的基金备案受到限制,仅1只融资租赁类私募基金于5月18日通过备案(创世汇通租赁通达四期私募基金)。有消息称银保监会正着手起草三套独立的资管新规配套细则。
本文标题:2018年其他类私募基金备案概况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1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