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1-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究寇玉达(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文化是在某种社会里,人们共有的由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整体,也是非先天遗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客观上顺应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全球化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导我们分析、认识全球化的理论。文化全球化进程在社会发展进城中越来越明显,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辩证的分析文化全球化及其给我国文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我国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一段时间以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伴随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也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对于我国而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辩证的分析文化全球化及其给我国文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我国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文化全球化1.文化与全球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有学者认为,文化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①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简言之:“文化是在某种社会里,人们共有的由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整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体,也是非先天遗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②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以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各个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互相依存,世界越来越压缩成一个整体。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客观上顺应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过程。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给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方面的影响,但也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导我们分析、认识全球化的理论。参考《共产党宣言》中的表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可以得出,全球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我们可以在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找到其关于“世界历史”的描述,从而分析全球化的概念。《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生产出发,表述了世界历史的概念,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命题,即“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②赵仁青.中西文化冲突与我国文化安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6(6)-2-史也就越是成为历史”①。2.文化的全球化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同时,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日益频繁,文化全球化进程在社会发展进城中越来越明显,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然而对于文化的全球化,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有部分学者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有部分学者认为文化的全球化以为着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也有部分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甚至直接说成是美国文化的全球化。我认为:首先,文化的全球化是一定存在的,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进程,是现代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与传播。因为,马克思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②因此,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文化的全球化并不会同质化也不是某种文化的垄断性传播。文化全球化不是民族文化的简单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和互动。③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相反却是在这种交融中,使本民族的文化因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而更加健壮,更加生气勃勃。文化的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不断地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同享有的资源,加快了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交流与互动。资本主义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①马克思.马克思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③杜斌.关于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J].兰州学刊.2011(6).意味着世界必然趋向西化,外来文化的势头再猛,冲击再大,都不可能湮灭本民族的文化,相反,本民族的文化反倒有可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得以汲取新的养分,实现新的辉煌。二、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也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和机遇使中国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一)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1.中国文化发展出现了新动向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实现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第一,中国文化发展更加开放。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发展不可能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全球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中国文化己经不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处于开放和互动的文化全球化网络之中的民族文化。第二,中国文化发展更加现代。中国文化有数千年历史,进入近代社会,随着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受到了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的冲击和交融,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第三,中国文化发展更加丰富。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专制主义,养成了思想上定于一尊的传统。从而导致近代的中国屡次由于在思想上的僵化,妨碍了自己去吸收一切可能的营养而使自己茁壮成长。但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思维定式向多元思维定式转变,从单一走向多样。2.中国文化发展获得了新动力第一,中国文化发展获得了新技术。正是交通和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交流与传播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以更快的方式得以实现,使得文-3-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代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的新技术不断出现和更新,这些新技术,特别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第二,中国文化发展获得了新理念。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理念直到今天仍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理念。文化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又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更新的理念,中国文化应该确立全球文化发展理念,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社会领域,都应该加强培养一种全球化的共融理念。(二)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1.中国文化发展受到冲击第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这种思想是在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实践中形成的,失去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就难以在不断更新的文化新因素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文化体系。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其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第二,意识形态受到冲击。意识形态是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①中国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严重威胁,二是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第三,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的价值体系。当前,我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追求自由,重视个人权利。随着文化全①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是不可避免,并影响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2.少数人对文化的认识产生误区第一,唯西方文化优秀的误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西方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对中国文化的渗透日益加深的今天,一些人无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以为只要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就可以带来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事实上,我们应该引进有利于我国建设的观念,充实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使不同的文化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能够相互碰撞、相互磨砺、相映生辉,共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第二,视文化资源无限的误区。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骄傲的资本。但有部分人认为,文化资源不像自然资源,不存在浪费和穷尽。但事实上,文化资源同自然资源一样,不是不可穷尽的。中国文化资源对于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难题以及发达国家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一方面是对世界文化事业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重新认定。三、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传播我国传统文化1.合理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目前我们已经处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当代中国文化要发展,就要坚持文化的求同存异,实行文化的和谐共赢。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和民族之间应该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便于共生共长,不同以利于相辅相成。当今人类社会需要的就是不同文化能在相互吸收和融合过程中展现不同文化的特色,以达到在新的基础上的各种文化的共生。在文化发展中,我们要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也恰恰反映了文化共生理念的要求,所高扬的正是各种文化能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这一思想为我们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民族文化问题指明了方向。2.发扬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独特的部分,②王文章.中国先进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4-其中所凝聚的生活、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我们更需要发扬和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传播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传统文化不易被人接收,所以就要将其创新,但本质还是原来的,以适应时代,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创新中,要不失自身传统文化特色,却又与时俱进;要从全方位角度考虑文化的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政府间文化交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①这些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赵仁青.中西文化冲突与我国文化安全.[J].郑州航空工管学院学报.2007,(6)[3]马克思.马克思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杜斌.关于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J].兰州
本文标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3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