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四川达县台湾生态农业示范园
农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四川光彩工程一项目缘起为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强友好关系和发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与台湾光彩事业促进会农业委员会于2009年4月20日在台北举行了《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备忘录》确定,双方将通过加强沟通,建立互信,形成共识,逐步完善各项合作机制,并在组织两岸农业博览会、洽谈会、研讨会、高级论坛等方面进行合作。将适时组织两岸农业考察团进行互访,促进行业交流及企业互动,就台湾农产品进大陆、大陆农产品进台湾、农业技术交流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积极帮助大陆台农企业取得有关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并为其开展农业专项技术转移、合作和培训创造必要的便利条件。为了具体贯彻和落实《备忘录》所确立的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内容,发挥两岸光彩事业促进机构的资源优势与独特功能,推动两岸农业在技术、资金、市场、机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针对大陆县级的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市场及人才等支持,促进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加快农业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形成农业领域不同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特色优势,提高农民收入、增进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提升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与台湾光彩事业促进会农业委员会决定,共同组织实施面向大陆县级单位的“农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光彩工程”。(简称“海峡两岸农业光彩工程”)“海峡两岸农业光彩工程”以大陆多年来有关农民、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引,以大陆新农村建设所确立的目标为执行点,通过具体的合作区域、具体的合作目标、具体的合作项目、具体的合作机制、具体的运行管理将各项合作内容进行落实与实施。该工程将根据各个不同县区特殊的农业发展基础与现状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在充分发挥已有农业产业作用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制定“地区农业发展技术集成综合实施方案”,为合作全地区提供全面、完善的系统性、立体化的农业综合发展模式,其中将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市场开发与贸易等。“海峡两岸农业光彩工程”是两岸光彩事业面向大陆农业的第一个合作项目,他将充分提供台湾各项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和成功运营模式,并将处于粮食、棉花、油料、水产、蔬菜、水果、茶叶、林木、花卉、农业生物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成熟的种子、育苗、生物肥料、培(养)植技术、深加工技术、废弃物循环应用技术等进行集成,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农业技术与生产系统和生产流程及规范,以此推动和保障各种农业技术的有效实施,带动地区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完善、优化以及产业化发展,为项目实施地区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两岸光彩事业的积极作用并做出新的贡献!项目背景自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2006年1月1日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中央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粮食连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农村社会事业进步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10月17日,首届“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出席。在加强和进一步推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方面提出“共同努力,优化两岸农业合作的环境和条件;统筹兼顾,拓展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和发展两岸农民的利益;着眼长远,逐步建立和完善两岸农业合作机制”等四点建议。2009年6月台湾光彩促进会正式与达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本项目作为落实协议的中两岸农业合作开发事项的重要步骤。二项目宗旨积极扶持加速转化提升产业循环生态立体高效效益优先突出特色示范带动宗旨三指导思想以两岸开启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历史性机遇为契机,本着“面向农民、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市场,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特色与重点”的原则,以推进合作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区财政实力增强作为重点,以先进实用技术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重点支持合作地区农业发展所需要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广工作,建立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运行机制灵活的初步具备现代农业特征的、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县(基地);形成集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农业技术应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生态农业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产与服务体系;培育具有一定农业科技专业知识与技能、懂得先进农业经营理念、熟悉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集成的农民和农村技术力量;依靠市场机制,形成管理、运行、生产、服务等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保证“达县台湾生态农业示范园”的顺利实施。四目标和任务◆总体目标以项目实施地区现有农业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利用两岸光彩事业的资源和当地各级政府与政策的优势和力量,建设从生产到市场、从产地到餐桌各个环节相扣,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基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同时结合当地自然景观资源,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有机结合发展为主。紧扣两岸民间村镇互助,共同发展繁荣为主题,以台湾经验来帮助当地加速产业提升。以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农民得实惠为最终目标,实现当地农民收入翻几番的目的。1、目标要求:以生态循环农业和观光农业两个主线发展为主,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进步贡献率高、农民收入水平高。力争到2014年,使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科技应用能力明显加强,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形成以示范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格局。◆基地建设目标2、实施进度:3、目标内容1)与台湾在农业产业,地理环境相似的村、镇结为姊妹村或姊妹镇,以台湾几十年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为依托,达县台湾生态农业示范园为基地,以实际的项目来落实两岸在农业技术上的紧密结合,将此项目提高到国家战略层次。2)结合铜钵河流域的自然风光,打造四川一流的生态农业主题旅游休闲教育一体化的4A旅游区,延伸其休闲产业链,吸引并辅导当地离家到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3)引进台湾农产品销售,推广理念,加速园区周边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迈进。4)以村为主体,成立村资产投资管理委员会,由政府+村集体+企业共同成立管理公司,引进高级管理团队,确保本项目的是以村集体为主体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范本。5)以省、市、县的农业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扶贫开发计划等为载体,实施农业优良品种、优质农产品生产、生态效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示范和星火技术应用等子工程。到2014年,培育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个;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8—10个;培育10个以上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创建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支柱产业5个;因地制宜地引进培育优质、高效的动植物新品种;开发转化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100项;培训各类人员3万人次;科技进步对当地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6)项目的农业综合产出占到当地GDP的30%以上,项目产出的财政收入占到当地财政收入的5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7)示范基地的经济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显著高于所在县平均水平,50%以上农户至少从事和参与一种(项)农业生产或服务活动,主导产业经营、主导品种、合作技术的应用率达到95%以上;适宜农户全部使用洁净新能源,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青壮年务农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以上;8)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9)发展主要农产品深加业,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业产品产业链,发挥资源优势,更多地带动当地农民与农村经济的发展;10)基地内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下降到2%;猪、牛、羊、禽的病死平均率下降到1%以下;农区耕地退化率逐年下降,农田地力等级普遍提高2级;肥料、农药等利用率达到80%;秸秆饲用率达到到40%;11)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12)培养培育1000个科技示范户,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基地内主导农业产品品种、合作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13)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覆盖面达到示范基地及其周边的所有镇,覆盖率达到农业镇的90%以上;14)突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园区化建设,围绕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地理条件,适宜性地规划建设粮食、蔬菜、果树、花卉、畜牧、水产、科技发展和农产品流通等示范园区。围绕基地所在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两岸农业科技优势资源,进行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引进、移植、集成、试验和示范推广,将示范基地的国家级贫困县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现代农业特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的、能够自给自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收集、分析农业产业发展信息与动态,系统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通过加快推进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测土配方与科学施肥管理,实施粮食、良种、农机具、农资以及经济作物、养殖和畜牧生产的资金投入支持,调动示范区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推进增产增收,提高农业效益•立足示范区域各生产单位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市场空间,推进粮食生产型、经济作物主导型、健康养殖型、休闲旅游型等多种形式的一镇一品发展。培育和建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等组织,发挥它们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培育名牌农产品,提高一村一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发展一村一品,构建主导产业•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力度,采取课堂讲授、现场示范、远程教育以及农民夜校、科技书屋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实施科技兴村,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因地制宜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在发展集约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的示范生产单位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适时发展太阳灶,积极利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加快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注重生态建村,促进可持续发展•在符合规划范围、具备必要条件的示范基地及其所在县、区,优先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动植物保护、标准化规模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项目,改变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基础设施,改善发展条件•形成贴近农民需要的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种养植等方面的科技信息、技能培训信息以及政策法规、气象服务、灾害预防、劳务需求等信息;开发和推广适应农村特点、方便农民使用的各类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推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滴灌自动化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引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培养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和农业信息人员。实现信息服务,建立市场机制◆基本任务以农民或农业企业为经营主体,以提高效益为目标,逐步建立市场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关系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将市场机制和市场行为贯穿、渗透于农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动农业快速、健康发展。五项目结构海峡两岸农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光彩
本文标题:四川达县台湾生态农业示范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9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