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02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
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中建六局技术中心2015.11一、城市新型综合管廊技术背景二、城市新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三、工程经验总结与事故教训目录1、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概念2、综合管廊国内外发展概况3、国家政策引导4、国内现行技术标准5、公司现有施工项目情况第一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背景1、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概念第一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背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管线公共隧道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热力、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亦被称“共同沟”“共同管道”“综合管沟”。2、综合管廊国外发展概况第一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背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概念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欧洲。1833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系统后,至今已经有将近182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研究、改良和实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水平已有较大进步。2、国内外发展概况第一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背景1958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下1000多米收纳水、电、冷、热、燃气、通讯等1994年浦东新区张杨路综合管廊11.125公里收纳了给水、电力、信息与煤气等2003年广州大学城17.4km收纳了电力、电信、高质水、杂用水、供热等2006年中关村西区大陆地区第二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2000米收纳了燃气、热力、电力、电信、自来水等2008年上海世博园6400米预制拼装收纳给水、电力、通讯等3、国家政策引导第一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背景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2015年1月份,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此后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并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试点的10个城市总投资3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5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93亿元。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4、国内现行技术标准第一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背景GB5028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ZYA1-12(10)-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DGJ08-2017-2014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DBJ/T50-105-2010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5、公司现有施工项目情况第一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背景包头市新都市区市政管廊约10.18公里,总投资额11.32亿元,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将作为主要参建施工单位之一参与到该项目的实施当中。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采用PPP模式建设,总里程39.69公里,投资总额29.94亿元,中建六局建设发展公司将会参与部分标段的施工。三亚海棠湾海榆东线市政道路改造项目,中标额逾12亿元,包括约7公里长的地下综合管廊(海南省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中建六局华东公司与天津市政设计院组建联合体,以EPC模式中标。1、装配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2、考虑时空效应的综合管廊明挖法快速施工工艺3、城市综合管廊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4、预制综合管廊现场快速拼装施工技术5、现浇综合管廊施工中整体移动模板技术6、顶管掘进技术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第二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1、装配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综合管廊基坑具有长条形的特点,研制一种装配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使用螺丝连接、基本避免焊接,实现冷作业化,达到快装、快拆,缩短施工工期。第二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2、考虑时空效应的综合管廊明挖法快速施工工艺考虑土体的时空效应,研究不同分段分层开挖方案、不同开挖顺序及不同开挖暴露时间对基坑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稳定性的影响。第二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3、城市综合管廊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施工中要对软土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避免由于软土承载能力小、不均匀沉降大等不利因素对综合管廊施工和后期使用的影响。第二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4、预制综合管廊现场快速拼装施工技术在找平垫层厚度选择、管节精确就位技术、垂直方向垫板调平技术、纵向施加压力控制、螺栓连接于紧固接口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要形成一整套预制综合管廊现场快速拼装施工技术。第二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5、现浇综合管廊施工中整体移动模板技术传统模板的安装,加固,拆除占用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借鉴隧道二衬台车,研制一种整体式可移动大模板,能够快速完成地下管廊的施工。第二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6、顶管掘进技术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技术老城区建筑物密集、场地狭小、明挖施工困难,及需要下穿地面建(构)筑物、公路、铁路、河道时,需要顶管掘进施工技术。第二部分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1、软土地基情况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第三部分工程经验总结和事故教训以某城市综合管廊为例,管廊长度12.4km,断面尺寸为3.4mx3.4m单仓结构,20-30m设置一道变形缝。施工工艺为明挖现浇,围护结构为拉森钢板桩,插入比1:1。地质以素填土及粘土为主,而管廊主体正好坐落于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上,地基处理方式为抛石挤淤。1、软土地基情况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第三部分工程经验总结和事故教训1、软土地基情况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第三部分工程经验总结和事故教训问题:管节发生不均匀沉降,沉降差最大处为80mm,变形缝处止水带拉裂。原因分析:地基处理不到位,拉森钢板桩拔桩时填充不及时。在新管节施工时,做了以下处理:1.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管道两侧及中间部位);2.缩短管节变形缝设置长度,由30m统一改为20m;3.加大管廊接缝处基底梁的尺寸。2、明挖现浇施工的三缝防水问题第三部分工程经验总结和事故教训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8.1.8明确:综合管廊应根据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状况、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防水设计,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并满足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综合管廊的变形缝、施工缝和预制构件接缝等部位应加强防水措施。规范还明确:结构设计周期为100年。2、明挖现浇施工的三缝防水问题第三部分工程经验总结和事故教训2、明挖现浇施工的三缝防水问题第三部分工程经验总结和事故教训以某管廊工地为例,进行渗漏水点统计,共150个渗漏点,其中三缝位置为64个,达42.7%,并且在后续堵漏处理中,多次重复,很难根治性处理。原因:1.止水带安装时不精细,偏离设计位置或变形严重而损坏;2.施工缝接缝未处理,混凝土不密实;3.变形缝处止水带不合格,变形拉裂,而封堵质量不过关;4.地基处理效果不佳,不均匀沉降大;5.伸缩缝设置间距过长。应对措施:1.定位钢筋;2.凿毛清理;3.充分考虑变形量,选用合格的止水带;4.验算地基承载力与变形;5.加强防水构造。总结1、技术中心联合项目针对工程局的每一具体工程进行施工图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2、针对管廊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做好事先预防和事中控制。谢谢各位领导!
本文标题:02城市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0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