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01情绪情感的概述热身活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看那,大家一起都来拍拍手;如果感到生气你就跺跺脚,看那,大家一起都来跺跺脚;如果感到伤心你就轻轻哭,看那,大家一起都来轻轻哭;……猜一猜:在愤怒、生气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将其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将会发生什么?结果: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亡!!!美国生理学家艾尔马的实验研究:将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璃试管中,冷却后变成水发现:心平气和悲愤愤怒、生气儿童成长中关注的两大方面智商(IQ)情商(EQ)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成功=20%IQ+80%EQ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一、情绪和情感定义: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有利的变化——积极(肯定)的体验不利的变化——消极(否定)的体验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情感区别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绪发生早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发生晚情绪人和动物所共有,情绪是低级、简单的体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情感是高级、复杂的体验。情境性、暂时性外部表现明显稳定性、持久性比较内隐,不轻易流露联系1、情绪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2、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者密不可分•3岁前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思考:为什么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1、小班幼儿喜欢身体接触,希望老师摸一摸、亲一亲、牵着手。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重视、注意、表扬。幼儿最高兴的:老师表扬、喜欢幼儿最难过的:老师批评、不喜欢动物也有情绪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现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属于什么?情绪,是外显的、暂时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属于什么?情感,内隐的、稳定的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1、动机作用情感能决定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起推动和抑制作用。2、影响幼儿认知发展情绪随认知的发展而发展,并对儿童的认知活动起促进和抑制作用。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研究猴子情绪是儿童认知活动的激发者。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眉开眼笑目瞪口呆咬牙切齿张口结舌两眼无光…体势表情面部表情捧腹大笑紧缩双肩坐立不安振臂高呼手舞足蹈…言语表情尖锐、急促、声嘶力竭;缓慢而低沉…3、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表情一——脸部变化高兴惊奇生气悲伤恐惧轻蔑认一认表情一——面部表情表情二——手势表情三——语音语调高兴时悲伤时愤怒时爱抚时语言温柔,和颜悦色语调激昂,节奏轻快语调低沉,节奏缓慢语言生硬,态度凶狠4、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婴幼儿时期是个性奠基期,个性结构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性格,性格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绪情感,儿童早期情感发展,对个性的最终形成至关重要。俗语:三岁之貌,百岁之才。三岁看老相,七岁定终身。03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人的情绪人的情绪人的情绪人的情绪关于情绪的类别,长期以来说法不一。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说,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提出了八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还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九种类别。虽然类别很多,但一般认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学前儿童基本情绪PARK04幼儿的情绪:哭哭本身不是情绪,而是一种行为表现,当哭作为情绪表达方式的时候,它更多表达的是负面情绪。哭婴儿的啼哭:•饥饿•发怒•疼痛•恐惧和惊吓•不称心•招引别人•生活经验不足、生活能力低下、力不从心哭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笑医学家指出:聪明的孩子对外界事物发笑的年龄比一般儿童要早,发笑的次数也更多。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又称内源性的笑。女婴比男婴次数多,在睡着时发生得最普遍。可以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也可由各种广泛的刺激引起。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三四周起)人的声音和人的脸特别容易引出他们的微笑。到第8周时,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的微笑。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月左右)婴儿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对陌生人带有一种警惕性的注意。这种有差别的微笑婴儿最初的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恐惧恐惧是婴儿出生时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恐惧恐惧的分化所经历的阶段:1.本能的恐惧(出生时就有)婴儿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4个月开始)记忆的发展、深度知觉的发展。恐惧恐惧的分化所经历的阶段:3.怕生(6个月左右出现)婴儿的感知和记忆力的发展,对亲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产生对陌生人的恐惧、不安。4.预测性恐惧(2岁左右)随着想象和活动能力的发展,2岁左右的孩子本能的对黑暗等让他感觉不可知、无法把握的、陌生的事物和情境产生害怕情绪。依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依恋是指婴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联系。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依恋的特点:特点一:婴幼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儿童能得到最大的舒适和满足。依恋依恋的特点:特点二: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他人都更能抚慰孩子。依恋依恋的特点:特点三: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边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依恋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喜欢看所有人的脸,甚至是假面具。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偏爱母亲,不反感他人。依恋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阶段: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6-7个月,依恋母亲,别人一抱就哭,害怕陌生人。7-8个月,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但比母亲的依恋淡薄。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7个月后,依恋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熟悉的人。三岁以后,建立双边的人际关系。依恋依恋类型:1.安全型依恋母亲离开时苦恼,回来后平静,占70%..2.回避型依恋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无依恋”,占20%.。3.反抗型依恋母亲离开大哭大闹,回来后由拒绝亲近。“矛盾型依恋”,占10%.。良好的积极的消极的不良的消极的不良的依恋依恋的性质取决于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的关心程度。如果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做出及时、恰当、抚爱的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则不能。依恋婴幼儿依恋发展的意义: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04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与培养一、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1.道德感3岁2.理智感5岁3.美感二、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案例分析案例一:开学第二天早上,成成被小然不小心撞了,他大声哭着说是小然不小心撞了他,我就安慰了一下也没放在心上,并接着组织幼儿学习新的韵律早操。后来我不经意间发现成成脸颊上青了一块,才意识到事情可能有点严重,再看他很不开心的撅着嘴,我就马上过去细细地询问了他以及小然事情的经过,他们都说了不小心撞的,那我就让小姑娘道歉了,但是他还是情绪低落,我软硬兼施、又哄又骗的,他还是一直委屈的直掉泪,我就请他坐到边上冷静一下。慢慢的他看着我们学操也不哭了,但是让他一起来学他就又撅着嘴不高兴。等到我叫小朋友去小便喝水了他又犯倔了,怎么哄和施压都没用,就一直坐在边上生闷气。后来还是师傅强硬地拉着他去吃饭,他才在我们的哄骗下慢慢吃完了饭菜,吃完饭后情绪就好起来了。下午我观察他时情绪已经好了。案例二:一天早上晨间锻炼时,突然听到成成大声的哭了起来,我走过去询问他,他说是小坤打了他,于是我就去问小坤,他说是成成先打了他。这时我就问成成:“你有没有打他?”成成说:“是小坤先打了小诺。”于是我说:“小坤打小诺是不对,但是你也不可以打他,你打他了就是你不对。”成成就撅着嘴站在了边上不玩了,等到去做操时他又开心了。案例三:这天下午放学前,画画突然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成成打我。”还没等我开口说话,成成已经抢着对画画说:“我已经跟你说对不起了。”然后小姑娘也就去排队没说什么了。案例四:前两天放学,我走在成成的后面,手不小心甩在了他的背上,他说:“老师你碰到我这儿了。”我说了声对不起,他抬起头笑着说:“没关系。”案例分析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成成是一个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且他不会管理他的情绪。通俗点讲就是他可以打别人,但是其他人不能碰到他,如果把他弄痛了更是以大哭作为他告状的方式。但是从以上四个案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改变,从一开始他不能排解悲伤的情绪到能够平静地表达出他人对他的“伤害”并能微笑面对,这是一个帮助他去克服以自我中心并学会管理情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鼓励、放大、强化他偶尔一次的“谅解”行为,同时在他突出的地方,如上课能认真听讲、动脑筋思考、学本领快等方面多表扬,给予他榜样的带头机会,帮助他建立自信心,从而帮助他明辨是非,学习控制他的负面情绪。案例分析〔案例二〕案例分析〔案例三〕:刚开学,小班活动室内”热闹”极了。到处都是千姿百态的哭声,有放声大哭,径直扑向活动室门口的。有抽抽戚戚摸鼻涕的。有默默流眼泪的。老师试图安慰,但人数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活动室充斥着声嘶力竭的大哭大闹:“我不要来幼儿园,我找妈妈,我要妈妈……”〔分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消失的依恋对象,幼儿的安全感缺失,焦虑感油然而生,借哭闹宣泄自己的分离焦虑情绪案例分析〔案例四〕:老师好不容易平息小朋友的激动苦恼。教室里比较安静。陈瑾萱却突然哭哭啼啼的跑过来,对老师说:“老师,你抱抱我,我想妈妈了。”老师顺势抱起她,摸摸她的笑脸,她渐渐不哭了。过了一会儿,老师看她不哭了,刚放下她,她一把拉住老师的手:“老师,你不要走,你坐这儿陪着我。”〔分析〕:幼儿在情感上需要周围人的呵护,喜欢接受成人对他的关心。案例中的陈瑾萱初步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将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教师身上,而且关注到教师对自己的情感态度温和。THANKS谢谢欣赏
本文标题: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1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