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兰亭集序》学考复习2017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1.归纳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常用文言虚词。2.能够理解王羲之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看法。3.能够分析《兰亭集序》叙议结合,阐发思想的写法。(内容回顾文法精要)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的作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世称“王右军”王羲之(303--361)作者简介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分自序和他序。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兰亭的由来☆时间:☆地点:☆目的:☆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慨:良辰人贤美景赏心悦事乐第一部分(1):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实写以写景叙事为主辅以抒情信可乐也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时节难得会稽山阴之兰亭聚地清雅修禊事欢欣之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环境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优美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活动有趣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悦目赏心第2段所议论的中心问题是———。死生亦大矣。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因何而痛?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当其欣于所遇不知老之将至悟言一室之内(静)放浪形骸之外(躁)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所之既卷,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死生亦大矣感慨:“欢乐有尽,人生短暂”“死生亦大矣”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就是保全性命。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第3段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哪个?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无不为生死之事而叹。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1.找出和作者生死观密切联系的一句话。“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主旨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死问题,批判了庄子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虚无主义观点,表明了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本文的写作意图?“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时人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后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千古同悲两种人生态度:一死生齐彭觞死生亦大矣三种不同心境:乐---痛---悲一篇奇文传世: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四种表达方式: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本文标题:《兰亭集序》学考复习20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6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