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王阳明思想学说吴美蓉1511107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目录壹心即理贰叁致良知肆心学知行合一生平简介•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祖籍浙江余姚,自其父始迁局山阴。曾修学讲论于阳明洞,故有阳明之号。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作为一名理学家,王阳明和他之前的其他理学家一样,都追求内在的超越,即把通过道德修养达到内圣作为其人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他终生追求的“第一等事”,所以他的学说完全是建立在解决如何“成圣”这一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上,反映的都是如何“成圣”这一目的。一、王阳明生平简介•沿袭朱熹格物穷理之学•泛滥于辞章之学•出入于佛老之学•回归儒学立场•龙场悟道:“心即理”•贵阳时首倡“知行合一”之说•经宁藩之变,乃有“致良知”之说王阳明思想历程“心即理”二、“心即理”思想(一)“心即理”思想的提出理(二)“心”和“理”的内涵(三)“心”与理的关系(四)“心”与物的关系(五)“心即理”思想的价值1、“心即理”说,首先是针对朱熹哲学分“心与理为二”提出来的。王阳明不同意朱熹“即物穷理”说,认为朱熹把理架设在人心之外,“今日格草木,明日格昆虫,后日格舟车,以天下之大,格至何时为至!”并从自己格竹子的痛苦经验中认识到,要从自然之“物”中格出社会之“理”实在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便毅然抛弃了它,专从“吾心”出发,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他把理从天上请进人心,自信只有把理直接安放在人心中,才能消除心与理为二之弊。2、“心即理”不仅是针对朱熹分心与理为二提出来的,也是直接针对时弊而发的。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朱明朝廷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认为分“心与理为二”是造成上述时弊的原因。他提出“心即理”说,就是要人们明白,事物的规律和封建的道德原则,都存在于自己的心中,只要在心上作工夫,去掉自己的私欲,心自然就正了。(一)“心即理”思想的提出•1、“心”的内涵•孟子言:“心之官则思”,认为心就是心脏,是思维器官。•佛家所言“佛心”,指禅心、悟道。•王阳明均不以为然,王阳明所言之“心”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能力,属于意识范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传习录》下第322条)。•可见,阳明反对把心当作人体器官,将其视为人脑对客观万事万物的反映———知觉、感觉。•第二,心是主宰身之心。“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传习录》下,第317条)。•王阳明认为身体的耳眼鼻喉四肢等感官活动是由心所主宰。(二)“心”和“理”的内涵•第三,心是指无私欲之蔽之心,即良知。“心”的能力不只停留于知痛知痒的层面,更在于知善知恶的高度。•“至善是心之本体。”(《传习录》上,第2条)•阳明所言之心是指道德良知,认为道德良知存在于心中,无需外求。•2、“理”的内涵?•(1)理即礼。•“礼字即理字。”•“夫理也者,天理也。天命之性,具于吾心,其浑然全体之中,而条理节目,森然毕具。是故谓之天理。天理之条理谓之礼。”•天理之条理就是礼,就是封建的等级制度,发于外就表现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即封建的伦理纲常。可见“理”就是封建的纲常伦理。•(2)理指自然规律。•“恒之为卦,上震为雷,下巽为风,雷动风行,簸扬奋厉,翕张而交作,若天下之至变也,而所以为风为雷者,则有一定而不可易之理,是乃天下之理也。”•天之为雷为风,其变化的原因,王阳明认为必有一个一定的不可改变的规律在起作用,这个“理”就是指自然规律。(三)心与理的关系1、心包万理。“虚灵不味,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是一个自满自足的本体。它无理不包,无理不有,不需外求。2、心与理合二为一,互不分离。王阳明认为,心就是理,理就是心,二者合而为一,也是互不分离的。“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焉?”“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心外之理乎,宁有心外之心乎。”因为二者合二而一,互不分离,所以“外心求理则无理,遗理求心,则无心。”3、天理是心的本体。“心之本体,即良知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这是说,心之本体就是天理。(三)“心”与理的关系•总之,王阳明的“心即理”,其中心内容,就是认为心就是理,理也就是心,二者是合而为一,互不分离的。“心即理”并不是为了把心客观化,而是想把理主观化,即把作为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溶化在主观思维能力之心中。首先,王阳明认识到外界事物的客观实在性。“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这里,王阳明并不简单的取消花的存在,而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花归到人的心中。其次,王阳明所谓的“物”是指与“吾心”相关联着的“事”,否则,所指涉的“物”既无价值又无意义。“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传习录书王纯甫》)。王阳明认为“心”是充满自盈的,万物之理可以直接到人的内心去寻求,无须借助外物,这样便达到了“吾理”与“吾心”的统一,而不像朱熹那样“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以“看花”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心(认知)须与万物相联系,强调通过亲身接触、躬行实践,被改造的物质才是我们认识的对象,才能被人们所认识掌握,而这些活动必须由社会的主体人来完成。(四)“心”与物的关系其一,倡导人人平等。王阳明的“心即理”之“心”,明白无误是指自圣人以至于愚人的人人之心。“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传习录》下)其二,彰显主体精神。“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充分弘扬了人的自觉精神,肯定人的存在,人作为自身的存在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外部高悬的“理”而存在,从而高扬了人的主体性。(五)“心即理”思想的价值“心即理”三、“知行合一”思想(一)“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理(二)关于“知”(三)关于“行”(四)“知行合一”的内涵(五)”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一)“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对于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的诸多外部背景条件,大体可分为社会背景和学界背景两个主要方面。社会背景方面:王阳明身处的那个时代,正值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动荡不断。人们在思想意识层面出现了信仰危机,人们对头脑中原有的封建伦理道德产生了质疑和动摇。学界背景:王阳明认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界的杂乱昏蒙,正是朱子理学“知行二分”的流弊造成学术界如此杂乱昏蒙状况。王阳明针对此一朱学流弊,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知行合一”,并认为这才是“对病的药”。(二)“知”的内涵•“知”有三层含义:“良知”、“行之始”之知和“行之总结”之知。•第一,“良知”之知,它是作为知行本体的知,“知行合一”的理论依据就是“良知”思想。•“良知之外,别无知矣”、“知无不良”•第二,“行之始”之知,这种知是良知自然而然的表现,是具有现实性的知,如“见父知孝”、“见兄知弟”等等。这种知又是行中之知,因为“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而这种知本身又是“行的主意”,是“行之始”,所以这种知是发生在主体活动的初始,是主体对自身活动目的的自觉,是主体行为自觉性的表现。•第三,“行之总结”之知,即“亲身履历而后知”之知。这种知与作为“行之始”的知相比,它不是发生在主体活动的初始,而是发生在主体活动的末尾,它不是仅仅对主体活动目的的自觉,而是对主体活动本身的体会、总结。在王阳明哲学中,只有这种知才是全面的知,也就是所谓“真知”,因为它既是自觉的知的完成,又是作为知行本体的良知的最终实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王阳明对“行”的理解的两层含义在上述言论中都体现出来了:第一,把人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即心理行为当作“行”,;第二,“他不是单单把此种行只简单的理解为实践,而是在其中加入了意志的保障。“笃行”之“笃”,即是“敦实笃厚之意”,也就是说“行”是在意志的专一性和坚毅性保障之下的具体道德实践活动。(三)“行”的内涵(四)“知行合一”的内涵•1、知行的合一不是静态的合一,而是动态的合一。•“知其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则必实致其温清之功,而后吾之知始至;知其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则必实致其奉养之力,而后吾之知始至,如是乃可以为致知耳。”•王阳明他认为,知与行的合一并不表现为静态的同一,而是展开为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它以预设的先天良知为出发点(知),通过后天的实践践履(行),最后指向明觉形态的良知(知)。如上可以看出,“知”到“行”再到“知”的过程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理性意识”的“知”是通过践行体悟不断获得的。2、“知”与“行”是相互渗透的关系“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问了后别立个心去恶。”“见好色”与“好好色”是同时发生的,不是先立个“好色”之心再去问好,在见好色的同时,好恶显现。“行”与“知”的关系不是静态的先知后行或先行后知的逻辑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和谐统一的关系。(五)“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1、纠正程朱之学偏颇,力图解决知行脱节的弊病•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遂解决了致知繁琐之弊,同时解决了知行脱节之弊。他认为知行脱离就是“失其本体”,“知行合一”就是复“知行本体”。•2、反对悬思盲行,主张实学真行,学以致用•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主张实学真行,学以致用。他的立言宗旨就是摒除私欲,留存天理,而不是空谈死背。•3、强调“践行”是“知”的检验标准和手段•他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打破权威、教条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发挥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4、重新界定“圣人”的内涵和标准•只要努力用功使自己的心无杂念,而纯乎天理,至“惟精惟一”,便可成为圣人,而不是依据扩充知识储备能量,或者聪明才智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圣人。只有使其心“廓然大公”人人皆可以为圣人。四、致良知(一)“致良知”说的提出壹·(二)“良知”的内涵贰·(三)“致”的内涵叁·(四)“良知”和“致良知”的关系肆·心学(五)“致良知”的途径伍·(((六)“致良知”思想的价值陆·•“致良知”思想的提出可以说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不满意程朱的格物功夫之言说。•阳明十八岁时过广信渴见娄谅,被告之朱熹的格物之学,回去后便专研朱熹的格物之功,但始终不得其中的要领。在阳明看来朱熹格物中存在着严重的析一为二的问题。•第二,王阳明对自己亲身经历和学术经验的一大总结。•“致良知”是王阳明在平定宸濠之后总结以前不同时期的讲学宗旨,特别是几次重大军事、政治活动中对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体悟而提出的学术宗旨。(一)“致良知”说的提出•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良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良知人皆有之•良知作为本体,首先表现为普遍之知、先天之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都有的,不管是圣人、善人还是众人甚至强盗,都是一样的。•“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强盗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王守仁(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3)•王阳明还指出,众人和圣人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像尧孔孟等人之所以会成为圣人,并非是因为他们本质上高于众人,而是因为他们在存天理去人欲上比众人做得更加完备,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二)“良知”的内涵•2、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王阳明强调良知不仅是超善恶的纯善,同时又能知善知恶,是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王阳明说良知是是非之心,是非就是指如何判断好恶,而做到分辨好恶就能知是知非,然后也就了尽了万事万物。从古至今,无论圣愚,皆具良知。•“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
本文标题:王阳明-(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7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