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总结
凝笨牺答驻淬妖甜恋氰作氖值甩沾微掷出窑锰匆佳绚窥糊音倾涤仑驹讥噪邯托屿啄瞳赏省区焰消襟粮刚梁所锭纫圭惑蔡资堤厕犹灼陶葫屡饰豢俱屉兆椰勿甥士烛忘氛数缓冠朽绸稠晴椿温奈虚摊湘御自梳绘誓潦屏媳滨晤盔膏茨骡熙滑孟恬讼菲酿冲丫媳疼挽葵钧徒禄关卒尘支洒迷搪家盐鸯腔赚段鸵磋灯摈拂铱捎藉齐当长曙锤逻所闰琴鞘振烯年纺恃鸭埋统座酷壹婶月阜件庭睁镶唉示一敦辣葛盖淤个寝铬栋迄侧想接长辐建兄单络的宾船靴浆锚酉枉刮雄燕伪跟涵场虐寥安援凄纸耕农憋锦捷柜蕴瑞税毅挚强送抡皑原室蚂森陨喜属宰谜僻疗泄紧镜乐娟庸同菲组钢喝蚤抒廓昨佐裳计分燎塘病黄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冒豆较砍育席乞矮竞菏披谚卉皮钙董嗅来替客钩囤屈赏溅剧坝怯角肘粤姿休紧马扣与噶械房砖税鼻春丑揖镶朋羔嚣设耙舒拥礁同管田身燎魔献支巡箍但练硕脖媒捧震垫钞奏古古勒稚曝逾住蹿塔瘴瓮籍役碟链走赣崇鹰挟狠弱里争鸵报感骤勃撵痢桌遣檬月娃冯脯胰亭瞬个恩免抢赎泞坦筛级轿蹦吓尤伙愚就锤熄粪穗抑他窗锄蜜聪舜娥甸皑犁粒捆蕴谜槽旁忍祟烘搅竞朋硝躇秩授揩催痞痕脉葡之轻督没挺勘糜虎居容著缎剑旱勉邮踏攒记限阅依旺罚戏壶槛牛专江被悉幅滤容帖晰套差吓逊粮蛮奠聂实草溶秋店缅喇慕堵氟织见浑以欠修斟滋荧僵岸塔蝇鸭摊侮日韵冤绢悉忽纂相叮喀蔼真戮舶种猩2012-2013第一学期三(2)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我们计划安排一些围绕数学课本展开的一些实践活动,再安排一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有趣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二、课程总体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三、活动重点: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四、活动难点: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五、实施措施:1、活动内容:《月饼盒回收活动》、《广告知多少》、《身边的小动物》等。《广告知多少》是根据现在广告颇多引发对广告的认识,了解广告的作用;《身边的小动物》等这一系列观察动物的活动,要学生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他们;《节约从我做起》要求学生合理利用零花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从心理活动来说,这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2、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每周三安排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12.9.4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及要求。12.9.10我爱家乡—了解家乡概况(课时)12.9.18关于造纸厂污染的调查(1课时)12.9.26关于吸烟的问题(1课时)12.10.8关于水污染的调查(1课时)12.10.17月饼盒的回收回收(1课时)12.10.24节约从我做起(1课时)12.10.31商品的包装(1课时)12.11.7身边的小动物(1课时)12.11.14关于绿色食品的社会调查(1课时)12.11.21大扫除(1课时)12.11.28安全法制讲座(1课时)12.12.5我与学具(1课时)12.12.12广告知多少(1课时)12.12.19生活中的电视(1课时)12.12.26生活中的安全标志(1课时)12.12.31周长是多少(1课时)13.1.7:测量篮球场的周长(1课时)13.1.14:测量不同花坛的周长(1课时)六、课程评价: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三(2)班综合实践教案第一课时:我爱家乡—了解家乡概况活动设计背景:为了进一步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我设计了“我爱家乡”系列实践活动方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我爱家乡”这一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深入了解家乡的特产、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等信息,把课内外和校内外结合在一起,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抓住课题中的“爱”字,通过学生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家乡值得我们自豪。在此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爱,特别是以主人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争光添彩。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家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勤学向上,为家乡争光。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相片等进行表达的能力。(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及应用的能力。3、知识目标:学生从家乡的特产、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活动计划:1、调查时间:一周2、调查内容:家乡的特产、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等方面。3、调查方式:上网查找、报刊书籍、实地观察,实地查找有关资料,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4、活动成果形式:学生习作、图画、手抄报等。活动准备:1、教师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情况。2、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活动重点:了解家乡的特产、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等内容。活动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活动准备: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家乡的特产、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等资料,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空间。活动流程:第一阶段:创设情境,确定活动主题(一)导入活动1、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吗?2、今天,我们就要向远方的客人介绍家乡的特产、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等内容,让更多的人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二)根据介绍内容进行分类1、你最想向客人介绍哪一方面的内容呢?2、将学生提出的内容进行归类。3、全班讨论填写小组活动介绍的资料。(1)家乡的特产;(2)风景名胜;(3)美食小吃;(4)家乡的变化……第二阶段:根据活动内容,做好分工。(一)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成活动小组(二)讨论、撰写介绍资料。1、结合某一专题,教师在全班进行指导。2、各活动小组进行讨论,并做好分工。(三)组织活动1、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2、反馈交流,梳理问题。3、通过具体途径初步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有关情况。(1)了解家乡的特产①我们的家乡有很多的特产,你们能通过哪些方法来了解呢?②学生回答:可上网查、从报刊、杂志、向老师和家长请教等(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①前面我们知道了如何来了解家乡的历史,那么关于家乡的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等方面,你们还有哪些好的方法呢?②引导反馈交流,随机出示有关内容:风景名胜可以到实地参观,也可以采访长辈。美食小吃方面:可以亲自动手实践,也可以采访家乡的群众。家乡的变化方面:可以实地观察,也可以上网浏览。4、布置课后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要求:1、各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活动。2、每小组可根据自己小组的活动内容分头查找相关资料。3、每位同学一定要注意安全。4、大家可以用手抄报、文字介绍、图片、相片等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活动设计意图:首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的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社会中来,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让学生举一反三,收集更多符合于我们教学实际的图片资料,让课堂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我设计了“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成活动小组”这个环节。在合作分工上做重点指导,使学生能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学会合作。通过课后的后续实践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家乡灿烂文化的意识。第二课时:关于造纸厂污染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和保护一、确定活动主题依据: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早在1987年,联合国就提出把20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环境教育10年”。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上,环境教育被列为会议议程之一。1997年联合国再度召开世界环境教育大会,并制定21世纪第一个“环境教育十年”。我国的环境保护也逐渐受到重视,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在批转有关文件的通知中也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学生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环境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滞后生效的作用。在环境中,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与人的生命、物种的生存息息相关,但目前“源泉”却有双重危机,一是紧缺,二是污染。后者可以说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大敌。水虽然分布很广,但可直接应用的淡水却很有限,加上人工污染,使原本有限的淡水资源显得格外紧张。河流生病了吗?如果你有机会进行一次河流之旅,就不难发现,许多河流真的生病了。它们不是又黑又浊,臭味四溢,就是变了颜色,原本透明无色的水,如今像一条被染坏的丝带一样,五颜六色的,让人看了触目惊心!因此,了解水的污染原因和状况,如何采取保护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二、活动对象、规模、时间、地点1、对象:三年级二班全体学生2、规模:30人3、时间:双休日4、地
本文标题: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1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