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校企合作工作总结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校企“双赢”为切入点构建“校企互动”的新型机制,深入加强与企业联系与沟通,努力与合作企业建立高层次、稳定性联系。进一步拓展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影响力,达至“校企合作,共建共赢”的目的。确立“双赢”思想,通过合作既为企业带来利益,又让学生获得实践能力的锻炼,要从现在学校的“单相思”变为校企双方的“两情相悦”,这是新的社会环境中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学校的学生、教师、完善的教学条件、各种门类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些教育资源一定能够在市场上找到“买家”。这就需要解决学校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学校需要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可以创造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把握市场动态,调动校内各种资源动态调整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适应企业的需求。只有在校企“双赢”的条件下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合作项目中,其实践与应用能力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我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现将校企合作工作汇报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计划遵循“校店合作,共建共赢”的校企合作指导思想,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数次召开校长会议、行政会议、校企合作单位座谈会,出台了《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制度实施方案》《企业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学生在企业实训及顶岗实习考核与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相关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并组织全校教职工共同学习。我校校企合作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校企合作将作为我校办学的基本制度,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中处于战略地位。二、建立健全运作机制,有效推行校企合作各项工作为促使校企合作的稳定、健康发展,我校逐步完善和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一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组成,指导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校领导将校企合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规划建设和组织实施,在推动校企合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负责人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引领着我校教学改革。二是各科组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培养一支高效率的带队指导教师队伍,制定工学结合计划,指导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保障活动安全等。三是组建校企合作办公室作为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搭建“三平台,双基地”(即:人才输送与交流平台、政行企校信息沟通平台,学生实习就业及教师实践基地、企业培训基地),促进校企深度、宽度合作,制定校企合作五年规划和企业专家入校任教的管理办法。深化学生实习基地管理与改革,推进学生实习基地管理机构、制度、运行等机制的改革研究深化学生实习基地管理与改革,建立健全的学生实习基地机制。我校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式:⑴、校内服务周模式:每周安排一个班级负责全校教师的后勤服务工作,学生去到教师的办公室协助教师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基本形成服务意识以及服务礼仪等。⑵、学工轮替实习模式:学校每年坚持把酒店专业的学生输送到合作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明确岗位职责。获得职业体验。⑶、毕业顶岗实习模式:学校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坚持组织学生参加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凡职校学生,在第三年必须参加有学校组织安排的专业对口的毕业实习,完成实习才能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⑷、短期帮工模式:指学生参加有学校组织的临时性的专业帮工,因应联办单位临时用工需要,参加如宴会、酒会、大型接待等的帮工。学校在“校店合一”办学模式下,逐步健全和完善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了学生就业实习管理一系列的有效制度,管理四个模式下的学生实习实践就业活动。如:《《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手册》。三、拓展思路,多元创新发展在“校企深度合作”的理念指引下,学校进一步拓展思路,变“走出去”为“请进来”,把企业的研发中心引入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产教研一体的研发中心,如与红宝酒店集团、逸星酒店合作,由酒店服务管理专业、烹饪专业参与建设“中职生创业基地”,满足职业教育的多元出路需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当今国家产业转型时期重要的教育走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积极探讨职业教育和实习管理的新思路,工作更加严、细、实。继续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和日常职业行为规范的培养,继续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训和培养,以提高学生面试就业的成功率。特别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爱岗敬业,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从上级命令的习惯,提高学生吃苦耐劳能力和韧性,使得我们的学生爱专业学习,企业喜欢用我们的学生,家长满意我们的教育,以更好的成绩回报家长,回报社会,为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标题:校企工作总结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1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