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上海石库门旧建筑群改造之田子坊改造背景—在上海,保存着大片石库门街区,既是上海建筑文化的代表和城市建设的一笔文化财富,同时也是城市建设难题之一。石库门曾庇护了六代上海人,浓浓的“石库门情节”,凝结的是老上海浓厚的旧城市文化和质朴的生活气息。正是石库门这样的特色建筑群落的改造,为上海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更多的模式。老弄堂田子坊,就是上海新的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石库门情节田子坊田子坊羊肠”小弄石库门里弄保留了许多老上海人的生活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的解读能映射出上海的前世今生与社会变化,从中能体会到不少的上海城市文化。其中把上海的旧城文化保护并利用起来的田子坊,就是成功的老弄堂改造案例。发黑的砖墙晾晒的拖布衣物密布电线不合规矩的空调架上海的SOHO,视觉艺术的硅谷1)文化起步1998年前田子坊所在的街区——泰康路还是一条“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马路集市。当时的卢湾区政府主导开发泰康路艺术街:1998年11月,卢湾区打浦桥街道办事处实施了马路集市入室工程。1999年1月,卢湾区区长在泰康路召开特色街区现场办公会议。1999年2月,卢湾区政府以抄告单的形式统一由区政府十四个委、办、局,组成泰康路工艺品特色街管理委员会。9月,卢湾区政府办公室发布府办(1999)80还是文件,为泰康路开发制定了法规和依据。同年12月泰康路37号第一家特色店(一路发)陶瓷卖场开业,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以10年免租金优惠引进“一路发”陶瓷有限公司,标志着文化定位的确立。田子坊2)得名2001年,画家黄永玉探访陈逸飞工作室后,为这里取名田子坊。这个名字来源于《史记》,其中记载我国古代最长寿的画家叫田子方,田子坊用此谐音,并在“方”字旁加个“土”,意喻此处为文人、画家、设计师集聚的土壤。如今,“田子坊”以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老石库门有600多户人家,出租率高达80%,入驻企业400多户,有36个国家的艺术家入驻,年平均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从前的旧工厂、旧仓库、旧弄堂、旧民宅的价值得到提升。成功地转型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田子坊3)商业盛行田子坊田子坊内的一座五层厂房已改建成都市工业楼宇。在5000平方米内引进了10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人群,他们在这里设立了设计室、工作室。若厂门前有10根旗杆上飘着10面不同国家的旗子,像在开一个小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中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闪烁着光和热。泰康路正逐渐走向世界。4)艺术气息田子坊在弯弯曲曲的深巷里,藏着无数令人眼前一亮的时尚“宝贝”: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外及华人在这里开了200多家艺术工作室及时尚小店。服装、藏饰、陶艺、剪纸、油画等应有尽有。田子坊最吸引人的,还是常常能邂逅各路艺术名家。著名摄影家尔冬强、剪纸大师李守白的艺术工作室均设于此处;美国陶艺家吉米、法国设计家卡洛琳等亦在此安营。陈逸飞虽已去世数年,但陈逸飞工作室里仍陈列着不少大师的遗物,还有他的名作复制品《占领总统府》等。田子坊是直接在里弄民居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创意集市。整体建筑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老上海石库门陈旧建筑的弄堂风情。2000年初,街道办事处在里弄改造中邀请英国设计师进行设计,之后,又聘请海归人士管理,带来发达国家用创意产业转换旧厂房、旧仓库、旧民居的新理念。它没花政府分文,走出了一条旧街坊保护和利用的新路。软改造下的田子坊一.改造初期田子坊1)疏减田子坊居住人口,并增加商铺数量。2)完好地保存石库门建筑及其布局。3)由入驻者出资完成保护性修缮,没有国家资金注入。4)不进行土地价值的开发,新文化与旧文化和谐共存。①具体过程由上海市民、田子坊内的居民、企业、艺术家、投资商等组成的“投资群体”看中了这里的文化氛围,来此投资,渐渐形成了一个“小规模、多元化、渐进式、动态性”的城市更新模式②最终成果在原来的上海里弄文化基础上孕育了许多新创意,使得这个老街区的发展始终具有一种鲜活的“原创性与原生态性”。老街区逐渐完成了传统文化融合创意新产业的华丽转身。二.“软改造”的实现价值所向1改造的利益大头归于居民,使利益的获取走向稳定性和长期化2居民得到就业3产业得到发展4老房得到改善5政府得到税收从田子坊社区的图底关系中,可以看出田子坊里弄街巷依然保留传统的宜人尺度,空间变化丰富,大小空间结合得当。线性空间、节点空间、聚集空间,为人的游览、休闲、交流等活动提供公共场所,满足人群的适应性。以下选取田子坊社区中典型的线性空间、节点空间、聚集空间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空间织补、保留手段的操作,得知其如何利用有形的物质性主题体现田子坊的精神性主题:多样文化生活形态。具体过程田子坊A.线性织补B.节点织补C.聚集保留位于田子坊在建国中路上的入口处,原始空间的人流主导性差,在空间织补过程中,利用玻璃体填补空间中的破碎边界,减少了入口路径的选择性,突出了田子坊弄堂式入口的特点;并运用了外廊在室内外空间中创造出过渡空间,增加了入口空间的趣味性由一条南北向里弄空间与若干个东西向里弄空间垂直交叉形成,空间狭长、连续性差,建筑之间的联系性弱。在织补过程中,廊桥元素提升了建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人的活动的流动性,织补后的空间有节奏有变化,形成的空间界面变化丰富,整个空间完整、统一是典型的上海老弄堂空间,在空间的织补过程中打破传统弄堂线性空间的单一、简洁的特点,使用者增加了木质门廊的活泼元素,提升了场所空间的趣味性,同时,体现出现代田子坊从居住形态到文化形态的转变依照这一理念,田子坊展开了摸索区域文化资源的合理性配置,走低成本消耗的改造旧城区之路,尝试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城市改造新模式。在过去10多年间,田子坊几乎每天都在扩张和更新。一.“以文化为资本发展街巷”城市文脉的延续和海派文化的发展田子坊田子坊是一个综合的意识形态,在于文化元素的多样性,是一种海派文化的融合。因此,许多外国人来这里工作旅游生活,形成一定规模的外来文化,使海派文化更具包容性。二、“文化元素的多样性”城市文脉的延续和海派文化的发展田子坊田子坊谢谢观影
本文标题:田子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2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