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认识小括号。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三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面积单位。(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教学要求1.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2.掌握两位数的乘、除法的笔算法则,会笔算乘除法。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会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积在100以内)。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十数的乘、除法。学会一些简便算法。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4.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毫米。知道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克,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会进行长度和质量的简单计算。6.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7.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8.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四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2)加法和减法。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3)乘法和除法。积的变化。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4)大数目估算。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注①:例如:估计一个剧场有多少坐位,一块地有多少禾苗。②: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5)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和写法。?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加法和减法。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二)量与计量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角的度量。面积单位。(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射线。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注: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四)统计初步知识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五)应用题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六)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2.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会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知道商不变的性质。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学会一些简便算法。初步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4.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进行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5.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笔算(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和简单的口算。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和按照指定的度数画角。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8.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9.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通过统计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0.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1.结合解题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认真负责的态度。1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2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