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北大:我国的城市生态问题与生态城市建设
我国的城市生态问题与生态城市建设宋豫秦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问题的提出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四国外当代的生态文明元素五我国当前的城市生态问题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行动主要内容本报告的主要目的•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环境与发展的论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了解国外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成功经验•掌握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熟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技术模式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指出: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政治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压力、城乡统筹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指出: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政治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压力、城乡统筹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资源环境是经济基础的基础。•十八届五中全会:“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一问题的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三)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人类历经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次文明时代。西方国家所提出“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概念,表现出对未来发展方向存在困惑。•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是步西方传统工业文明后尘,还是开辟一种新的文明发展之路?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党的十八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载入新党章。上个月中央政治局又提出“绿色化”。•从过去的“征服自然”到十八大提出“顺应自然”,是我国从传统的工业文明意识转变为新兴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标志。•“生态文明”凸显了推进科学发展观的执政新思维,是中国党和政府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的螺旋式回归原始社会——敬畏自然(本能)农业文明——顺应自然(体能)工业文明——征服自然(技能)生态文明——敬重自然(智能)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的螺旋式回归国家形态战争性质民族意识贫富差距婚姻家庭回归自然生态文明时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前只能力求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转折。——宋豫秦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强势的农业文明——中国绵延数千年辉煌的动力。•痛失的工业文明——中国数百年落后的原因•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中国必须及时抓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折的历史机遇。——叶文虎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文明转折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机遇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我国用30多年时间实现了西方100年左右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数量增长。而与之同时,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我国却在短期内集中爆发。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为世界各国所罕见。——唐孝炎、王如松、宋豫秦•中国走生态文明之路将比西方发达国家更艰难,因为中国必须实现由农业文明社会和工业文明社会同时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双重转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破旧:不是不要工业文明,二是要消除工业文明的弊端及其症结。立新: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生活方式、运行机制、意识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核心问题社会阶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初级阶段工业文明高级阶段生态文明初级阶段生态文明高级阶段人与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修复自然融入自然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不同文明阶段的生态地位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宋豫秦等:《浙江临安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两条主线人与人的关系:人际关系、代际关系、区际关系、利益集团之间关系互利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回馈相平衡。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变“自然之友”为“自然之子”•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一方人养一方水土”•变“人定胜天”为“天人合一”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解析生态文明的自然观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礼失而求诸野——孔子挖掘并汲取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不仅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直观的、可资借鉴的启迪,而且可以成为继承和借鉴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模式,还有利于使生态文明建设从被动的“必然王国”升华为能动的“自由王国”。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鱼、鳖、鳅、蟮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2500年前人们所谴责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等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今天却比比皆是。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先秦时代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哈尼梯田分布范围遍布红河州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的大片山地,海拔从700米至1900米均有分布。•元阳县境内梯田分布面积最大,约数十万亩,山山有梯田,户户种梯田,总面积和单独连片面积乃世界之最!我国少数民族的朴素生态文明观蒙古族在草原上做饭前先将草皮揭掉,做完饭后再铺上。他们的牧场按季节划分,逐水草而居,即可保证牲畜的饲料,又使得草场得以恢复。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我国少数民族的朴素生态文明观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我国西南和东南亚民族的刀耕火种“刀耕火种”这种原始的耕作方式,既可维持山地民族的农业发展,也可使山地森林得到休养生息,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西藏的神山圣湖少数民族并无连篇累牍的并无“神山圣湖”是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原始宗教文化,其实质是为了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存家园。傣族的竹筒分水西双版纳降雨极为丰沛,但傣族仍重视为节水。他们在各户水田和水渠连接处,根据水田多少及距离主渠的远近,安置一个分水的竹筒。竹筒粗细不一,水田面积大和距离远较远的竹筒较粗,反之较细。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甘肃景泰的耕地盖石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传统建筑云南芦山的“屋坚强”布达拉宫的草构件苗族的“半边楼”各少数民族建筑和村落都具有顺应自然的传统,在村寨选址、建筑格局、建材等方面都包含着注重生态的元素、不仅简朴、舒适、耐用,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生态保护,而且有利于抗震减灾。新疆的坎儿井坎儿井通过地下渠道使地下水自流到地面的供水系统,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等组成。在炎热的戈壁沙漠条件下,这种地下结构的供水方式可有效减少渗漏和蒸发,达到节水目的。但目前仅仅成为旅游景点。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浙江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不仅仅是一项传统的农业技术,更是一种农耕文化。2005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给龙现村的稻田养鱼举行世界农业遗产的挂牌仪式。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江南的稻田养鱼(蟹)西北的农田水窖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黄土高原的拦沙造田黄土高原堆积巨厚,土质疏松,极易受流水和风力侵蚀,地貌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古代先民在沟壑下端修筑堤坝,以拦截流水和泥沙。此举可有效减少表土冲入黄河干支流河道,新增土地,对作物和植被的生长发挥保墒作用,改善局地环境。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唐代修建的浙江鄞县它山堰,通过渠首和州城三处水尺控制水位,发挥拒咸蓄淡、灌溉、供水和排水泄洪的综合效益。枢纽工程主要有:拦河坝(它山堰)、进水口、沉沙池(以回沙闸前部分河道形成)。渠系工程有渠道(今南塘河)、侧向溢流堰(碶)、拒潮闸(城东石桥闸、城内平桥闸)和蓄水湖(日湖和月湖)。东南沿海的御咸蓄淡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苏州:水道脉分卓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杭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南京: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常熟:七条琴川皆入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肇庆: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重庆:片叶浮沉巴子国,两江襟带浮图关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山水城市“活”的城市“板结”的城市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一切景象全彷佛是诗,说不出的和谐,说不尽的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团城是一座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圆台式建筑,坐落于北海和中南海之间,与故宫、景山等相映衬。雨水全部通过地面砖之下的沟槽和渗井存于地下,所以虽然高于地面数米仍林木葱茏。团城的雨水回灌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河南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古城形同方孔圆钱,城内地势呈龟背状,共93条街道,但没有排水设施。雨水可通过接到直接流入四周的湖中。既解决了排水问题,又补充了护城湖的水源。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商丘古城的雨水入湖“关中八大怪,房子一边盖”西北的水窖存水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南方的“四水归堂”“四水归堂”是利用院内“天井”将雨水聚集到院内的水窖和户外的池塘,或将雨水储存于大缸或水池之中,即“太平缸”或“太平池”,以备消防灭火。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尼雅楼兰高昌石城龟兹交河焉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密敦煌酒泉张掖武威西宁喀什图例:持续发展至今的城市衰落或消亡的城市水源变化与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的兴衰水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水——生态系统的物质之本文化——文明社会的精神之本水+文化——生态+文明水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正相关,清楚表明了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三我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元素四国外当代的生态文明元素雨水利用发达国家雨水利用的共同特点是:•无论该地区缺水状态是否严重,都积极发展集水工程。回灌地下是主要措施。•雨水利用领域广泛。•积极发展雨水回收和利用技术,并已进入产业化、标准化阶段。•采取政策、财政和法律法规等保障措施。四国外当代的生态文明元素四国外当代的生态文明元素以色列的节水技术以色列的雨养农业以色列人均水资源300m3,但他们通过海水淡化、废水利用、雨水收集等系统,解决了中部和南部的缺水困境。所截流的雨水占全国可截流雨量的三分之一。四国外当代的生态文明元素耶路撒冷老城雨水收集耶路撒冷新城雨水收集奇波利古城雨水收集雨水收集四国外当代的生态文明元素以色列的废水利用各国废水回用率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中欧美国以色列每年回用4.3亿m³废水用于农业,占回用废水的85%四国外当代的生态文明元素德国在本世纪初形成了规模化、成套化雨水利用技术及相关标准,雨水利用已经进入产业化、标准化阶段,并逐步向集成化发展。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调蓄、过滤、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德国的雨水用途很广泛,除了建造水景观和改善环境外,还被广泛用于冲厕、洗衣、浇花园草地、空调冷却、清洁道路等等。此外,在德国众多城市尤其是市中心的街道建有明沟,花费不大,既可用于冲洗街道,又收集了雨水。德国雨水的综合利用四国外当代的生态文明元素美国的雨水回灌•美国的雨水利用以提高天然入渗为主。为此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建立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如加州福雷斯诺市的地下回灌系统,10年间(1971-1980)回灌1.338亿立方米,年回灌量占该市年用水量的20%。•制定集雨的法律法规。如科罗拉多州、弗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
本文标题:北大:我国的城市生态问题与生态城市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5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