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一讲:环境艺术设计概论2004-8-31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概述一、什么是环境艺术?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art环境艺术的定义多伯(Rchardp.dober)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括为: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二、环境艺术的学科范畴与现状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范畴: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绿化、水体、城市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范畴。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范畴:城市环境景观元素设计与建筑小环境设计。现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制定出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从业人员:缺乏综合知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片面性。第一讲:人的行为与环境空间一、人的行为分析1、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将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指多少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如上学、上班、购物、候车等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参与的活动。不由自主的活动,具有规律性、方向性、目的性,环境对之影响不大,人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没有必要选择。自发性活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和地点可能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活动:如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等。依赖外部环境,单个人与环境的对话。社会性活动:人们在公共空间内有赖于他人参与、共同实现的活动。如游戏、打招呼、交谈、跳舞、集会等。社会活动是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也是三种类型中最普及的一种方式,依赖于外部公共空间。有利的空间条件可使人的目的性发生改变,间接促进社会性活动;(转变)3、人的休闲行为:休闲:闲而无事(广义)相对与忙碌,脱离紧张的忙碌状态,轻松、舒适、自在、恬静怡然。休闲行为:主动休闲:与选择去处的设施质量水平、主观修闲经验、过去休闲感受有关。(如吧文化等)被动休闲: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被动接受的休闲,多数人可能会主动地再次或多次尝试。(在工作、读书、写作、劳动、交通、购物等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达到的休闲。)(停电、候车、候诊等)缓解被动的消极的焦躁情绪、得到轻松、愉悦,充满乐趣,乐于接受。通过设计,减少被动消极因素,增加积极主动因素;由主动缓解压力向减少压力积聚发展。被动休闲空间:通过设计者的安排,为感受主体提供积极的被动式休闲空间。(有图案的伞下空间、绿化的城市、景点的题咏、公园的曲桥、商店的招牌、街头铺地、水龙头、灭火器、家具等,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同时,让感受主体体会到休闲美感和愉悦。)主动休闲:目的主动,过程被动。激发兴趣,引起无意识注意。(环境中的视觉组织)二、休闲的方式1、主动休闲:听音乐、看杂志、唱歌、跳舞、读书、下棋、钓鱼等等。特点:因人而异,不具备普遍意义。2、被动休闲:无意中得到的额外的、附加的休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与主体背景、性格无关,具有更好的普遍性,易为更多的人群所接受。休闲的景观道路,归家的休闲小路,商业休闲,办公中的休闲、共享空间等等。(NEXT)三、被动休闲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手段1、原则:对人的生理适度原则(环境的尺度、声、光、热等物理方面舒适的要求,如大小、高低、冷热、温燥等——生理感受)基于人的感觉、认知等心理活动需求的形式美学原则。(人具有条件反射式心理模式,有满足形式美方面的需求,如比例、节奏、均衡、稳定所产生的心理愉悦。)基于交流、认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的舒畅原则,创造良好的人文心理空间。(人类动机论认为,人的心理、社会需求高于人的生理、安全需求,在人的生理、安全需求之上还有社会认同、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舒适的休闲环境还需要提供适当的社会认同、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足够的人文因素,来满足人的文化心理需求。)(乐山大佛、九寨沟诺日郎瀑布、蓬莱阁等)2、被动休闲空间创造的常用手段(1)依据人的生理需求,改善物理环境。(2)进行形式、美学方面的调整。(3)在单一、枯燥的空间中融入新的内容,以丰富空间中的精神功能。(公共汽车站的广告牌——转移人的注意力,使枯燥的等候时间变的丰富,改善人的心理感受。)(4)对原有空间功能的转换(5)改变原有的建筑与管理观念,使原来被动的空间场所变为主动的空间场所。(商业街——使商店从单一的购物场所演化为一种集购物、展示、观览、社交、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商业文化活动空间)(NEXT)四、空间行为特征分析环境空间应首先满足人的基础性心理需求如开敞感、封闭感、舒适感、可识别性等,同时还应满足人的高级心理需求:1、领域意识与人际距离:领域性:领域是人和物体在空间中能够控制的一定的范围(空间泡)。领域空间的形成,标志着空间所属的转变,空间的私有性加强,公共性减弱。人们都具有占有领域的行为特征。人际距离:因活动类型、接触对象、所处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活动中人的熟悉、亲密程度场所的不同,在拥挤的环境中个人空间变小,在空旷的状态下个人空间变大文化背景不同,个人空间不同。年龄不同,个人空间不同。(NEXT)2、安全性和依靠感:人出于防卫的本能,在空间中会尽量隐蔽自己而面向公众,从而使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位置——潜意识行为。在公园、广场中,人们喜欢在靠树、台阶、围墙、等背后有依靠物的地方就坐。人愿意观察和注意别人,而不愿被公众注视。有效、合理的组织空间,合理考虑人流的运动、人群分布、和空间的中心位置。3、私密性与尽端趋向:在各种空间场合,人有各种不同的私密性要求,尤其是从视听方面保持隐秘性,不希望别人了解。(如餐厅中的包房、雅座,大堂空间中的靠窗、靠隔断的位置等。)(NEXT)4、参与和交往的愿望(人的社会性)合适的空间环境有助于人的交流(如:约翰.波特曼根据人们交往心理提出的“共享空间”,将各种空间要素和性质集合在一起,打破空间界限,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将休憩所需的静态空间和活动所需的动态空间相结合,空间相互流通和渗透,创造一个便于人们进行不同层次空间交流的场所,使人们有观赏或参与活动的选择机会。)人参与活动有两种情况: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边界效应:把观赏和参与活动的两种空间有效的组织起来。5、从众行为心理人在没有主意、无法判断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从众。在公共空间中要有意识的组织和安排交通和人流的运动方向。6、求新、求异的行为心理设计的个性体现(如形、色光创造新的、有变化、的有个性的形象)二、人的社会距离和空间:社会距离亲密距离:相距0~0.45M,父母与子女,恋人间。个体距离:0.45~1.30M之间,亲朋好友,亲近但保留个人空间。社会距离:1.3~3.75M之间,同事、朋友、上下级之间日常交流的距离。公共距离:3.75M以上的距离,讲演、集会、讲课等大型室外活动,或彼此不相干的人的距离,是一种单向交流的距离,也是小环境的基本尺度。个人空间(心理场空间)个人空间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活动中人的熟悉、亲密程度场所的不同,在拥挤的环境中个人空间变小,在空旷的状态下个人空间变大文化背景不同,个人空间不同。年龄不同,个人空间不同。(3)空间需求的公共性、私密性和领域性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办公楼前的小广场)私密性:人们对个人空间的要求,具有相对性。领域性:领域是人和物体在空间中能够控制的一定的范围。领域空间的形成,标志着空间所属的转变,空间的私有性加强,公共性减弱。人们都具有占有领域的行为特征。环境设计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各种形式的空间布局,引导进入环境的人所形成的领域性,组织空间活动;环境布置对空间领域性的影响,决定人们对空间的最终选择。
本文标题:第一讲:环境艺术设计概论2004-8-3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7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