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先例分析目录建筑概况建筑师简介基地分析设计理念平面与功能分析立面分析结构与内部空间分析建筑概况项目地点:北京复兴门外大街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结构屋盖占地面积:2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层数: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度41米设计单位:法国AREP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主持:崔凯、崔海东建筑师崔恺天津大学硕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10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84-1985年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建筑师1985-1989年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1989-1996年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1997—2000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2000–-至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其它著名代表作品:北京丰泽园饭店北京现代城外交部办公楼基地分析北为长安街,建筑主立面亦为北立面,北广场是人流和景观重点区;东为白云路,是人流次要出入口,也是市政管线主要接口部位,是人流和景观设计的次重点区。西、南均毗邻规划城市支路,与新首博同期建成。建筑南侧为职工出入口和管线的主要出户方向。周围建筑彼此分散相对独立,周围没有什么可供人们停留活动的余地。须将博物馆及其用地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具有磁性的城市广场空间,并以此广场为中心磁化周围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城市的文化客厅•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来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悬挂式框架砖墙简洁的矩形平面非对称的形体青铜、木材、砖石不锈钢顶棚、玻璃幕墙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绿色文化广场5—-下沉竹林庭院56—-木质体7—礼仪大厅8—青铜体1—入口广场2—礼仪广场3—休闲广场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一个巨大屋盖将这三栋相对独立、造型各异的建筑覆盖而组成有机整体。非对称的形体反应了建筑所在的街角空间。北立面青铜、陶砖、玻璃幕墙三者虚实结合,丰富外部造型。钢屋盖与椭圆体完全脱开,各自独立变形,光线从环形天窗洒向青铜表面,令人仰视神往。青铜容器镶嵌在博物馆外墙的青砖中间,这就让人联想起仿佛是一个考古学家偶然发现了一个埋藏多年的宝贵的古董一样。把首都博物馆比作这个城市发掘出来的、宝贵的历史文物。同时,青铜材料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纹样的使用,使建筑立面产生了幻妙的变化,使博物馆本身显得更加宝贵。墙体上部代表着现代的玻璃幕墙,对应的是古代官式建筑的斗拱和柱头;中部是巨大的条形灰色石材悬挂墙,最底部是金属的柱子外露,体现的是柱基和象征着科技感。巨大的屋盖影射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挑檐。这种处理方式既有反映现代建筑的做法,又有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法,使建筑造型有新鲜感。椭圆周长等分的青铜板为斜率渐变的平行四边形。局部采用传统的龙、鸟、云雷纹装饰,机械加工与手工锻造相结合。新馆西立面及方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北京最常见的榆木。木材曾经是这个城市民居和宫殿的主要建筑材料。木材在为我们讲述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博物馆的空间结构类似于中国的宫殿——在三个不同方位布置三个场馆,三者以中央大厅和竹林庭院分隔。东侧,随着坡道来到下沉式竹林庭院,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店餐馆就在眼前,这种自然的生活场景让参观的市民会有一种回到过去田园式生活的感觉。三个场馆的空间体积、内部构成、象征含义和所承载功能各不相同,营造出的空间意境也有所不同:²“珍宝厅”,空间整体基调类似青铜容器,嵌于室内北侧的倾斜圆柱与建筑外形的构成方式相似,也最能代表博物馆特色;第二个场馆的内侧与外侧覆以木材,表达“木盒”的意象。第三个场馆的空间由环绕着建筑南侧的灰色石条构成。博物馆内部给了我们宏大、透亮的空间。内部与中国传统宫殿类似的风格,巨大青铜器之间,一个用木头和砖组成的空间。内部利用了自然光、潺潺的流水等元素,营造具有文化气息及自然情调的环境。设计一大特色是将景观空间引人博物馆.阳光大厅下沉竹院.水景庭园与展厅共生休息平台天桥和观光电梯为观景绝佳场所。竹园可作为雕塑展场,与文博服务相结合成为怡人的休闲空间椭圆展厅及其外围的坡道,构成奇妙的展陈效果。水平的展厅与螺旋的坡道交错,充满动感的斜墙斜柱流露出现代艺术的韵昧。大厅中古朴的牌楼,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的特点结构体系主展览楼、椭圆形展览楼及管理办公楼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椭圆形展览楼斜筒的混凝土筒壁采用了特殊的滑模施工工艺。采用天然地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筏型基础大跨度屋盖通过钢管柱支承在主展览楼、南侧的管理办公楼及东侧钢平台等几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之上采用了多种管桁架节点形式。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大跨度屋盖挑檐端部设置百叶,使来流方向的压力系数明显减弱后移,屋盖前端升力明显减少,有效的减少了风荷载效应。同时可以满足采光和美观的建筑功能。屋盖在建筑北侧的悬挑长度达21m,其他三面的外挑长度约为12m。双层金属板加保温材料维护结构,局部玻璃采光顶。谢谢!
本文标题:首都博物馆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74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