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资本论》选读有感——结合中国国情的一点感想卓越服装1501安妮150610101(周三下午五、六节)《资本论》的书简介上写着:卡尔·亨利希·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在读书之前我做了一些小的问答调查,请同学用一个词表达他看到“马克思”和“资本论”这两个词的感受或联想,给出的答案可以总结为“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政治”“社会主义”,很有意思的是有位同学的回答“极度优秀的思想在教育中没能很好的表达、传承”。我猜大多数人还是没有深入了解过马克思和《资本论》,这次选择了《资本论》中的一部分篇章来读,可能因为理解的还不够深刻,有些想法我并不能理解,但也有一些我在结合中国国情之后反倒理解了一些。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中写到:“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之后,现实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资本论》的写作思路也是将研究和叙述结合,在方法论上实现了抽象和具体、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实际上,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从实践基础出发的,人脑对外界客观世界能动性的反映是现实运动的历史反映。规律性的认识就是科学的逻辑,研究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是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马克思建立的货币理论中介绍到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过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可以体现出一定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垫。马克思是一位能看到当时世界的局限性的思想上的巨人,与恩格斯一起分析阶级矛盾敢于预言现代资产阶级灭亡的必然性。不论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一直存在,但新生出无产阶级,他们来源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没有自己生产资料,靠出卖劳苦力为生的工人阶级。大工业时代的无产阶级带着浓厚的奴隶属性,在残酷的压迫和资本家的剥削之下,超出人类健康甚至精神极限的劳动时间以及各种各样非人性的赋税等等都造成了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揭示得很明显。这里的剩余价值本质上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除了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还包括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剩余价值能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综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均归资本家所有的,经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和价值也归为资本家。剩余价值也包含在其中。正是工人这种超过工资必要的时间以外的剩余劳动,使资本继续不断增大。列宁曾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资本论》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其中的理论也应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它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其他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等很多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词是可以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找到理论渊源,可以理解为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成果。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某些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的原理可以用于分析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告诫“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进行了深入阐述与延伸解释。,“继续前进”也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与创新性所指向的未来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的、批判性的哲学,在批判旧世界中建立一个新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也应不断自我断批判与自我发现,寻找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启发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力求在创新中发展批判性理论,“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和创新,历史丰富而且社会积淀深厚的中国,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市场并谋得自身发展,可以看到法治、经济等制度已经受到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直观影响。然而,中国与西方有着根本的不同。“部分”的学习与接纳并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用合适的方式从恰当的角度吸收创新改进。创新的理论和话语不能凭空臆造,而应该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事实,保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领域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最终在基础之上实现创新。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2]洪银兴.《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J].经济学家,2016,01:5-15.[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芮飞军.《资本论》解读的哲学方法论视角:现实可行性与意义[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2:7-9.[7]付文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6.
本文标题:《资本论》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92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