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必修一专题二第二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
第二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斗争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1、特点与意义特点:自发性意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精神。二、左宗棠---------收复新疆(嘉峪关左宗棠石刻)(左宗棠铜雕)过程:收复新疆:a.1875年任命左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b.1876年左率军西征,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新疆人民的支持下,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c.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的重大胜利,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收复伊犁:a.1880年左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b.1881年曾纪泽在左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即《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失去了西部约7万平方公里领土.建立行省:1884年,清在新疆设立行省.三、黄海海战黄海海战的结果:日军舰队率先撤退,北洋水师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命北洋水师躲进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后来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分析中国为什么会败给日本?•1、对比:日本的开放与中国的闭关自守;中国政府的腐败与日本政府的进取;日本领导者重视发展军事力量,而中国的皇室则贪图享受;(结合资料: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而日本皇室则把钱省出来购买军舰);日本的战船武器比中国先进。•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态度。(主要原因)•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四、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春愁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2、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概况如何?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台湾人民进行的反割台的斗争反映什么精神?1896年,甲午战败,签定《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台湾人民进行了反割台的斗争。台湾各族人民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多处痛击日军。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表现了台湾人民的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三、义和团反帝运动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性质:农民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斗争过程:山东—直隶—京津清政府态度:剿灭—招抚—剿灭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意义: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此处可设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4、如何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1、具有爱国主义的色彩;2、容易使群众丧失对清政府的警惕性;3、“灭洋”带有笼统排外的落后性。“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歌谣反映了义和团运动什么样的斗争思想?朴素的爱国思想,扶清灭洋。从此歌谣还说明了什么问题?农民阶级不能提出一个科学的革命纲领,斗争具有麻木性和自发性;农民阶级由于局限性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练习题1、下列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B、斗争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C、斗争最终不能阻止英国的侵略活动D、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斗争2、新疆有一座纪念晚清名臣的祠堂,门前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3、在黄海战役中,中日双方兵力相差不大,但中方的损失明显大于日本,其根本原因是()A、李鸿章的指挥失误B、有部分将领逃跑C、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D、封建制度的腐败落后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5、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A、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的正确认识C、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D、当时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矛盾尖锐6、下列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③刘永福黑旗军④义和团运动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1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火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答案】B•2、(2012年2月桐乡模拟16题)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以下属于第一种反应的是•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B•3、(2011年9月盐城摸底5题)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答案】C•4、(2012年1月宝鸡市一模31题)英国哲学家罗素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问题》中说:“一旦怯懦温和的中国人的热情被激发,也可能变成世界上最轻率的赌徒。”这里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5、(2011年9月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11题)“反帝爱国”运动和“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是新中国对义和团一百年来评价中的两种基本结论。形成这两种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是()•A.史学观点的不同B.意识形态的左右•C.政治运动的影响D.掌握史实的不同•【答案】C•6、(2012年1月石家庄一模12题)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答案】D•7、(2011年10月福建四地六校6题)“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①不畏强暴的精神②团结一心的精神③敢于造反的精神④抵御外侮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8、(2011年10月天津六校联考15题)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企业•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答案】D•9、(201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模4题)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D.新文化运动•【答案】B•10、21.(2011年10月诸城市月考13题)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A•11、(2011年11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1题)19世纪末,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把义和团斥为黄种人敌视白种人,中国人仇视欧洲文化和文明所产出的“黄祸”。……文明国家的任务是“去推迟或制止它的出现,或者采取某种行动使他转移到无害的渠道上去。”(《历史的顿挫·事变卷》)上述观点实际上•A.混淆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B.为西方列强侵略活动进行辩解•C.承认自己看问题的双重标准•D.主张以武力镇压义和团运动•【答案】B•12、(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44题)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答案】B•13、(2011年10月淄博一中检测14题)19世纪未一个中国人说到:“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此话所反映的情况,不正确的是()•A.上述情况是由《马关条约》签订造成的•B.中国人民反对割地,斥责清政府的悲愤心情•C.反映了“扶清灭洋”的思想•D.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答案】C•14、(2010年11月南昌一中、十中联考3题)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①百日维新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甲午海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15、(同安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20题)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答案】D•16、1902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戏院里有一伙人在侃大山,赵仁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钱义说:“我还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呢”孙礼说:“我当时就住在东交民巷里”。李信说:“那儿离我的学校不远,我在京师大学堂里读书的”。根据所学知识,他们当中谁的话最有可能不符合当时的现实()•A、赵仁B、钱义C、孙礼D、李信•【答案】C•17、(2010年1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2
本文标题:必修一专题二第二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2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