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经济学-课程-PPT
政治经济学I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冒佩华主讲导引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丁伯根也指出,“人类幸福会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而经济政策则依靠经济学形成了它的洞察力。”理论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是很深远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由于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经济范畴、理论体系等进行了全面的变革,从而成为完整、严密、科学的理论经济学。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第四节政治经济学方法第五节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的含义及“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名词的由来1.“经济”的含义2.“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前430-355)重商主义的代表蒙克莱田(1575-1622)重农主义的代表魁奈(1694-1774)卡尔·马克思(1818-1883)李嘉图(1772-1823)萨伊(1767-1832)马尔萨斯(1766-1834)詹姆斯·穆勒(1773-1836)约翰·穆勒(1806-1873)亚当·斯密(1723-1790)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一、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一、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概念:人们利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能力就是生产力。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由三个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组成。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客体,其作用也不能忽视。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科学技术虽非生产力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但三个实体性要素作用的发挥受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制约社会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既要联系生产力,又要联系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概念: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总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过程、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观点如下:“生产方式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依据有三:A.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简单总和,而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研究这对矛盾才能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B.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说:“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此,马克思把生产(技术)方式同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并列在研究对象之内,并且摆在首位,表明政治经济学不限于研究生产关系,还要研究生产力。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这样讲过:“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里,条件是指生产的物质内容,即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形式是指生产关系。当时马克思看过并无异议。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生产力。C.生产方式是中介性经济范畴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依据:A.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如果将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包括进来,乃是用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性质来否定科学研究对象合理区分的可能性,没有弄清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关系,也没搞清研究对象与必须联系的对象的关系。B.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依据有四:A.政治经济学不单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科学,它同时需要研究生产力的变化与发展规律。因为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和物质技术属性。B.揭示与阐明特定生产方式下生产力所具有的特定社会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别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C.《资本论》中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和它相关的生产力。D.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实际是将生产力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事实上,恩格斯1878年在《反杜林论》中这样讲:“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在这里,条件指生产的物质内容,即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形式指生产关系。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总过程中的四环节四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环节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环节,而交换、分配、消费也会起积极的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政治经济学从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面考察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一、经济规律的内涵与特点二、经济规律的分类一、经济规律的内涵与特点概念: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本质和必然的联系。1、经济规律的存在具有历史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以经济条件为转移。2、经济规律作用的实施必须有人的活动参与其中,由于人们认识,利用经济规律的能力有限,从而使经济规律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特点性质: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按自己的要求起作用;不能违背、制定、改造它,但可以发现、认识、利用它。二、经济规律的分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普遍经济规律:表现为人类所有社会形态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一般的共同的本质联系某一特定社会形态所占支配地位的特有经济规律:表现为特定社会形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特殊的本质联系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表现为几个社会形态经济运行过程中共同的本质联系第四节政治经济学方法历史唯物论1、科学抽象法2、矛盾分析法3、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方法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唯物辩证法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几位在沙漠上旅行的学者经过长途跋涉,饥渴交困。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坐下来围着随身所携带的一堆罐头时,却因为没有开罐工具而一筹莫展。于是,一场研究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开启罐头的学术讨论会开始了。物理学家首先发言:“给我一个聚光镜,我可以用阳光把罐头打开。”化学家接着说:“我可以利用几种化学药剂的综合反应来开启罐头。”而经济学家则说:“我的办法最简单。假设我有一把开罐刀……”但是,马克思在探讨方法论时的观点与众不同。关于数学方法马克思自己就曾经想运用数学方法来说明经济危机的规律性。马克思提出了运用数学方法的前提条件:首先,材料必须是足够的;其次,材料必须是经过检验的。自从19世纪以后,数学的发展为西方经济学家提供了方便。西方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大量地运用数学,他们所用的数学方法几乎遍及纯数学的各主要分支。不可否认,数理分析的方法要比单纯文字说明、推理更方便、更精确,有时也更能说服人。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推导,使经济过程和现象的表述较为简洁、清晰。然而,当前西方经济学似乎越来越追求经济学的数学形式。微观经济学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甚至比物理学家使用的还多。过去使用数学工具较少的宏观经济学,现在也连篇累牍地充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随着数学对经济学的渗透,西方有些经济学家在经济分析采用很深的数学方法,引起了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非议,认为这是一种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倾向。经济学的数学化应该是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吗?对这一问题,国内外都有激烈的争论。A:经济学中运用数学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当资本主义的曙光刚刚在欧洲大陆上出现,经济学处于初创时期时,就有一批经济学家以数学公式来表示经济中的数量关系。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是这批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著《政治算术》就是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随着边际革命的发生,数学在经济学中更加重要了,英国著名的边际经济学派经济学家杰文斯甚至说“经济学为快乐的与痛苦的微积分”。经过慎重评选的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在经济计量学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挪威经济学家费瑞希和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以后获奖的经济学家中有1/3以上是在经济学数学化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的。20世纪经济学的重大进展都与数学相关。经济学数学化的内容之一是运用数学工具表述、研究与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数理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以许多现代数学的分支(如博弈论、概率论、组合论、拓扑学等)为工具来准确、简明地表述经济概念,论证并发展经济理论,对经济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分析手段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人类经济行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不确定与风险,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使无数经济学家耗费了毕生心血。但只有在运用了博弈论之后,对不确定行为的分析才有了突破性进展。经济学数学化的另一个重大成就是经济计量学的建立。经济计量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依据编制经济模型,即用数学来表示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然后代入统计数据,得出结论,或用于经济预测,或用于政策分析。它的建立对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起了重大的作用。例如,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经济计量学方法提出了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预测和政策制定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已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采用。B:西方经济学滥用数学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工具被当作了目标,简单明了的经济思想披上了烦琐的数学外衣,增大了认知费用,理论经济学有被数学主宰的倾向。西方学者在经济学中滥用数学的结果导致数学形式主义,它所追求的只是数学形式。甚至有人认为只有使用数学工具的文章才是具有理论创新的文章,否则就属于“垃圾”。可是,在经济学中,数学形式的正确决不能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给错误的经济理论装配一套数学公式,其作用是给错误的内容以貌似科学的包装。詹姆斯·布坎南指出:“不管当代的学者如何想尽各种办法使问题复杂化,来掩盖自己理论上的不可靠,经济学的主要原理仍然是根本的原理。我们不需要用现代数学这种多余的‘超重行李’”去掌握和传播亚当·斯密实现的、并由他的继承者所强调的原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本是学数学的,后来改行研究经济学。他对他们自己圈子内的人在经济学中滥用数学的情况相当熟悉,并对此提出了可以说是中肯的批评。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讽刺当时兴起的数理经济学时说:那些作者,“在神气十足但毫无用处的符号迷阵中,把现实世界中之复杂与息息相通性置诸脑后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瓦西里·里昂惕夫在《科学》杂志上撰文,对西方经济学滥用数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专业经济学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充满了数学公式。这将读者从一套似乎有理而完全是任意的假说引到精确的但是却是无关的理论结论。”他把“经济理论家不停地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以及“经济计量学家把大体上相同的一套一套的数据和具有一切可能形式的代数函数相拟合”称为“一场沉闷的演出”。这种批评出自一个对经济学数学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之口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评论:应该承认,数学是辅助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很有益的方法。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是有其必然原因的。首先,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它要研究经济中的数量关系。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示,经济变量可以定量化,这就为经济学的数学化提供了可能。其次,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恰当地运用数学方法,可以使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成果表达的更为准确和精确,可以更好地检验结论和前提是否一致或矛盾,可以更有力地增强研究成果中的结论。最后,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借助数学工具所建立的经济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注意,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不能滥用数学。数学不是经济学本身,而是一种工具。数学本身不能创造任何经济理论,不能创造任何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数学是从前提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时,要结论正确,首先要求前提正确。自然科学家懂得,在数学这个磨盘中,你放进小麦,可以磨出面粉;你放进草籽,就不可能磨出同样的东西。从错误的前提出发,不管用了多少数学和多么复杂的数学,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数学可以给错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课程-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2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