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材料练习题(含答案)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大运河;隋炀帝.(2)此河开通有什么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北京和扬州.(4)开通此河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先在各郡设置中正,其职权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做官。材料二: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全球通史》请回答:(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隋炀帝时期.(2)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形成之前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古代科举制度有什么基本特征?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分科考试,择优录取.(3)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最为重要?进士科(4)根据材料二隋朝前后我国选官制度的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制度的变化有何作用?选官依据由门第、家世转为以才能考试为依据;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5)作为一名学生,你对我国目前考试制度有何看法或建议?今天的考试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建议在题型的设计上应该灵活多样,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激活思维,促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等.23.阅读唐太宗的三则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速,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攀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数耳,若兵戈屡动,土水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材料三:“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煸万绪,颓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三则材料均摘自《贞观政要》(1)唐太宗发表材料一言论的目的是什么?告诫自己和众臣,要吸取秦隋灭亡的教训,避免骄奢淫逸而招致衰亡.(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3)阅读材料三,唐太宗为了避免“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任用了哪几个名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做一名封建明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指出两点。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人为本;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要善于纳谏,知人善用等.4.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材料二:天竺戒旺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陈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至此称扬?”(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体现了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此,唐太宗被尊称为什么?汉族;少数民族;开明民族政策;天可汗;(2)试举一例说明“朕”对“夷狄”是怎样爱之如一的?并说明这一事例有何影响?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往来.(3)材料四二中的“天竺”指今天哪里?玄奘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此书的书名是?印度;《大唐西域记》.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司仓廪俱丰实”材料二:唐朝户数增长表格贞观末年武周末年开元末年300万户615万户841万户请回答:(1)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3水稻、粟.(2)表格中的“贞观”、“武周”、“开元”分别是哪个皇帝的年号或国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这三个时期,唐朝人口呈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人口数直线上升;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到唐玄宗时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进入鼎盛时期.(4)从表中的人口数的变化里,你得到了什么认识?社会安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人口数量增长.反之,人口数量增长慢或减少.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材料三: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新唐书》材料四: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1)材料一写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请加以概括。唐玄宗荒废朝政,任人唯亲,宦官奸臣当道,朝政日益腐败.(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有何历史影响?①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②唐朝由盛转衰;③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材料三反映“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4)材料二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什么样的政治状况?你对此作何评价?藩镇割据,政权分立更迭不断;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影响和各地的经济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辩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初三晚,大军哗变,将士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材料二:在宋一代,文士地位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由文官担任的。4材料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四: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元史》(1)材料一中描述的显德七年发生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随后的“杯酒释兵权”的目的是什么?960年陈桥兵变;加强中央集权.(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积极的作用?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的安定.(3)材料三中“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说明了什么现象?市舶之利最厚指的是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而设立的哪一机构?请分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原因?说明了宋代商业繁荣现象;市舶司;南方战乱少,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业发展;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4)材料四体现的是哪一王朝的兴起?“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如何?元朝;元朝的统一;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促进了民族融合.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殿内有岳飞彩像,上面有岳飞亲书“还我河山”的巨匾。材料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秦观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1)材料一中的“还我河山”指从哪一政权收复失地?金(2)你知道岳飞领导的军队叫什么吗?取得的一次著名战役是什么?“岳家军”,郾城大捷.(3)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人为什么都纷纷纪念岳飞?岳飞指挥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岳家军抗金,使南方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4)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岳飞;秦桧.(5)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愤慨.(6)学习了中国历史后,你对中国古代的英雄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请写出你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戚继光.5(7)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请回答:(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苏州、湖州;水稻。(2)两则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南宋(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回答出两点即可。)(5)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6)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至少写两点)。市舶司;政府的重视,造船业发达.611.材料一:材料二:清朝初期,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60多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人均预期寿命由35.5岁增加到67岁,青壮年文盲率由95%除到1.2%。(2)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哪个朝代?当时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西藏?元朝;宣政院.(3)除材料二中所说的册封外,清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两点)设立驻藏大臣;规定“金瓶掣签”制度.(4)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只
本文标题:精编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材料练习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4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