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国内陆港空港建设成熟案例
-1-国内陆港空港建设成熟案例一、西安国际港务区200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目标为建设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2010年4月20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验收,同年7月1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竣工开通。2013年11月28日,首列“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2014年12月19日,“西安港”国际代码(CNXAG)、国内代码(61900100)正式启用。2015年3月28日,“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发布,支持西安建设国际陆港。【正厅级】(一)项目简介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原为是陕西省西安市“十一五”规划物流龙头项目,被省政府列为争取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由西安浐河经济开发区规划,设计,整体开发。2010年11月4日,西安港务区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西安市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是省市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平台,是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是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东部新中心和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所在地。该区规划控制区1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89.89平方公里,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扩、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西安国际港务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2-与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三环路相连,核心区距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5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8公里、窑村机场就位于国际港务区内,通往园区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与京昆高速、连霍高速、沪陕高速、包茂高速等全国高速公路网紧密相连,形成“米”字型高速公路网络。且有通往城区的西安地铁3号线,交通十分便利。园区对外与陕沪、包茂、连霍、福银等8条高速公路通过绕城无缝衔接,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基地。自2008年组建以来,园区始终坚守为中国内陆“造港开埠”的使命,按照“先建内陆港、后建开发区、再建东部新城”的发展路径,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平台,形成了以“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西安港”、一类开放口岸、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为基础的对外开放格局,创立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内陆港模式。园区四度写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支持西安陆港建设”“打造中欧班列品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基地”、“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核心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15个国家级称号,基本形成了临港产业、电子商务、新金融、现代商贸物流、文体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一-3-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安东部城市新中心”。(二)项目支撑西安具有优越的区位和发达的交通通信条件。西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全国地理的几何中心;全国八大铁路枢纽之一;中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三)项目定位西安国际港务区以现有铁路、公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在内陆形成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依托西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基础和物流市场需求,形成以B型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以国际物流区为支撑、以国内综合物流区和物流产业集群区为两翼的物流体系战略格局。它是沿海国际港口多种港务功能在西安的延伸,是沿海国际港口在西安的集中服务区,也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结合部。不仅具有普通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还具有保税、仓储、海关、边检、商检、检疫、结汇银行、保险公司、船务市场及船运代理等国际港口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此基础上,建成较为完善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完善现代物流网络,培育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群。并形成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的中转物流基地,成为立足西安、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西部地区货物的产品配送、货物集散、集装箱转运中心、中国西部最大的综合物流园。(四)项目发展过程-4-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多元投入、滚动发展、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开发区模式建设实施,从2006年起至2015年,用十年时间分三期开发完成。项目建成后,形成中转量6650万吨/年。其中铁路运输2800万吨/年、305万个标准集装箱/年;公路3850万吨/年。对陕西省GDP拉动值到2015年达到540多亿元。省、市、区政府对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建设十分重视。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原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亲自前往上海商讨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建设事宜。灞桥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加快国际港务区项目建设。园区内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条龙运行”快捷、高效的管理服务方式,为投资者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同时,投资者可享受物流行业与西安浐河经济开发区双重优惠政策。西安国际港务区已与天津港签订了《建设内陆无水港合作意向书》,同青岛港、连云港达成发展性合作协议。此外西安国际港务区与青岛港、天津港、连云港和中国集装箱总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为口岸建设准备了良好的软件环境,为陕西国际物流搭建了快捷通道和操作平台。发展重点:1、科学合理确定发展定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明确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定位:是西部大型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地,是体现新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中心城市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率先实现西部地区“第二次现代化转型”的城市综合新区。-5-2、疏导对内对外综合交通,加强城市交通衔接。一是加强航空联系。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日常航空运输由咸阳国际机场承担,应急物流运输由窑村机场承担,因而规划新增一条高速公路联络线,实现港务区与咸阳机场快速连接,同时规划主干路,建立与窑村机场的便捷联系。二是对接外围交通。加强港务区主干路与三环、绕城高速等快速路及其对外公路的联系,实现与外围交通的对接。三是衔接区域功能。规划快速路、主干路通过城市快速连接线、绕城高速、三环等与其他区的路网衔接,加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的便捷联系。四是建设内部路网。港务区的内部路网采用方格网形式,形成“五横五纵加一环”的主干路网格局,从而形成干支结合,内外畅通,布局合理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五是设立轨道站点。港务区引入地铁,极大改善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的人流交通。六是实现货畅其流。铁路:西安铁路货运枢纽北环东起陇海线新丰编组站,向西经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跨灞河、渭河延伸,便捷的铁路运输系统和集装箱中心站确立了国际港务区西安物流中心的地位。公路:港务区对外道路为国道主干线G240、快速连接线、北三环、绕城高速路、省道106、草临路。物流:港务区的物流功能区采用半封闭式园区,使功能区内物流与城市交通实行有效分离,对外物流与其他交通进行适当分离,通过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实体交通方式的组合,最终实现西安国际港务区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集疏运系统。3、合理确定功能布局结构,凸显东部新城形象。一是-6-确定功能布局。本着因港而生,由港而兴的规划理念,将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港城共生共荣的城市功能布局,形成六大功能主轴,八大功能分区的功能结构模式(集装箱作业区,综合保税区、国内贸易区、综合服务区(物流CBD),居住配套区,应急物流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区,城乡统筹建设区),用地结构大致为居住用地11.3%,物流产业用地45.2%,道路广场用地13.9%,公共绿地10.1%。二是合理布局产业。依据总体八大功能分区确定西安港务区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物流用地布局。商贸物流产业用地兼容仓储、加工、办公管理、研发、培训、展示交易等功能。三是完善服务设施。按照现代化新城的标准,结合人口分布和城市功能布局,形成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级——居住片区级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体系。规划在一期建设区内设置市级上午办公中心、商业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中心、医院及教育培训基地、居住区级中学、小学、托幼等两个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设置公交枢纽站、社会停车场、公交保养场、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天然气门站、区域锅炉房、城市应急供水厂、雨水加压泵站、电信端局、邮政局、消防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四是凸显生态景观。建设生态廊道,沿河两侧形成绿色河流廊道,沿铁路、快速路、园区主干道路及园区内的防护隔离带建设林带为主的绿化廊道;构建景观系统,从区域整体考虑,构筑“大绿化”格局,形成“一环一廊多轴线”的景观系统,同时设置若干-7-重点景观地段及景观节点。五是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三个集中”战略(工业向工业集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对于农民安置建设,一方面整理村庄宅基地,整合村庄建设,促进农村原有生活居住方式向城市靠拢,以城市居住区标准、合理设置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整合的土地资源推进绿色旅游与生态观光等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以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的思路,保持区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六是从长远出发,力求形成配套功能良好,以人为本的宜居环境。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居住用地利用灞河沿岸的生态景观优势,建设宜居新城,新筑小城镇建设示范区面积约4.7平方公里。4、全面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供发展坚实保障。从区域发展考虑,合理确定设施容量,完善城区功能,对区域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环保环卫、综合防灾等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综合部署。加强节能减排措施,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按照先点后面,先基础后项目,先环境后建筑的发展原则,分期投资、梯度开发,确保项目实施的有序性。先期开发以商贸物流产业为主导,建设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远期发展以物流产业拓展和临港产业承接建设为主,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充实功能、扩大效益、优化服务为重点,近远期建设在功能上逐步完善,在用地上逐步拓展。(1)起步区(2009-2012)建设重点:定格局、打基-8-础。一是完成一期村民安置,全面启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综合保税区一期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二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及物流CBD建设,启动物流园区建设。三是启动园区环境建设。四是初步形成八大功能区:集装箱作业区、综合保税区、国内贸易区、综合服务区(物流CBD)、居住配套区、应急物流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区、城乡统筹建设区。(2)规划建设区(2013-2020)建设重点:显布局、展魅力、促发展、创和谐。建设范围44.6平方公里。一是完善城镇(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三是扩大招商引资,建设一批有影响、带动力强,体现园区“魅力”的重点项目。四是全面启动综合配套区建设,提升园区环境,打造宜居新城。(五)发展成就自2008年组建以来,港务区始终坚守为中国内陆“造港开埠”的使命,坚持“以港为魂”发展理念,按照“港-区-城”发展路径,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平台,形成了以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西安港”、一类开放口岸、多式联运监管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为基础的对外开放格局,创立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内陆港模式。园区四度写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9-展规划》等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支持西安陆港建设”“打造中欧班列品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等15个国家级称号,基本形成了临港经济、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新金融、文体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安东部城市新中心”。近年来,港务区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为统领,以“做实开放通道,做优开放平台,做大开放经济,加快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坚持以港为
本文标题:国内陆港空港建设成熟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5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