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1荷田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班级一、积累运用(22分)(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骷髅(gū)舀水(yǎ0)白洋淀(diàn)B.绥靖(suí)正月(zhēng)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蹒跚(sān)惊骇(hài)迫击炮(pǎi)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愧怍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滞笨D.精疲力竭跋涉鞠恭狼籍3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B.《阿长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朱自清写的散文,选自《朝花夕拾》。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D.《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本文主人公是老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C.南宁市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二)综合性学习(10分)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2中新网9月8日电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今日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陈竺在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继成功地进行了疫苗的临床实验,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后,9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又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的疫苗。6、我们在《水浒传》中,感受到了鲁智深的嫉恶如仇;我们在《骆驼祥子》中体会了祥子的。(3分)7、重阳节前夕,学校号召同学们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可妈妈不赞同你参加这次活动,她认为学生参加这个没有意义。你怎么说服她?不少于40字。(3分)8.仿写(2分)例句:父爱是一棵白杨,让你的心灵即使在炎热的沙漠也能感到阵阵清凉;父爱是一座高山,让你的情感即使经受旅途的风雪依然历久弥新。仿句:(三).名句填空(4分)(1)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2),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3)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4),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二.课内外阅读(38分)(一)(14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3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作者这样细致地描写父亲动作的目的是什么?(4分)2、对文中标有横线的句子有以下几种理解,从下面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的,将序号写在括号内。()(哪个句子表达更准确?)(3分)A.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的泥土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很轻松。B.因为尽到了父亲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C.因为终于赶在开车之前把橘子买到了,所以感到轻松。D.因为终于把橘子交给了儿子,所以感到很轻松。3、本段两次写到落泪,可是都不是当着父亲流下的。为什么?(表现“我“的什么思想感情?)(2分)4、从本段选出一个叙述和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句子。(抒情可寓于描写之中。)(2分)45、课文选取的记叙角度很有特色,“背影“这个标题别具匠心。如果把标题改为”浦口别父“”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你觉得怎么样?(当然不好,关键是讲出理由来。)(3分)(二)握住母亲的脚(节选)(14分)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③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⑥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5⑾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⑿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⒀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⒁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13.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3分)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C.第④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15.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让铺(10)从大连返回大庆时,总算买到上铺硬卧票,心理暗自庆幸在同时,也担心着儿子睡上铺在风险。看着邻近的两个铺,中铺住着母女两个,下铺是年近古稀的6老人。曾经期待着希望,瞬间在心底破灭了。临近睡觉时,懂事的儿子多次攀爬到上铺适应环境,看的出来,他还是有点胆怯。我和爱人便想尽办法鼓励他。多希望听到一个声音“哎,换到我的下铺来吧”。其实我们心里明白,谁愿意把下铺换给你?就在车厢熄灯的前几分钟,中铺的女孩明白自己要同妈妈挤在狭小的中铺说什么也不干,哭闹着要在老爷爷的下铺睡,已经躺下去的老爷爷明白了小女孩哭闹的原因便坐起来,阻止着妈妈对小女孩的呵斥,忙着收拾铺位上的东西,并笑着对女孩说:“小宝宝,睡爷爷的铺,爷爷的铺又凉又快又方便。”小女孩的妈妈见老爷爷这要让铺给他们,说什么也不干,又制止不了女儿的哭闹,急的脸都红了。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看着老爷爷吃力的样子,我便扶着老爷爷,并对他说:“别这样,要是把您摔着就麻烦了,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吧”小女孩仍旧哭闹不止,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中年军人,把老爷爷接到下铺。半夜我醒了看到那位军人在过道的凳子上坐着。那位军人看到醒来的我,便示意我坐下,帮助他攀爬那张中铺。就在我感到奇怪时,手触到他冰冷的脚,原来他双腿是假肢。看着他微笑着对我表示谢意的眼神,我的热泪禁不住流了下来。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贯穿全篇?(2分)2、文章的主要情节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3、文章为什么写我期待换铺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4、你认为文章中那些细节描写的感人,真切?请写出来进行赏析。(2分)75、文末写“看着他微笑着对我表示谢意的眼神,我的热泪止不住流下来了”请展开联想,用两句话写出我当时的激动心情。(2分)四作文(40分)25.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目一:请以“感谢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美无处不有,美无时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事、景、物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请以“我发现了的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等。3.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卷面太差者,扣3分。89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5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