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第三章-学前教育观(学前教育学-李生兰)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务长春光华学院袁玉第三章学前教育观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价值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发展第三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四节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一、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无论是对胎儿,还是对婴儿,或是对幼儿,只要有适宜的教育和训练,就能得到很好的成长与发展。(一)保证胎儿健康的出生胎儿在5个月,听觉系统的发育已基本完善,6-7个月时能分辨出母亲的情感。孕妇的情绪会通过神经——体液的变化,去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呼吸、胎动等。(二)保证婴儿及时的成长婴儿期是学前儿童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时期。有研究者认为:儿童八个月-2岁这段时期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语言、好奇心、智能和社会化的发展等基础都是在此期间奠定的、脑科学研究的人员发现:每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发展起来的,早期学习不但不会剥夺童年的换了,而且能够为儿童提供各种发展的良机。1.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免疫能力的增强。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呼吸道有保护作用,能降低呼吸道的发病率,母乳中含有较多的疾病免疫的因子,有助于刺激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熟。母乳最佳喂养方式:产后半小时开始喂奶;出生后4个月内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具体月龄依婴儿生长情况而定,6个月月龄的婴儿均应添加辅食。2.母亲注意卫生保健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在婴儿哺乳期间,母亲吸烟,分泌的乳汁会减少,并增加婴儿的支气管和肺炎发生率。3.成人重视体育锻炼,有助于婴儿健康成长。4.成人注意语言刺激有利于婴儿的智力发展。5.成人注意激发阅读兴趣有益于婴儿良好品行的塑造。6.成人注意音乐刺激有助于婴儿的情感陶冶。(三)保证幼儿迅速的发展1.重视体育锻炼,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2.重视音乐训练,能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3.幼儿期教育能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研究表明:上过幼儿园的儿童与未上过幼儿园的儿童相比,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更强,语文、数学平均成绩更高,当班干部、三好学生的比例更大。4.幼儿期儿童所受的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二)20世纪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办园(班)条件简陋2.“小学化”现象严重3.“城市化”教育误导4.幼儿园(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5.教师专业素质较差(三)我国幼儿园的性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我国“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四)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1.处于困难条件下的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保护。2.处于残疾状态下的儿童的早期诊断、护理、康复和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加强。3.近年来我国学前儿童一体化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六)网上学前教育的发展(七)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2.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3.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一)托儿所的保教目标托儿所是对0——3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托儿所的保教总目标:“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健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下一代打下基础”。具体目标:(1)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3)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4)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余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二)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幼儿园是对3——6周岁(或7周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9幼儿园教育的五个领域健康: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语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社会: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总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科学: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结果;能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美国学前教育目标1、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以儿童个体发展的水平为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2、鼓励儿童与别人相互作用,帮助儿童学会友好地与同伴交往,能够相信成人,并能对成人的各种要求做出反应,拥有责任感。3、帮助儿童理解并尊重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其他儿童的种族文化。4、鼓励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5、提高儿童肢体动作的准确性、手眼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儿童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6、培养儿童学习的技能,如前读写算的技能,但不要强迫他们去学习,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成长速度来进行学习。7、通过游戏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并帮助儿童对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分类;增进儿童的友谊,发展儿童的自尊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日本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日本教育法第一条规定: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作为和平的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培养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立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这是各种教育都要贯彻的最终目的,因而幼儿园教育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三)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异同1.相同点都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也都反映了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2.不同点(1)托儿所更注重儿童的保育工作,幼儿园更侧重在教育工作上。(2)托儿所把保障儿童的健康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强调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儿童的语言、动作和认识能力;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建立在托儿所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要求更多、更高,强调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广泛兴趣,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塑造儿童的良好性格。四、我国与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目标的异同相同点:各国都很重视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完整儿童。不同点:1.我国幼儿教育较为关注丰富儿童的知识,培养儿的能力;国外则更关注培养儿童的各种兴趣和积极态度。2.我国较为注重形成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国外却更重视发展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3.我国较为重视塑造儿童优良的性格;国外却更重视培养儿童读写算的初步技能,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一)学前教育观的内涵:学前教育观是如何看待、对待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任务、学前教育内容、学前教育途径、学前教育手段、学前教育方法等观点的总和。(二)科学学前教育观的内容1.热爱儿童(1)教师要热爱每个儿童,一视同仁。(2)要关心、爱护儿童。(3)教师对儿童的爱要讲理智、不应该溺爱。第四节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2.尊重儿童(1)要信任儿童。(2)要尊重儿童的隐私。(3)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使每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走路。3.全面教育儿童学前儿童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是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应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方。(1)体育是儿童生长发育之本,重视学前儿童的体育,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科学研究表明,运动能产生“快乐素”,不仅能促进儿童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儿童的免疫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使儿童产生愉悦之情。(2)学前儿童的体育和德育有密切关系,重视儿童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强健的体魄和坚忍不拔的性格对于儿童在社会上的成功必不可少。(3)学前儿童的智育也和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同时,有利于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4)学前儿童的美育和智育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有助于儿童智力的提高。(5)学前儿童的美育还和体育、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舞蹈,不仅对儿童成年后的基本形态、举止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对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创意能力以及毅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寓教于活动之中(1)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2)为儿童提供游戏的机会。(3)为儿童提供教学活动的机会。(4)为儿童提供劳动活动的机会。(5)为儿童提供观察、散步、娱乐等方面活动的机会,使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5.教育要儿童化——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儿童化,不能“小学化”、“成人化”。学前教育应该具有“发展适宜性”。(1)学前教育的儿童化首先体现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入手,把一些浅显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儿童。(2)学前教育的儿童化还体现在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在运用教育方法时,要尽量注意直观、生动,以激发儿童的兴趣。6.多种教育形式结合学前教育活动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来开展。需要将三者结合起来,互相补充。7.因儿童而施教学前儿童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每个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接受能力、动手能力、兴趣爱好是不同的,相应的,教师的教育策略也应有不同。8.争取家庭配合(1)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学前教育法规的精神,使家长能正确理解学前教育。(2)教师要利用儿童入所入园的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3)教师要教给家长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使家长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卫生习惯。(4)教师要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知识,使家长能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动权。(5)教师还要帮助家长解决面临的疑难杂症。(6)教师要组织家长一起开展活动,使家长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一)实现角色转换(二)深入研究儿童首先,教师要亲密接触每个儿童其次,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儿童再次,教师要准确标签每个儿童(三)构建独特环境1.营造尊重每个儿童的文化和语言环境2.创设发展每个儿童的兴趣和能力的环境3.构建促进每个儿童获得进步和成功的环境(四)开展小型活动1.小班化教育2.小组教育3.个别教育(五)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六)利用儿童的强项(七)实行多元评价1.多维度横向评价2.多视角纵向评价
本文标题:第三章-学前教育观(学前教育学-李生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7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