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文读懂7种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的异同2017-02-02他汀类药物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石。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瑞舒代他汀(可定)以及匹伐他汀(力清之)。他汀类药物有相同的功能团—羟基戊二酸,都具有相同的共性,如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但因具有不同的取代基,故每个他汀类药又具有独特的异质性(个性):如药效学的强度(降脂效价)、药动学的参数、适应证、肌肾毒性的大小、相互作用的多少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的影响等均不相同。下面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对他汀类药物做一比较。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1天然化合物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2人工合成化合物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亲脂性对于他汀类药的肝选择性十分重要,而更高亲脂性的则可更多的分布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包括与受体结合力强、作用持续久、风险更大等),也就可能存在更多的肌肉安全性问题。他汀类药物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是由它们的油水分配系数或辛醇/水分配系数,他汀类药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强烈相关。无论亲水性他汀类药还是亲脂性他汀类药均有利有弊,而理想的分配系数应是中性,即不太疏水性也不太亲水性。他汀类药物亲脂性顺序依次为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两类他汀类药分布方式的区别在于亲脂性他汀类药是通过被动转运和非选择性扩散进入肝细胞和非肝组织;而亲水性他汀类药则更多的是依靠主动转运进入到肝脏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匹伐他汀属于亲脂性的普伐他汀除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1)是天然水溶性他汀,很少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因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极低;(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可与华法林、地高辛等高蛋白结合药物联合使用;(3)是唯一不主要依赖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的他汀,可与大量与P450酶系相关的药物合用,而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如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利托那韦、环孢素、免疫抑制剂等;(4)循环中无活性代谢产物,进一步减少其全身副反应。另外,亚洲人群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MEGA研究表明,非强化剂量的普伐他汀即能有效降低亚洲人群心脑血管事件,且安全性高于其他他汀,老年高危患者一般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而普伐他汀特别适用于老年人群。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而肝脏合成胆固醇往往在夜间,一般的他汀类药物半衰期较短,所以一般要求在临睡前服用,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匹伐他汀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及较好的降脂疗效,可于一天内任意固定时间服用。食物可促进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的吸收,最好晚餐时服用;对其他药物并无明显影响。美国血脂新指南将他汀类药物治疗按强度分为三类:1降低LDL-C水平30%称为低强度2降低LDL-C水平30%~50%称为中强度3降低LDL-C水平50%称为高强度若要降低LDL-C水平50%,指南只推荐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因此,这两种药物也称为强效他汀。虽然常用的7个他汀类药物都具有降脂作用,但由于它们化学结构功能团的不同,其适应证也有差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7种他汀类药的适应证就各不相同,(见下表“√”表示可于相应疾病的治疗)。2007年3月8日FDA又一次批准阿托伐他汀的5个新增适应证:非致死性心脏病发作、致死性与非致死性卒中、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某些心脏手术以及心脏病的胸痛。此外,2010年6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亦批准了阿托伐他汀直接治疗冠心病的新适应证。所有他汀类药物治疗均可引起肝酶升高,发生率不到1%,单纯肝酶升高不代表肝损伤。与他汀治疗相关的肝功能衰竭病例罕见,因此不建议常规定期检测肝酶。转氨酶<3×ULN的升高不应视为他汀治疗的禁忌证。如果转氨酶>3×ULN,应停用他汀,待肝酶正常后再考虑继续或换用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肝病、代偿性肝硬化均不是他汀治疗的禁忌证。不同他汀的严重肌肉不良事件发生率存在差别,但总体发生率低[。无症状的轻度肌酸激酶(CK)升高常见,因此,服用他汀后不建议常规监测CK水平,除非患者出现肌肉症状,如肌痛、肌无力等。一旦患者出现肌肉症状并伴CK>5×ULN,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FDA对2005年1月7日至2011年3月31日不良反应事件数据库中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肌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而普伐他汀与洛伐他汀肌肉不良反应为最低。6种他汀类药物肌肉事件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他汀在肾安全性方面存在异质性。肾功能良好的患者使用他汀是安全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的患者瑞舒伐他汀禁用,严重肾功能不全禁用氟伐他汀;使用阿托伐他汀不需调整剂量,其它均需调整剂量。瑞舒伐他汀发生肾毒性源于化学结构式中的磺酰胺基团,同时由于瑞舒伐他汀的种族差异,FDA批准瑞舒伐他汀最大日剂量为40mg,而CFDA批准其最大日剂量为20mg。临床上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多数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而他汀类经过CYP450进行代谢,临床上易于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严重后果;普伐他汀及匹伐他汀这两种药物几乎不经CYP450代谢,对需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影响较小。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需经P4503A4代谢,和CYP3A4强抑制剂(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等)联用时,注意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发生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葡萄柚汁含有抑制细胞色素P4503A4的成分,能够增加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的药物的血药浓度。服用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时,避免饮用葡萄柚汁。常规饮用量(250ml)葡萄柚汁对其它他汀类药物影响较小,无临床意义。
本文标题:他汀类的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8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