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张之洞对武汉的影响分析
张之洞与近代武汉张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简介: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主要贡献:•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一,张之洞对武汉文化的影响•洋务运动与西方文化的引进,以及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对中国传统的图书出版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之洞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促使了出版业的发展,从而是他的观点传播到了武汉市民的心里,其对武汉市民的主要影响是:•打破几千年的封建顽固保守思想,推动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西学的引进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让市民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到了何为西方文化。•武汉有一批与张之洞有关的值得后人凭吊的历史文化遗迹。奥略楼•奥略楼,原名为风度楼,为纪念张之洞在湖北统治的政绩,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一般游人多误认此楼是黄鹤楼。解放初在修长江大桥时,此楼被拆除。抱冰堂•抱冰堂建于1909年,是张之洞的生祠,也是辛亥革命百年重要建筑,目前是张之洞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南腰,首义公园内,湖北省图书馆东边。张公堤•也名后湖堤,1904年张之洞主持修建,1906建成,全长17公里。它大大减轻汉口水患,因保障了一方安全而被视为命堤。人们感激张之洞,自发将之称为“张公堤”。此堤还为后来汉口市区的扩展预留了空间,使汉口市区面积得以扩大几倍。张之洞路•20世纪30年代(抗战前)在武昌紫阳湖畔修一条马路。人们怀念张之洞,就将此路名为张之洞路。在这条路上有清末新军工程第八营、左旗等驻地。此路现已改名为紫阳路。二,张之洞与近代武汉教育的发展•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更是武汉教育近代化的先驱。•他一生兴办数十所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等方面,为近代中国特别是武汉近代教育体系的确立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结张之洞的教育创新,对于明确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教育结构•教育结构上,张之洞大力兴办新式学校,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军事、警察与法政教育以及留学教育,推动武汉形成了由低等到高等、由普通到专业发展的近代教育体系。经心书院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上,张之洞在办学宗旨、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教学内容、师资条件以及教育途径方面的创新,不仅为发展武汉近代教育探索出了新思路,对现代教育的改革也不无启示。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上,张之洞通过变革旧学制、推行新学制,为“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实现以及开展新式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是20世纪初年武汉成为全国教育发达之区的重要条件。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上,张之洞不媚“西”,不唯“中”,以中学包罗西学,以西学补充中学的态度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动武汉乃至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迈进指明了方向。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上,全面展开洋务事业,修建芦汉铁路、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等等,可谓大气魄、大手笔,使武汉成为继上海、天津之后重要的洋务基地。三,张之洞对武汉工业的影响首先是湖北枪炮厂的建立,1890年选定汉阳龟山北麓为厂址,派专人督工建造,除在广东订购的机器外,又陆续添购了不少机器。厂内分厂林立,聘有德国技师担任技术指导,能制造最新式的快枪和快炮,所造的口径7.9厘米步枪,成为闻名全国的“汉阳造”步枪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第二个洋务近代大企业,1891年1月动工兴建,至1893年冬,各分厂陆续建成,拥有化铁炉2座,炼钢炉4座,并另设洗煤机、炼焦炭炉。共用去经费计库平银5829629两。全厂机器设备和主要建筑材料,全部购自英、德等国,并聘用30一40名外国技师主管技术指导。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第三个洋务近代大企业,是布、纱、丝、麻、纺织四官局。张之洞与他创办的洋务企业虽已成为过去,可是他为中国工业现代化作出的努力,则应该得到承认。早在上世纪50年代之初,毛泽东与黄炎培等人回顾中国工业发展历程时,就曾特别强调“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1958年夏季,毛泽东在武昌与王任重等人谈话时又再次说道“湖北的工业基础。张之洞大办近代工业,是发轫于广州而展开于武汉。1889年,正当他认真总结中法战争的教训,积极在广州筹建枪炮、炼铁、纺织诸厂时,清廷调他担任湖广总督。由于接任的两广总督对办厂根本不感兴趣,于是,上述诸厂,经过清廷的批准,便随着张之洞迁建到武汉,在国外订购的机器设备,也陆续向武汉起运,近代工业一直冷落的武汉三镇,从19世纪90年代起便开始出现大办近代工业的繁荣景象。四,张之洞对武汉经济的影响张之洞经济思想(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1.工业(1)推进工业化,奖励近代工业体系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织布局、纺纱局、制麻局、造纸厂、针钉厂、制皮厂、模范工厂、贫民工厂。(2)培养新式工业人才(3)开设工业产品展览会,鼓励发展工业;采取免税,保护专利等措施,保护民族工业。2.农业(1)办农务学堂,进行农学教育(2)普及宣传农业知识(3)改良农作物品种和生产加工技术3.商业(1)制定《商律》(2)设立商务局职责;普及商务知识;表率商民办厂;团结全省商力;堵塞合资办厂的漏洞;保护华商;监督商品质量;鼓励新产品开放。(3)组织商会(4)创办、鼓励参加商品展览会(二)主张币制改革(1)主张以银元代替银两,任职广东是开始试验,李瀚章继任后在广东大规模推进。(2)金银本位之争,捍卫国家主权(三)改革厘金和财税制度加强厘金的收受管理;对外商约中免厘增税。张之洞在武汉期间,主要兴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和布、纱、丝、麻四纺织官局等三大近代工业。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即卢沟桥——汉口,后来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武汉三镇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军事工业基地。他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此后闻名天下(汉阳步枪在八年抗日战争都还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在其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张之洞经济思想(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1.工业(1)推进工业化,奖励近代工业体系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织布局、纺纱局、制麻局、造纸厂、针钉厂、制皮厂、模范工厂、贫民工厂。(2)培养新式经济人才(3)开设工业产品展览会,鼓励发展工业;采取免税,保护专利等措施,保护民族工业。
本文标题:张之洞对武汉的影响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9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