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鹿鸣》,《诗经·小雅》第一篇。先秦时代汉族宫廷乐歌。此诗主题,历来有争论,大致有美诗和刺诗两种意见。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原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译文: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注释:⑴呦(yōu)呦:鹿的叫声。⑵苹:藾蒿。⑶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⑷承筐:指奉上礼品。将:送,献。⑸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⑹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⑺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很。⑻视:同“示”。恌:同“佻”。⑼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⑽旨:甘美。⑾式:语气助词。燕:同“宴”。敖:同“遨”,嬉游。⑿芩(qín):草名,⒀湛(dān):深厚。政治色彩:从《鹿鸣》的三部分所描绘的场景各不相同,但层层递进。第一段用鹿鸣与鼓瑟渲染了一个君臣宴会和祥欢闹的气氛。然后,在第二段就描写了君王与群臣祝酒,强调宾客品行高尚;同时也是君王表达对臣子端正轻佻心态的要求。最后第三段,“和乐且湛”彰显了礼乐文化的升华——“和”。使宴会欢乐气氛推向极点。“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乐之心”说明君王欲通过此盛宴,“取悦”臣子,令他们更好的服从于自己,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诗歌以周王在宴会上祝酒的口气抒写,为周代贵族宴会时所唱的一首音乐歌。·它反映了周王宴会群臣、宾客的盛况,阐明和强调了君者需以诚对待贤臣嘉宾,则臣下始得尽其忠心,君臣融洽相处,国运才能兴隆的深刻道理。·可以说这是一首宣言加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为主题的诗篇。分章赏析第一章:1、重点斜眼会进行的盛况,宾客满座,声乐并作,引言以后还赠以满筐的礼物,确实是一派欢悦的气氛。2、这一切体现了主人待客的诚意,正因为这样,才赢得众宾客的心,他们敢于陈述政见和忠告。“人只好我,示我周行”。第二章:重点写主人对群臣嘉宾德行的歌颂。上章写到群臣进献了有益与治国的言论,这里又进一步写他们的品德也是高尚的,说明群臣嘉宾的言行是一致的。这样才可以做下级的榜样,对群臣的赞扬中又有勉励的成分,希望他们可以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帮助治理好国家。第三章:写宴会进入高超的情形。艺术特色:1、赋比兴的运用2、反复咏唱的叠章形式3、寓变化于整一当中4、隔句押韵,交叉押韵问题:诗歌为什么要用“鹿鸣”起兴?
本文标题:诗经鹿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9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