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足下垂的防治与治疗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康复医学科足下垂是引发步态异常的主要原因,将严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防治是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亦是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高效的康复锻炼可降低残疾程度,加速康复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背景一、踝部解剖(一)描述踝部和足部动作的术语背屈/跖屈(内外轴)、外翻/内翻(前后轴)外展/内收(竖轴)、旋前/旋后(斜轴)一、踝部解剖(二)距小腿关节(俗称踝关节):由胫骨、腓骨及距骨组成。一、踝部解剖(四)1.胫骨前肌部位:在小腿前面,胫骨外侧。起点:胫骨体外侧面上1/2。止点: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一跖骨底。一、踝部解剖(四)2.趾长伸肌部位:胫骨前肌外侧。起点:腓、胫骨上端。止点:分5条肌腱,4条止于第二~五趾中节和远节趾骨底;最外侧一条肌腱止于第五跖骨底。一、踝部解剖(四)3.趾长伸肌部位: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起点:腓骨前面和小腿骨间膜。骨底。一、踝部解剖(四)4.腓骨长肌部位:在小腿外侧。起点:腓骨外侧面上方。止点:肌腱经外踝转至足底,止于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底。一、踝部解剖(四)5.腓骨短肌部位:在腓骨长肌深层。起点:腓骨外侧面下方。止点:第五跖骨底。一、踝部解剖(四)6.第三腓骨肌部位:位于小腿前面,趾长伸肌和胫骨前肌之间。起点:腓骨下1/3前面及骨间膜。止点:第4、5跖骨底背面。一、踝部解剖(四)7.胫骨后肌部位:在小腿三头肌深层。起点:胫骨、腓骨和小腿骨间膜后面。止点:长腱经内踝转至足底内侧,止于舟骨粗隆和3块楔骨。一、踝部解剖(四)8.腓肠肌部位:小腿后面浅层。起点:内侧头起自股骨内上髁后面,外侧头起自股骨外上髁后面。止点:跟结节。一、踝部解剖(四)9.比目鱼肌部位:小腿后面深层。起点:胫骨和腓骨后面上部。止点:跟结节。二、定义•足下垂是指足背屈以及内、外翻不能或严重受限。三、原因腓骨小头处腓神经单神经病变是引起足下垂最常见的原因,但神经系统其他病变(例如坐骨神经、腰骶神经丛或根、前角细胞、脊髓、脑干、大脑)、肌肉病变,以及骨关节屈曲畸形等,均可引起足下垂的发生。四、防治(一)功能位的摆放1、被动活动功能性电刺激(FES)定义低频电流↓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肌肉产生收缩↓替代或矫正已丧失的功能步态训练矫正仪适应症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和疾病,脑瘫等导致的足内翻,足下垂等异常步态的患者二.外周神经损伤:如神经丛损伤,神经干损伤,外周神经病变等导致的胫骨前肌无力的患者三.长期卧床需要防止或治疗肌肉废用性萎缩的患者四.需要增强或维持踝关节活动度,锻炼及增强踝背屈肌肉力量的患者1.练习模式:患者软瘫期使用可有效的缓解痉挛并达到解除痉挛的作用。2.训练模式:①纠正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的作用②功能重建作用③矫正步行姿势,协调身体平衡④强化肌肉力量,预防萎缩⑤提高步行速度,节省体力步态训练矫正仪的治疗模式入选标准/排除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指令•2.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级II级及以上•3.患侧下肢痉挛状态控制在•改良ASHWORTHⅡ级或•以下•4.患者可独立或在监视下行•走10M以上•1.发病前有精神病、卒中后•有意识障碍、失语、痴•呆,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2.心源性脑梗塞或大面积脑•出血患者•3.短暂性脑缺血和可逆性脑•卒中患者•4.严重心肺并发症影响康复•训练的患者绳带的运用肌内效贴布的临床应用1促进肌肉收缩及支持软组织(一端为固定端的I型贴布)2自然拉力有促进淋巴循环及引流的效果贴扎在肌肉上时,根据贴扎的方向不同,对肌肉可分别有促进或放松的效果具有引导筋膜流向的作用,能诱发正确姿势及带动肢体动作2、主动活动(增强肌力训练)3、主动诱发•Brunnstrum技术:(1)反射:用力将患足的足趾跖屈以牵拉趾背屈肌的肌梭,引起足趾背屈、踝背屈、屈膝、屈髋反应。(2)刺激:冰块、毛刷及叩击足背外侧,促进踝背屈。(3)抗阻:让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嘱其主动用力屈髋屈膝时施加阻力以增加等长收缩,以引发或强化踝背屈运动,以后逐渐减少髋、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后在膝关节完全伸展位做踝背屈运动。•Rood技术:(1)挤压:刺激跟骨外侧,促进踝背肌收缩。(2)温度刺激:用冰块快速刷擦足背皮肤3-5分钟或用足趾夹住冰块,具有抑制小腿三头肌痉挛,诱发胫骨前肌收缩产生踝背屈动作。6、生物电治疗手法经络穴位疏导,兴奋踝背屈肌群,缓解踝跖屈肌群张力,纠正足下垂。7、中医传统治疗如针灸阳陵泉(刺激腓骨长、短肌),可以很好的缓解以足内翻为主的足下垂。8、药物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9、矫形支具AFO:10、手术治疗跟腱延长术、胫骨前肌外移术、跟腱延长术加胫骨前肌外移术、骨性手术。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足下垂的康复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1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