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一章老舍第一节老舍创作简介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老舍创作概况1、走上文学道路的准备(1899——1923)老舍1899年出生于满族骑兵的家中(父亲属正红旗,母亲属正黄旗),从小家境贫困,父亲(舒永寿)任清皇城护军,在老舍不满2岁时去世,一家人的生活靠母亲的劳动艰难维系。老舍虚龄8岁那年,得到一位名叫刘德绪的“大善人”的帮助,进入一所私立小学读书。老舍的童年在大杂院里度过,因而对城市底层的贫民生活极为熟悉。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任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受洗礼加入基督教。在老舍早期的人生经历中,值得注意的两点:1,是他社会底层的出身背景。2,是老舍满族出身的文化身份和背景。老舍十分喜爱流传于市井街巷的戏曲和民间说唱艺术,这对他后来创作的平民化风格和“京味”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23年老舍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署名舍予。2、海外六年的生活与创作(1924——1929)1924年夏老舍赴英国,任伦敦东方学院汉语教师,1926年开始在英国创作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初步奠定了老舍的文学道路,形成了他初期的幽默讽刺风格,以其独特的市民形象,让读者耳目一新。1929年夏离英回国,途中在新加坡逗留半年,任中学教员。老舍没有直接参加激进的新文化运动,甚至对“五四”运动也采取旁观者的态度,在20-30年代,他始终与时代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创作上也常常表现出不苟时尚的自足心态。他试图超越一般感世忧国的范畴,关注市井生活和人性善恶,尝试探索现代文明的某些病源。《老张的哲学》是老舍的起步之作,由于缺乏创作经验,作品中的有些地方显得不够节制,结构也较为凌乱。但是,作家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文化启蒙的创作思路已在这部小说中初见端倪。所谓老张的“哲学”就是没有任何信仰和道德原则的极端实用主义哲学。《二马》中的人物活动舞台放在了英国,英国人不仅作为比较的参照系,以英国文化进步性的一面反衬中国文化保守性的一面,而且也把“日不落帝国”子民的盲目自大与对中国的种种不切实际的误解、偏见置于喜剧光芒的烛照之下,予以尽情的嘲讽,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喜剧的效果,也舒解了老舍憋闷已久的郁结。3、30年代老舍的创作(1930——1936)1930年春老舍回国,在山东齐鲁大学文学院任教,边教学边写作。1931年与胡絜青结婚。同年《小坡的生日》在《小说月报》连载。1932年8月,《猫城记》连载于《现代》。1933年出版《离婚》。1934年任青岛大学中文系任教,同年出版短篇集《赶集》及《牛天赐传》。1935年出版中篇《月牙儿》和短篇集《樱海集》。1936年出版《骆驼祥子》。《猫城记》是争议最大的作品,它是寓言体讽刺小说,以我乘飞机去火星旅行遇难,偶然来到猫国所见所闻为线索,暴露猫国黑暗落后、愚昧麻木等,实则影射现实中国。《离婚》与其说是婚姻喜剧,毋宁说是性格喜剧。财政所的一群小职员及其家眷,有的烦恼着要离婚,有的焦虑着要反对离婚,到头来哪一个也没离成,夏日的燥热化为萧瑟的秋风。“北平太像牛乳,而且已经有点发酸。”4、对抗战文艺的贡献(1937——1945)抗战期间,老舍开始戏剧创作,写出《残雾》、《国家至上》、《张自忠》、《面子问题》、《大地龙蛇》、《归去来兮》、《桃李春风》等七部话剧。他将幽默与讽刺运用到戏剧中,收到良好效果。还创作了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及大量通俗文艺。抗战中领导了“文协”工作,主持了《抗战文艺》刊物,团结了广大文艺工作者。5、40年代后期的主要创作(1946——1950)应邀去美国讲学。期间创作完成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和《鼓书艺人》,并在美国用英文发表。在老舍的后期创作中,《四世同堂》显得特别重要。这是一部80多万字的长篇巨制。它以北平城内的小羊圈胡同为背景,以胡同里的祁家为中心,表现了几十户人家、一百多号人在北平沦陷时期的生活遭遇和不同的精神面貌。长房长孙:祁瑞宣。6、建国后创作新发展(1950——1966)作品以戏剧为主,代表作《龙须沟》和《茶馆》。《茶馆》曾于80年代出访西欧四国,反响热烈。参与领导了政务工作和文艺工作。创作了最后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奋读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麽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原载《宇宙风》60期1938年2月1日出版)美国作家宁恩承评价老舍:如果作家可以按民族分类,三百年中满洲人有三位杰出的小说家,可称为满洲三杰。第一个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第二个是《镜花缘》作者李汝珍,第三个当推老舍。这三个人都是北京满洲人,第二个相同之点是三杰全为穷愁所困,在南京的家没被抄以前,曹雪芹少年时还过着一段富裕艳丽的生活,而李汝珍和老舍则始终在贫困中挣扎。他们三人的题材是不同的,曹雪芹写言情小说,李汝珍写讽世小说,老舍的题材是穷苦大众,不写女人,老舍的文字是幽默的,但是内容严肃。第二节老舍创作特色老舍一生共创作14部长篇小说,70多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1部4000行长诗,近300首短诗,20部译作以及部分评论文字,合计800多万字。老舍的创作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他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筑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老舍在观察和表现市民社会时,有着他独特的视角。他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下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尤其重视“文化”对人性和人伦关系的影响。虽然我在天津、济南、青岛和南洋都住过相当的时期,可是这一百几十万字中十之七八是描写北平。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我敢放胆描画它。——老舍老派市民:他们虽为城里人,但仍然“乡土”,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包袱,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传统、保守、封闭。老舍通过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方面进行了批判。如《二马》中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老马;《牛天赐》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离婚》中的张大哥等。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觉得他的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儿就这么足。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对离婚。在他的眼中,凡为姑娘者必有个相当的丈夫,凡为小伙子者必有个合适的夫人。这相当的人物都在哪里呢?……一位姑娘,脸上有几个麻子,他立刻就会在人海之中找到一位男人,说话有点结巴,或是眼睛有点近视。”以为在张大哥的、天平上,麻子与近视眼恰好两相抵销,这才是上等的婚姻。——《离婚》再如《四世同堂》中没有一点文化的车夫小崔,他也熏染了老北京的“礼节”文化,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在女流氓大赤包打了他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不能违反“好男不和女斗”的“礼”。这就像祁老太爷说的,“别管天下怎么乱,咱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祁瑞宣新派市民:老舍在批判传统文明落后面的同时,对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持非常谨慎、以至排拒的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在他对“新派市民”形象的漫画式描写上,如《离婚》、《牛天赐》、《四世同堂》中出现的一味逐新求洋而丧失人格的堕落人物,如蓝小山、丁约翰、张天真、祁瑞丰、冠招娣。老舍在表现这类人物时,语言诙谐、手法刻薄,突出他们的荒唐、浅薄与可笑。如《离婚》中老张的儿子张天真,整天穿着西装,出入于舞场和影剧院,“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他“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剧园的广告”。“天真是地道出淤泥而不染,和街坊王二嫂正是一对。王二嫂的被子能整片往下掉泥,锅盖上清理得下一斤肥料,可是一出门,脸擦得象个银娃娃,衣装象些嫩莲花辫。自腕以上,自项而下,皆泥也。”正派市民:与老派和新派市民形象系列相比,老舍笔下又出现了正派或理想市民的形象,显然,老舍在描绘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所产生的文化变异与分裂的图景时,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类人物有《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里的赵景纯,《离婚》里的丁二爷等,都是侠客兼实干家式的人物。还有《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两位普通家庭主妇,这类正派人物的出现显示了老舍瞩望未来的信心。2,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1)、继承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并显出自己的新特点,在作品中多侧面地探讨这一重大文化问题,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给市民带来的劣根性加以批判。(2)、老舍对底层市民的热情而又痛惜的关注,形成了他文化批判的又一侧面,深入到抨击社会制度的层面,表达了老舍在民族战争中清算历史传统弊病的新思考。3、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老舍作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京味”。“京味”是由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老舍作品的乡土性就是他小说的“京味”,就是他始终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的风土人情,写北京人的命运、情感、心理,从中表达他的文化批判、文化讽喻。(可参考老舍:《想北平》)1,“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上的特色。老舍笔下的大小杂院、四合院、胡同和市民凡俗生活场景,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北京市井风俗画卷。其次,“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老舍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可以说“北京文化”的精髓无处不在地渗透于人物刻画、习俗描绘和气氛渲染之中。其中,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高雅、含蓄、精致的欣赏、陶醉,以及因这种美感丧失而生的感伤悲哀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老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叹惋。因此,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往往与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显示出独特而复杂的审美特性。第三,他的作品追求幽默,这也是“京味”特点的体现。老舍性情温厚,写作姿态也较为平和,即便是“骂世”也是取一种“笑骂”姿态。他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说话圆滑“象留声机片。是转着圆圈说的,把大家都说在里面,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骆驼祥子》,高妈)张大哥点了点头,不晓得是承认知道二兄弟的脾气,还是同意夫人的意见。他问,“他托谁来着?”。“公安的一位什么王八羔呀——”。“王伯高,张大哥也认识此人”。所长的脸像块加大的洋钱,光而平扁。两个小豆眼,一个极大的肚子,小短腿,滚着走似乎最合适。干妈的确是干的,因为脸上笑得都皱起来,象个烤糊了的苹果,红而多皱。幽默:一、老舍性情温厚,其写作姿态也比较平和,常常处于非激情状态,更像是中年的艺术(老成厚重)。二、老舍作品中的幽默具有两重性:当过分迎合市民的趣味时,就流入了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主要表现在老舍的早期作品中。后期作品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追求更加生活化,在庸常的人性矛盾中领略喜剧意味,謔而不虐。三、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
本文标题:老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2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