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世界地理(杨青山版)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课后题答案
世界地理(杨青山版)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课后题答案七欧洲一、试分析欧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一)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大陆主体位于36°~71°08′N,66°10′E~9°34′W。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少部分属于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成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的基础。海陆位置和洲际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有白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等边缘海包围。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怀抱,形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大半岛,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欧洲东与亚洲大陆山水相连,南与非洲隔地中海相望,西隔大西洋遥望美洲。与亚非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轮廓特征: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里的一大特点。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大致可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的连线为界将地形分为东西两部分:(1)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较为单一。(2)西部山地平原交错,地形比较复杂。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欧洲的南部和北欧的冰岛是世界上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曾是大陆冰川中心,阿尔卑斯山脉是山地冰川中心,因此欧洲的冰川地貌特征明显,特别是北欧)(三)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占优势,海洋性显著。欧洲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1000mm之间,降水量由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其中,高大山脉的西部迎风坡是降水丰沛区,平原及半岛内陆是降水稀少区。年温差小,冬季一般在-15℃以上,夏季在15~20℃之间。气候类型区分布的地带性特征突出。气候区分布成因:(1)地带性特征比较突出,主要是由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决定的。(2)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区的分布,主要是受到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洋流、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四)河流与湖泊1、河流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通航条件好,通航里程长,多国际性大河。以北部垄岗-瓦尔代-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达卢西亚山脉为界分为北冰洋-大西洋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两大流域。主要为雨水补给、雪水补给和冰川补给三种类型。12.湖泊湖泊广布,以北欧和阿尔卑斯地区分布比较集中。这种分布特征与欧洲湖泊的形成主要受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关。具体可分为三个湖泊分布集中区:①芬诺斯堪的亚湖区;②东欧-中欧平原北部湖区;③阿尔卑斯山地湖区(山区湖泊大多是河流的上源)。湖泊类型:主要为冰川湖,还有构造湖、喀斯特漏斗湖、泻湖、火口湖、牛轭湖以及综合成因湖泊等。二、如何评价欧洲的土地、矿产、生物和淡水资源。1.土地资源欧洲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仅大于大洋洲。但其人口总数多,人口密度大(仅低于亚洲),人均拥有土地资源较少(人均最少的洲)。就土地资源利用看,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9.7%,森林与林地占33.2%,永久性牧场占17.6%,其他用地占19.6%(荒地占总面积2.9%)。2.矿产资源⑴优势欧洲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锰、镍、钾盐、铜、钨、铅锌、铝土、汞等矿种。褐煤、铜、锌矿等也较丰富。⑵劣势由于欧洲工业化进程开始较早,矿产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某些国家的矿产资源优势也明显减弱。此外,部分有色、稀有金属矿、稀土元素矿在欧洲储量较少;矿产资源在欧洲国家的分布不平衡也导致对矿产需求的增加。3.生物资源欧洲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1)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但地区分布不均。北欧、东欧最高,中欧、西欧次之,南欧最低。植被类型以温带、亚寒带植被为主,没有热带植被,荒漠也只有里海沿岸的小范围地区才有分布。植被的纬向地带性分布特征突出。(2)动物种类比较贫乏,大致可以分为苔原动物、温带森林动物、草原动物和亚热带森林动物四个类型。由于大量猎杀或环境变迁,许多动物数量急剧下降,生存活动范围退缩。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已有很大成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也都有显著改善。4.淡水资源(1)水量分布总量及人均量丰富,但由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工农业生产、城市、人口分布差异大,地区间分布不均衡。①丰水区:北欧地区和大部分中高山地区(如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比利牛斯山、乌拉尔山等)。②缺水区:东欧南部和南欧等大部分地区。(2)存在形式河流水、湖泊水、水库存水(3)利用特点以工业为主(占54%),农业次之(占33%),居民生活占13%,这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是不同(4)水资源的开发①水力发电;②内河航运。(由于地势平坦、河流间分水岭不高,便2于构筑运河,所以欧洲主要河流、湖泊同海洋都构筑成了相互连接、四通八达的航运网络)三、举例说明是什么原因是欧洲人率先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的相互依存关系。1、欧洲的自然资源较丰富,自然环境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2、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后,欧洲率先揭开了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开发工业矿产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序幕。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社会发展除了科技推动的因素外,是以大量耗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作为基础的,包括大量掠取欧洲以外地区的资源。3、战后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人口的增加,资源和环境问题开始突出,欧洲率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相互依存关系。4、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为人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了技术可能和经济可行性。重视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由此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四、欧洲人口地理有何特征欧洲总人口现已达7.41亿,是目前仅次于亚洲、非洲的世界人口较多的大洲。1.人种构成以白种人为主,人口增长缓慢①人种结构单一。欧洲人口绝大多数是欧罗巴人种,具体又分为:南支肤色较深,包括印度-地中海类型和巴尔干-高加索类型,南支形成的时间早于北支。北支肤色较浅,包括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和白海-波罗的海类型。由于移民的进入,欧洲已由战前单一白色人种的大陆变成白色人种为主,多种种族共存的结构。②民族众多③战后人口增长缓慢,是各大洲人口增长最慢的一洲。到2000年,欧洲已经进入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这将使欧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趋于持续下降。导致欧洲人口增长长期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降低,大量向外移民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2.人口密度较大,且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大,高达73人/km2,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人口稠密洲。集中分布于西欧、中欧的利物浦-巴黎-巴塞尔-汉堡四边形地带。此外,波河平原和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沿海和马德里为中心的地区、中欧-巴尔干半岛、东欧南部、俄罗斯西部圣彼得堡-莫斯科地区的人口分布也较稠密,而北欧、东欧北部和山区人口分布较稀疏。3.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人口增长放慢、人口寿命延长,导致西欧发达国家率先进入老年社会,从而引发了劳动力数量不足、经济活动人口抚养系数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的问题,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欧洲成为当今世界上吸收外来劳工的一个主要地区,欧洲从二次大战前人口净移出区变成了战后的净移入区。3五、试述欧洲主要的语言、宗教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⑴主要宗教:基督教是欧洲的主要宗教,其基督教徒占世界基督教徒的1/3左右。欧洲是基督教发展和向世界传播的中心,在长达1500多年的时间内,基督教对欧洲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基督教内部不断分裂,16—17世纪,基督教内确立了罗马公教会(我国通称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派鼎立的局面。此外,在欧洲也有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和印度教,但人数相对较少。⑵宗教的分布基督教各派在欧洲分布的主要格局是: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西欧(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新教徒大多集中在英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东正教徒主要集中在东南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南斯拉夫等国。俄罗斯则主要分布俄罗斯正教会。伊斯兰教从14世纪初到17世纪下半叶,被在欧洲征讨的奥斯曼帝国带到了巴尔干半岛,使那里出现了众中欧(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地。多的穆斯林,西班牙南部的穆斯林也是这段历史的产物。⑶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仅次于国王的大封建主,它垄断了整个文化思想领域,是封建主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文化控制的工具。随着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天主教和新教传播到“新大陆”、亚洲和大洋洲,成为殖民宗主国进行文化思想扩张和统治的工具。近代以来,在各大洲中,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⑴欧洲的一些民族语言成为世界性语言,像英语和西班牙语。⑵欧洲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生产管理技术逐渐扩散到全球,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使人类进入了近现代社会。⑶欧洲不仅产生了资产阶级,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并且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扩散到全世界。⑷欧洲的生活方式、宗教、音乐、美术和竞技体育的许多项目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近代以来欧洲文明的扩散,导致了世界时代的跃迁。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至今依然重要。六、为什么说欧洲是世界上20世纪90年代政治地图变化最剧烈的地区。欧洲是世界上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政治地图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主要表现在:⑴社会主义制度崩溃,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两个德国统一,苏联解体)⑵独立国家数量猛增。90年代前33个猛增到90年代后的43个⑶中欧政治地图变化显著。90年代前两个德国重新统一,从而引起了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实力对比的重大变化;捷克斯洛伐克与1933年1月分别独立为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⑷“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是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军事4防务一体化的主要形式,而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则于1991年6月和7月分别解散,成为了历史。七、你对欧共体和欧联盟的认识。简称“欧共体”,是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组建的国家经济政治集团。①构成欧共体是在“欧洲煤钢共同体”(也称欧洲煤钢联营,法、西德、意、荷、比、卢诸国于1951年4月在巴黎签约、1952年7月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也称欧洲原子能联营,上述6国1957年在罗马签约,1958年生效)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即共同市场,EEC,上述6国1957年在罗马签约,1958年生效)的基础上,6国于1965年4月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3者合并为单一的机构,统称“欧洲共同体”(EC)。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但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②职能欧共体成立以来,主要在建立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建立总预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在开展司法、内政合作、实施共同的外交安全政策、建立政治联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计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③成员国及规模截至1990年,欧共体共有成员12个(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总面积236.3×104km2,人口3.42亿(均包含东德在内),1989年12国GDP值48538.8亿美元,人均GDP约14200美元;外贸总额23104.5亿美元,占当年世界的37.6%。④影响欧共体为推动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整体经济实力已经可以同美国相比肩,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高级形式——欧洲联盟发展的基础。欧盟在欧共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上述一体化组织中对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影响最深远、作用最直接的一个。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展的次序是以内环(目前欧共体15国)为核心,中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作依据,外环(波罗的海三国和东欧)作基础逐渐向外圈层扩大:首先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余下的成员)纳入,然后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中欧东部国家、最后将东欧国家囊括在内,从而形成统一的“欧洲合众国”。欧盟是完善中的区域经
本文标题:世界地理(杨青山版)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课后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3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