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 轨道强度检算及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__轨道强度检算普通无缝线路设计__院(系)________软件学院________专业_____软件+道路与铁道工程____班级___________2班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肖红龙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张鹏飞__________2014年1月目录目录一、设计任务书………………………………………………………………………42.1、设计题目……………………………………………………………………42.2、设计资料……………………………………………………………………42.3、设计内容及要求………………………………………………………………52.4、参考文献……………………………………………………………………52.5、完成文件与要求………………………………………………………………5二、轨道强度检算……………………………………………………………………62.1、分析轨道受力…………………………………………………………………62.1.1、竖向力……………………………………………………………………62.1.2、横向水平力………………………………………………………………62.1.3、纵向水平力………………………………………………………………62.2、竖向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72.2.1、轨道静力计算……………………………………………………………72.2.2、轨道动力响应的准静态计算……………………………………………82.2.3、轨道强度的准静态计算…………………………………………………92.3、强度检算……………………………………………………………………92.3.1、钢轨强度检算……………………………………………………………92.3.2、轨枕承压强度与弯矩检算……………………………………………102.3.3、道床应力及路基面应力计算…………………………………………102.4、计算部分……………………………………………………………………112.4.1、计算资料…………………………………………………………………112.4.2、运营车辆为DF4型客运机车时轨道各部件强度检算…………………112.4.2.1、机车通过曲线轨道的允许速度的确定……………………………112.4.2.2、钢轨强度的检算……………………………………………………112.4.2.3、轨枕弯矩的检算……………………………………………………132.4.2.4、道床顶面应力的检算………………………………………………152.4.2.5、路基面道床应力的检算……………………………………………162.4.3、运营车辆为DF4B内燃货运机车时轨道各个部件强度检算…………162.4.3.1、钢轨强度的检算……………………………………………………162.4.3.2、轨枕弯矩的检算……………………………………………………182.4.3.3、道床顶面应力的检算………………………………………………202.4.3.4、路基面道床应力的检算……………………………………………20目录三、普通无缝线路设计………………………………………………………………203.1、设计锁定轨温的确定………………………………………………………….203.1.1温度压力的计算…………………………………………………………203.1.2轨道稳定性允许温度压力………………………………………………….223.1.3轨道稳定性允许温升…………………………………………………….233.1.5设计锁定轨温计算………………………………………………………243.1.6钢轨温度力………………………………………………………………253.2伸缩区长度计算……………………………………………………………263.3无缝线路缓冲区预留轨缝计算………………………………………………273.3.1长轨条一端伸缩量的计算………………………………………………273.3.2缓冲轨一端伸缩量的计算………………………………………………273.3.3预留轨缝的计算………………………………………………………….283.4防爬设备的布置……………………………………………………………….283.5长轨节的长度,画长轨条布置图…………………………………………….29铁路轨道课程设计4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轨道强度检算普通无缝线路设计1.2、设计资料线路铺设无缝线路区段,南京地区历年最高轨温为63.0℃,最低轨温为-14.0℃;60kg/m钢轨无缝线路,钢轨截面积F=77.45cm,钢轨惯性矩I=1048cm;曲线半径R=1500m(一班),R=1200m(二班),R=800m(三班);轨枕:Ⅱ型混凝土轨枕1760根/㎞(一班),Ⅱ型混凝土轨枕1840根/㎞(二班),Ⅲ型混凝土轨枕1667根/㎞(三班);道床:碎石道砟,厚度为40㎝;路基:既有线路基;钢轨支点弹性系数D:检算钢轨强度时,取30000N/mm;检算轨下基础时,取70000N/mm;现有机车类型机车组别(每组1人)123456789客机SS3SS1DF4SS3SS1DF4SS3DF4DF4B货机DF4BDF4SS1DF4DF4BDF4SS1DF4BDF4钢轨弹性模量E=2.1×10,轨道原始弹性弯曲半波长=720cm,原始弹性弯曲矢度=2.5mm,原始塑性弯曲矢度=2.5mm,轨道弯曲变形矢度=2mm。,轨道框架刚度系数=1.0,等效道床阻力取=84.3N/cm。线路基本情况:该线路位于XXX线,自K110+000至K123+000桥隧等建筑物位置如下表:起始里程或中心里程既有线桥、隧及道口描述K110+74.4~k110+254.33潭口隧道K110+342.962-20.01-10.0混凝土拱桥K110+687.5平交道口K111+046.01-40.02-20.0混凝土拱桥K113+171.53~k113+476.28古龙岗隧道K114+650.812-15.04-31.0钢桥铁路轨道课程设计5K115+000平交道口K121+163.06平交道口K121+500.6平交道口K121+948.56~k122+065.81杨子岭隧道1.3、设计内容及要求1、轨道强度检算(1)论述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2)静力计算采用连续弹性基础梁理论,用准静态计算方法计算轨道结构动力。检算内容有:钢轨强度检算、道床顶面压应力检算、路基表面压应力检算等。2、普通无缝线路设计(1)设计锁定轨温的确定(2)伸缩区长度计算(3)预留轨缝设计(4)防爬设备的布置(5)长轨节的长度,画长轨条布置图(6)无缝线路稳定性检算等。1.4、参考文献1.《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J448—2005)2.《轨道工程》1.5、完成文件与要求1.设计计算书2.长轨条布置图。设计计算书采用统一的封页和计算纸张,按要求填写好任务书,装订后再和图纸一起放入资料袋中。图纸统一采用A3纸张,计算机绘图或手工绘图,要求布局合理,线形粗细必须分明,标注的汉字和数字要字体统一、大小一致、详细清晰,图纸右下方需有绘图单位、比例和其他说明文字。图纸下方需标明设计者和审核者、设计时间、图名、图号、班级和学号等。指导教师:张鹏飞铁路轨道课程设计6二、轨道强度检算2.1、分析轨道受力要进行轨道力学分析,首先要确定作用在轨道上的力,而行驶中的机车车辆作用于轨道上的力非常复杂,而且有强烈的随机性和重复性。这些力大体上可分为垂直于轨面的竖向力、垂直于钢轨的横向水平力和平行于钢轨的纵向水平力等三种。2.1.1、竖向力竖向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车轮的轮载。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实际作用于轨道上的竖直力称为车轮的动轮载。其超出静荷载的部分称为静荷载的动力附加值。动轮载随机车车辆和轨道的构造及其状态以及机车车辆的运动状态而变化。静轮载几乎不受上述影响,而动力附加值则与上述有密切关系。总体来说,确定竖直力的方法有三种:1)用概率总和法将各个竖直力组合起来,求得概率为最大的竖直力;2)用速度系数等求得最大的竖直力。例如,我国用速度系数α和偏载系数βp来计算竖直动轮载Pd。计算公式为𝑃𝑑=𝑃(1+𝛼+𝛽𝑝)式中,P为静轮载。3)用计算模型来确定竖直力。在这三种方法中,第二种较为简单,第三种随计算复杂,但它可以计算各种情况下的轮轨相互作用,特别是预测高速铁路上轮轨间的动力作用,因此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2.1.2、横向水平力在轮轨接触点上,除作用着垂直于轨面的竖直力外,还存在着车轮轮缘作用于轨头侧面上的导向力和轮轨踏面上的横向蠕动滑力合成的轮轨横向水平力。引起横向水平力的原因有多种,而机车车辆通过曲线轨道时,因转向架转向,使车轮轮缘作用于钢轨侧立面的导向力是产生横向水平力的最主要原因。2.1.3、纵向水平力作用于钢轨上的纵向水平力繁多复杂,大体包括以下几种:铁路轨道课程设计71)钢轨爬行力。轨道爬行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最基本和决定性的则是钢轨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波浪形挠曲。当中间扣件压力不足,轨底将在垫板上顺着行车方向滑行;如扣件阻力大于道床阻力,则钢轨带动轨枕一起移动,产生与行车方向一致的爬行;在长大坡道上,由于列车的牵引和制动,钢轨向下坡方向爬行,从而产生钢轨纵向爬行力;2)坡道上列车重力的纵向分力,随坡度的大小而异;3)制动力。当列车停车或减速时,因操纵制动闸瓦对车轮施加强大压力而在轮轨接触点上产生制止列车前进的力为制动力;4)摩擦纵向力。列车通过曲线轨道时,因转向架转向使车轮踏面产生作用于钢轨顶面上的摩擦力和纵向分力;5)温度力。钢轨受阻力约束,不能随轨温变化而自由伸缩,故在钢轨内产生温度力。2.2、竖向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检算轨道强度的方法称为准静态计算方法。准静态计算方法就是应用静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对轨道结构静力计算,然后根据轮轨系统的动力特性,考虑为轮载、钢轨挠度、弯矩和轨枕反力等的动力增值问题。轨道强度准静态计算包括三个内容:轨道结构的静力计算;轨道结构强度的动力计算——准静态计算;检算轨道结构各部件的强度。2.2.1、轨道静力计算连续弹性基础梁模型就是把钢轨视为一根支承在连续弹性基础上的无限长梁,分析梁在受竖向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挠度、弯矩和基础反力。该法所求得的解析解是最严密的理论解,可将轨道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布写成函数形式,这一经典了理论在目前轨道强度计算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这一模型进行竖向受力分析时,作一下假定:轨道和机车车辆均符合各项规定标准的要求;钢轨是一根支承在连续弹性基础上的无限长梁。连续基础由路基、道床、轨枕和扣件所组成。作用于弹性基础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和弹性下沉成正比;作用于钢轨的对称面上,两股钢轨上的荷载相等;不考虑轨道自重。依据此模型计算,需要先确定诸多计算系数。𝐸𝐽——钢轨钢的弹性模量和钢轨截面对其水平中性轴的惯性矩的乘积。𝐸值一般可取为2.085×105Mpa。𝐽可根据不同的钢轨类型及其相应的垂直磨耗度从表中查得。铁路轨道课程设计8𝐶——道床系数,是使道床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道床顶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单位为Mpa/mm,它表示轨枕下道床和路基的弹性特征。𝐷——钢轨支点弹性系数,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作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钢轨压力,单位为N/mm,根据我国的测定数据,混凝土轨枕轨道的𝐷值可由表查的。𝑘——钢轨基础弹性系数,是要使钢轨产生单位下沉时必须在单位长度钢轨上均匀施加的压力,单位为N/mm或Mpa。𝑘与𝐷的关系为𝑘=𝐷𝑎式中,a为轨枕间距(mm)。C与D的关系为𝐷=𝐶𝑏𝑙𝛼2式中,b为轨枕间距(mm);l为轨枕长度(mm);α为轨枕挠度系数,由于混凝土轨枕刚度较大,所以认为其为1.0。由上述两式,可得k与C的关系为𝑘=𝐶𝑏𝑙𝛼2𝑎y——弹性曲线,M——截面弯矩,R——作用于轨枕上的钢轨压力。在多轮对作用下,必须考虑计
本文标题:轨道强度检算及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4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