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刘瑞禄二○○九年八月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及主要目的二、监测工程流程三、法律依据四、监测点布设(场地选择、监测重点区域)的相关要求五、监测内容和指标六、监测方法(遵循原则)和频次七、水利部对监测方式和手段的要求八、监测工作量及费用九、监测成果及要求水土保持监测:是指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对各类生产建设活动所依法进行的水土流失状况、危害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监测工作。一、基本概念及主要目的1、基本概念2、主要目的协助、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3、问题探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需求对象主要是国家和社会,目前将其定位为一种市场行为(主要是一种供求关系)有失妥当,应该是国家在征收相关规费后,依据专项规划作统筹安排。按照相关规定,监测从施工准备期前开始,即前期工作阶段就应该落实并开展监测工作,这就意味着方案编制和监测应基本同步,但目前水行政主管部门并不具备相应的制约手段,推行难度大。监测章节的内容达到初步设计深度,这就需要方案编制单位和人员对监测相当熟悉和了解,但现状是绝大部分方案编制单位都未开展过监测业务,怎样去熟悉和了解?监测作为一项相对新的工作,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监测是水土保持科技服务于生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一种需要。二、监测工作流程监测项目投标竞标阶段项目调查研究,监测可行性分析与决策。监测启动准备阶段(中标后)组建技术队伍,项目基础资料收集,监测设备准备(采购),项目区现状调查,监测实施方案编制,人员培训。动态监测实施阶段按照监测实施方案布设监测点,修建监测设施,开展测验和调查,采集数据,分析整理相关资料。监测总结报告编制与提交阶段完成项目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编制监测报告,监测档案资料整理。1、监测周期的阶段划分监测机构前期工作2、工作流程现场踏勘建设单位委托收集现场环境资料和类比工程资料编制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准备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和工具确定监测点位布置场地水土保持现场监测阶段报告准备监测数据统计、记录表格确定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监测成果统计分析编写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九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国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并予以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九条所称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是指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大江大河……重点防治区水土保持监测分站。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分别公告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公告应当包括下列事项:(一)水土流失面积……。第二十四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本单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情况。1、法律法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第十八条……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向当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报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第七条水土保持设施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确定为验收合格;(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报告编制单位应当参加现场验收。2、部门规章四、监测点布设的相关要求建设类项目施工期宜布设临时监测点。建设生产类项目施工期宜布设临时监测点,生产运行期可布设长期监测点。工程规模大、环境影响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的大型建设项目应布设长期监测点。特大型建设项目监测点的布设还应符合国家或区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布局的要求,并纳入相应监测站网的统一管理。制定和完善调查和巡查制度,扩大监测覆盖面,并作为上述监测点的补充。监测小区、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应在同一水土流失类型区平行布设,平行监测点的数目不得少于3个。对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输电等线型工程,还应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布设平行监测点。1、监测点布设规定2、监测点场地选址要求每个监测点都应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和监测重点要有代表意义,原地表与扰动地表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各种观测场地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宜相互结合。宜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监测小区应根据需要布设不同坡度和坡长的径流小区进行同步监测。控制(卡口)站的主要工程设施应与小流域(集雨范围)水文、泥沙及其动力特性相适应。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应避免周边来水对观测场的影响。风蚀量监测点应避免围墙、建筑物、大型施工机械等对监测的影响。(主要针对北方地区)重力侵蚀监测点应根据开发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侵蚀部位布设。滑坡监测应针对变形迹象明显、潜在威胁大的滑坡体和滑坡群布置;泥石流监测应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布设。3、监测重点地段是指为了全面反映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因子变化、土壤流失动态和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变化等,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其特征是:在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土壤流失以及可能的土壤流失比较强烈。不同类别项目的重点监测区(功能分区)有所不同。采矿类工程:露天采矿的排土(石)场、地下采矿的弃土(渣)场和地面塌陷区,以及铁路和公路专用线,集中排水区下游。交通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大型开挖面和土石料临时转运场,集中排水区下游和施工道路。电力工程:电厂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临时堆土场、施工道路和火力发电厂运行期贮灰场。冶炼工程: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和运行期添加料场、尾矿(渣)场,施工和生产道路。水工程: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大型开挖面、排水泄洪区下游、施工期临时堆土(渣)场。建筑及城镇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地面开挖、弃土弃渣和土石料的临时堆放地。其他工程:施工或运行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部位和工作面。思林水电站工程项目建设区监测点分布情况表序号监测点名称监测分区分区监测设施及数量运行情况1业主营地监测点施工辅助设施及生活营地区样方(标准地)1个正常2右坝肩监测点枢纽工程施工区插桩监测点1个正常3右岸砂石系统旁监测点料场区插桩监测点1个正常4弃渣坡面径流小区弃渣场区径流小区1个正常5弃渣面测钎观测小区测钎观测小区1个正常6小溪沟弃渣场监测点坡面沟蚀样地1个正常71#公路内侧监测点场内交通运输系统区坡面沟蚀样地1个正常82#公路内侧监测点样方(标准地)1个正常93#公路内侧监测点样方(标准地)1个正常业主营地监测点右坝肩监测点右岸砂石系统监测点弃渣坡面径流小区弃渣面测钎小区小溪沟弃渣场监测点3#公路内侧监测点2#公路内侧监测点1#公路内侧监测点思林水电站监测点分布图五、监测内容和指标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包括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建设项目占地和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项目区林草覆盖度等。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包括水土流失面积、程度和总量的变化及其对下游及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与趋势。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包括各类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以及各类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生产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进展情况。不同类型项目指标不相同(比如水电站,包括大坝、厂房、引水系统、溢洪道、放空洞等,具体项目内容上又有差别)——水保187号文增加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监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对项目“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情况予以评价。1、监测方法的选择原则小型工程宜采取调查监测或场地巡查的监测方法。大中型工程应采用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场地巡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有条件的特大型工程除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场地巡查监测外,还可采用遥感监测的方法。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和水土流失量的监测应采用地面监测法。扰动面积、弃渣量、地表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等项目的监测应采用调查法和实测法施工过程中时空变化多、定位监测困难的项目可采用场地巡查法监测。六、监测方法和频次开发建设水土保持监测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地面观测、调查、巡查和遥感监测等4种。在监测指标中,水土流失强度、流失量和各类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等指标必须采用地面观测方法方能获得,水土流失危害采用场地巡查即可,其他的大部分指标均可采用调查的方式获取。对于规模较大、影响范围广的项目(比如西气东输、贵广铁路等线性项目),采用遥感这一方法能够快速、省时、宏观的获取扰动地表面积和林草措施实施情况等观测指标。目前我省的水土保持方案基本上都是对这几种方法加解释(严格意义上并不符合要求)。应该先确定项目可采用哪几种方法,然后再说明采用的方法分别用在哪些方面(指标或区域作为主要对象均可)2、监测方法■调查监测调查监测是通过亲身的接触和广泛的了解,充分掌握和占有项目工程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第一手资料的基本方法。侵蚀沟量测沉沙池淤积调查解译标志建立巡查巡查的重点是堆放时间较短的弃土弃渣场、取土(石)场以及现场难以到达的高边坡等。巡查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巡查与调查相结合。巡查监测是在不方便于地面观测和实地调查的施工现场实时地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的一种特殊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地面观测观测内容:侵蚀强度侵蚀程度侵蚀量土体的位移和微地貌变化等。SPOT5卫星遥感影像乌江洪家渡水电站遥感监测特点:范围大,可按一定周期重复,开展动态监测。地形图生成DEM模型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表扰动水土流失成果3、监测频次不同监测指标获取的方法、时间和频率不同,所需设备与设施各有特点,因此,在目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都是在对所使用的方法作简单阐述的基础上,对照所采用的方法提出原则性的频次要求。为此,水利部作出了新的规定,今后在方案编制时参照该规定予以补充说明即可。水利部对监测频次的具体要求(这些大部分都是社会容易理解和较为关注的内容):正在使用的取土(石)场、弃土(渣)场的取土(石)、弃土(渣)量,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至少每10天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1周内完成监测。——(水保[2009]187号)七、水利部对监测方式和手段的具体要求承担委托的监测机构必须实行驻点监测,同一项目的驻点监测人员中至少要有1名取得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证书。建设单位自行监测的项目要指定专职人员开展定期监测。扰动土地面积、弃土(渣)量、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等内容以实地量测为主。线路长、取弃土量大的公路、铁路等大型建设项目,可以结合卫星遥感和航天遥感等手段调查扰动地表面积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有条件的项目,可以布设监测样区、卡口监测站、测钎监测点等,开展水土流失量的监测。)监测土建设施包括径流小区,卡口站,简易观测场(桩钉
本文标题:水保方案(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4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