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一道作业成本法例题浅析1
一作业成本法例题浅析某企业同时生产A、B、C三种产品。其中,A是老产品,已经有多年的生产历史,比较稳定。每批大量生产10000件以备顾客订货的需要,年产A产品12万件;B产品是应顾客要求改进的产品,每批生产100件,年产B产品6万件;C产品是一种新的复杂产品。每批生产10件,年产C产品1.2万件。有关三种产品生产成本资料如表1-1所示。表1-1某企业产品生产成本表单位:元成本项目A产品B产品C产品总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6000002400001200000360000120000600000960003600018000010560003960001980000合计204000010800003120003432000依据不同的成本库,归集制造费用如表1-2所示。表1-2依据成本库归集的制造费用表制造费用项目数额间接人工:整备工作材料处理检验人员采购人员产品分类人员工厂管理人员小计3200002800002000002100001000001600001270000其它制造费用:热和照明房屋占用材料处理、设备折旧机器能量供应商(检验)供应商(购买)供应商(产品分类)供应商(全面管理)小计800001900008000014000070000600004000050000710000合计1980000问题:分析按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有何异同?此外进一步假设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动因资料如下:(1)A、B、C产品的单位机器小时比例分别为1:1.5:3.5。(2)每批次需要一次标准的整理准备工作。(3)每批标准检验单位为;A产品每批50件;B产品每批5件;C产品每批2件(4)A、B、C产品每批材料移动次数分别为25、50、100。(5)A、B、C产品每件购货订单数分别为200、400、1400。(6)A、B、C产品每件产品分类次数分别为50、75、200。案例分析:一、在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一般按照直接人工成本为基础来分配,本例中制造费用合计为198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合计为396000元。所以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制造费用合计/直接人工=1980000/396000=5=500%。据表1-1,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某企业A、B、C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算结果如表1-3所示。表1-3某企业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表单位:元成本项目A产品(12万件)B产品(6万件)C产品(1.2万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521062108315合计171826二、根据题中的资料和表1-2依据成本库归集的制造费用表,按照单位作业、批作业、产品作业和能量作业四个作业层次分配制造费用如下:1.单位作业层次把机器能量成本按一定的比率分派到产品生产线。计算如表2-1-1所示表2-1-1机器能量成本分配表产品名称数量(件)使用比例合计分配率分配额(元)产品A产品B产品C12000060000120001.01.53.512000090000420000.560.560.56666675000023333合计──2520000.56140000注:分配率=140000/252000=0.555555≈0.562.批作业层次(1)检验成本按检验次数分配,计算如表2-2-1所示表2-2-1检验成本分配表产品名称批量每批检验数合计分配率分配额(元)产品A产品B产品C12600120050526003000240045454527000135000108000合计──600045270000注:分配率=(检验人员工资+供应商检验费用)/6000=(200000+70000)/6000=45(2)材料处理成本以材料转移次数为基础分配,计算如表2-2-2所示,表2-2-2材料处理成本分配表产品名称批量每批移动次数合计分配率分配额(元)产品A产品B产品C1260012002550100300300001200002.42.42.471971856287425合计──1503002.4360000注:分配率=360000/150300=2.39521≈2.4(3)整备成本以每批整备次数为基础分配计算如表2-2-3所示,表2-2-3整备成本分配表产品名称每批整备次数分配率分配额(元)产品A产品B产品C126001200176.6176.6176.62120105960211920合计1812176.6320000注:分配率=320000/1812≈176.63.产品作业层次(1)购买成本以购货订单为基础分配,计算如表2-3-1所示表2-3-1购买成本分配表产品名称购货订单数分配率分配额(元)产品A产品B产品C20040014001351351352700054000189000合计2000135270000注:分配率=(购买人员工资+供应商购买费用)/2000≈135(2)产品分类成本以分类次数为基础分配,计算如表2-3-2所示表2-3-2产品分类成本分配表产品名称产品分类次数分配率分配额(元)产品A产品B产品C5075200430.77430.77430.77215383230886154合计325430.77140000注:分配率=(产品分类人员工资+供应商产品分类费用)/325=140000/325≈430.774.能量作业层次能量作业层次以主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为基础分配,计算如表2-4-1所示表2-4-1主要成本分配表产品名称单位主要成本产品数量主要成本分配率分配额(元)产品A产品B产品C781112000060000120008400004800001320000.330.330.3327768615867843636合计──14520000.33480000注:能量成本=工厂管理人员工资+热和照明费+房屋占用费+供应商全面管理费=16万+8万+19万+5万=48万。所以分配率=480000/1452000≈0.33综合上述计算结果,根据作业成本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汇总如表3所示表3某企业产品生产成本表(作业成本法)单位:元项目产品A(12万件)B(6万件)C(1.2万件)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1.单位作业层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器能量小计2.批作业层次检验材料处理整备小计3.产品作业层次购买分类小计4.能量作业层次全面管理520.567.560.230.010.020.250.230.180.412.316000002400006666790666727000719212029839270002153848538277686620.838.832.251.23.525.210.90.541.442.643600001200005000053000013500071856105960312816540003230886308158678831.9412.94923.9517.6650.6115.757.1822.933.649600036000233331553331080002874252119206073451890008615427515443636合计10.52126273018.13108780290.121081468单位成本比较表单位成本(传统成本法)单位成本(作业成本法)产品A1710.52产品B1818.13产品C2690.12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产品A和产品C的单位成本差别很大。A产品是一种稳定、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单位成本几乎是传统成本法下的一半;而C产品是技术较高、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成本几乎是传统成本法下的3.5倍。这是由于,以直接人工为基础的传统成本计算法导致了A产品补贴了C产品,即C产品的成本被转移到A产品下。事实上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忽视了各种产品生产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不同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作业量不同。相比之下,传统成本计算相关性较弱,而作业成本法考虑了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成本动因,并以此为基础分配制造费用,它较合理的反映了高新技术等复杂生产环境下各种产品的成本。如本例,C的成本在材料的检验、处理、整备上就耗费了50.61元,在产品购买和分类上就花了22.93元。所以如果想降低C产品的成本,此企业应该在材料的检验、处理、整备和产品购买、分类上想办法付出更小的代价才行。否则,生产的C产品越多,且定价在26元-90元之间,在按照传统成本法下,觉着C产品没有造成亏损,实际上,C产品是亏损的,企业生产C越多,亏损会越大。
本文标题:一道作业成本法例题浅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6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