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急救重点第一章绪论1、急危重症护理学(名解):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命质量为母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2、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①院前急救②急救科抢救③急重病(症)救护④急救医疗服务体力的完善⑤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培训与研究工作等内容。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合适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合适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第二章院外急救1、院外急救(名解)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2、院外急救的特点:(选)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灵活性。3、院外急救的任务:①平时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②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外急救、③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急救知识的普及4、院外急救的原则(填、大T)①、先排险后施救②、先重伤后轻伤③、先施救后运送④、急救与呼救并重⑤、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⑥、紧密衔接、前后一致5、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是代表院外急救服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城区急救半径≤5Km6、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站)调度室接到呼救电话到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失去要求在15分钟之内,条件好的区域在10分钟之内,郊区要求在30分钟之内。7、院外急救现场评估: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有否存在对救护者、病人或旁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如对触电者现场救护,必须先切断电源;如伤员困在险区,先消除险境;如为有毒环境,应做好防毒防护措施,以保安全。8、呼吸:一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音)、三感觉(有无气流感)9、循环:测量病人的脉率及心率。常规触摸挠动脉,如未触及,则应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挠动脉触摸不到,说明收缩压<80mmHg。10、摆好体位: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应将其置于复苏体位即仰卧位神志不清有呼吸循环者,应将其置于恢复体位即侧卧位意识、呼吸与心跳存在者,根据受伤、病变部位不同应摆好正确体位,如被毒蛇咬伤下肢时,要使患肢放低,以减慢毒汁的扩散。咯血者,向患侧卧位,以防血流入健侧支气管和肺内。腹痛者,屈双膝于腹前,以放松腹肌。脚扭伤导致肿胀发紫时,应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总的原则是,不要随意移动病人,以免造成再次损伤。11、伤员标记::①轻度:绿色②中度:黄色③重度:红色④死亡:黑色12、转运中的监护与护理:P1313、原味救护的生存链:①早期通路②早期心肺复苏③早期除颤④早期高级心肺复苏第三章急诊科管理1、工作特点:急、忙、杂2、分诊时间一般应在2-5分钟之内。3、处理:①一般的病人②危急重症病人③成批伤员④传染病病人⑤特殊病人⑥病人的转运⑦清洁、消毒⑧各项记录的处理2第四章1、ICU模式分为:1、专科ICU2、部分综合ICU3、综合ICU(综合ICU抢救水平应该代表全院最高水平)2、一般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床位数量应占全院总床位的1%~2%,ICU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小于20m2,以25m2为宜。一般以8-12张床较为经济合理。室温要求保持在20-22℃,湿度50%-60%为宜。3、人员编制:医生和床位的比例要求达到(1.5~2):1;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为(3~4);1。4、ICU应具备以下几种功能:①心肺复苏能力②呼吸道管理及氧疗能力③持续性生命体征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力④紧急做心脏临时起搏能力⑤对各种检测结果做出迅速判断的能力⑥对各个脏器功能较长时间的支持能力⑦进行全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的能力⑧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检测技术和操作技术⑨在病人转送过程中有生命支持的能力5、ICU服务对象10类:①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②心肺脑复苏后需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③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④物理化学因素导致危急重症,如中毒、溺水、触电、虫蛇咬伤和中暑病人⑤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⑥各种术后重症病人或者年龄较大,术后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高危病人⑦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失衡的病人⑧严重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内分泌危象病人⑨各种原因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⑩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6、血流动力学检测可分为有创伤和无创伤两大类。7、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为60-100次/分。8、休克指数=HR/SBP。血容量正常时,两者之间比应等于0.5,休克指数等于1时,提示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休克指数大于1时,提示血量占血容量的30%-50%。9、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CVP正常值5~12cmH2O。小于2~5cmH2O表示右心室充盈不佳或血容量不足,大于15~20cmH20表示心功能不良。10、CVP与血压的关系1、CVP低血压低血容量不足应快速补液2、CVP高血压低心功能不全减慢或停止输液遵医嘱使用强心剂3、CVP低血压正常血容量不足适当补液4、CVP正常血压高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加11、中心静脉压检测注意事项:①判断导管插入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无误②将玻璃管零点置于第4肋间右心房水平腋中线③确保静脉内导管和测压管道系统内无凝血、空气、管道无扭曲等④测压是确保静脉内导管畅通无阻⑤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12、中心静脉压检测的并发症:①感染②出血和血肿③其他:包括气胸、血胸、气栓、血栓、神经和淋巴管损伤等13、正常人的呼吸频率10-18次/分。14、异常呼吸类型:哮喘性呼吸、紧促式呼吸、深浅不规则呼吸、叹息式呼吸、蝉鸣性呼吸、鼾音呼吸、点头呼吸、潮式呼吸。15、正常肺活量为30~70ml/kg,临床上小于15ml/kg,即为气管插管或器官造口应用呼吸机的指证。VC≥15ml/kg是撤掉呼吸机的指证之一。脉搏氧饱和度(SpO2)正常值96%~100%。16、正常体温:①口腔舌下:36.3-37.2℃②腋窝:36-37℃③直肠:36.5-27.5℃17、脑功能检测选择:正常成人平卧时颅内压为10到15mmHg,颅内压15到20mmHg为轻度增高,20到40mmHg为中度增高,大于40mmHg为重度增高。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18、肾功能检测名解每小时尿量小于30ml时,多为肾血流灌注不足,间接提示全身血容量不足。少尿:24小时尿量400ml,表示有一定程度肾功能损害;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闭尿,是肾衰竭的基础诊断依据。七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选择:碱剩余(BE)在标准状态下将每升动脉血的PH滴到7.40时所用的酸或碱的mmol数。若滴定所需要的是酸,说明血为碱性BE为正值;若滴定所需要的是碱,说明血内是酸性,BE为负值。3BE的正值增大,表示代谢性碱中毒;BE负值增大,表示代谢性酸中度。10、名解血浆阴离子间隙:时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和未定阳离子(UC)之差。Icu:第五章一、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心脏骤停的类型: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二、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3)心音消失。(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S(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三、诊断: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四、开放气道两种手法:仰面举颏法,托颌法。五、按压\通气比例30:2,深度5cm.六、胸外按压有效指标是按压时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及肱动脉收缩压》=60mmHg,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七、电除颤的注意事项:(1)除颤前应仔细检查器械和设备,做好一切抢救准备。(2)电极板放的位置要准确,并应与病人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3)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病床,以免触电。(4)对于细颤型室颤者,应先进行心脏按压、氧疗及药物等处理后,使之变为粗颤,再进行电击,以提高除颤成功率(5)电击部位皮肤可有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痛,约3-5天后可自行缓解。(6)开胸除颤时,电极直接放在心脏前后壁。除颤能量一般为10-15WS.八、冬眠1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第六章休克1、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2、病因:血容量不足、创伤、感染、过敏、心源性因素、内分泌因素、神经源性因素3、分类:①按病例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②按病理生理学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梗阻性休克③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低动力型休克、高动力型休克4、临床观察(看看P30)5、休克指数:即脉率与收缩压的比值。休克指数为0.5多提示无休克;>1.0-1.5提示有休克;>2.0为严重休克。第七章创伤创伤:是指机体遭受外界某些物理性(如机械性、高热、电机等)、化学性(如强酸、强碱及腐烂性毒剂等)、生物性(如虫、蛇、狂犬的咬蛰等)等致伤因素作用后引起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第一节名解危重伤:是指有生命危险,需紧急救命处理的伤情危及生命的条件:收缩压90mmHg、脉搏120次/分和呼吸次数30次/分或12次/分;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意识丧失或意识不清;腕或踝以上创伤性断肢;连珈胸;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长骨骨折;3米以上高空坠落伤。第二节1现场救护原则是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1)脱离危险环境: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4(2)接触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3)处理活动性出血:控制明显的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重要措施。(4)处理创伤性气胸(5)保存好离断肢体(6)伤口处理(7)抗休克(8)现场观察2、名解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损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使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者。多处伤: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有两处以上的损伤。复合伤: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致伤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损伤称复合伤。联合伤:是指创伤造成膈肌破裂,既有胸部伤,又有腹部伤,又称胸腹联合伤。第三节第四节颅骨骨折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颅骨骨折包括(1)颅前窝骨折,损伤在前部颅底,常损害视神经嗅神经等,临床表现为失明嗅觉丧失眼眶内出血,呈现熊猫眼外观,鼻出血等(2)颅中窝骨折,表现为面神经和听神经的损害,并有外耳道出血(3)颅后窝骨折,损害后组颅神经,即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引起吞咽困难和呼吸道受阻,严重者还有可能发生窒息,波及脑干功能。胸部创伤临床表现:(1)胸痛(2)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表现为呼吸频数端坐呼吸,烦躁不安。(3)咳嗽咯血:胸部创伤病人出现咯血表明肺或支气管损伤。(4)休克严重的胸部创伤多伴有休克,其发生原因有大出血胸膜肺休克以及心脏本身挫伤或心包填塞所致心搏出量下降。(5)体征:胸部损伤时,可出现伤侧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可出现局部胸壁软化,称为“外伤性浮动胸壁”或“连枷胸”;浮动胸壁在呼吸时与其他部位的正常胸壁运动正好相反,称为“反常呼吸”;开放性气胸时由于两侧胸膜腔压力不等使纵膈移位,并可随呼吸运动左右摇摆,称“纵膈摆动”;张力性气胸时可见明显皮下气肿,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胸部创伤的紧急处理开放性气胸:一经诊断,必须立即急救。治疗原则是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首要的
本文标题:急救护理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7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