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幼儿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幼儿问题意识消息来源椒江区通巨幼儿园唐华丽【摘要】重视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中外教育家的共识。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我国还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无视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方面,亟待加强和改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必须植于教师的心底,只有一如既往,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改革和民族的创新。在教学中,要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幼儿问题意识;积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同时,应教给幼儿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增进幼儿的问题意识。【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学创新思维在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等竞赛中,我国学生得到的奖牌数最多,但诺贝尔奖却一直无人获得?每年的“托福”、“雅思”高材生,最后很多不被外国学校看好?……这些种种现象的背后,暴露着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根本问题——缺乏“问题意识”的培养。这种意识的培养既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中学,而恰恰是在我们所忽略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特别是当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成为国家教育的重要方略,我认为,只有在学前教育中,通过强化幼儿问题意识,培养幼儿问题兴趣,最终推动当前教育教学面貌的根本改善,实现幼儿教育的重大创新。幼儿问题意识的缺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都非常普遍地存在。幼儿园刚来的那些托班孩子,看到幼儿园里的玩具、墙饰等会玩个不停,问个不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无意识地发现,大班幼儿的问题少了。为什么?人长大了,知识增多了,问题却少了,问问题的人更少了,甚至连回答老师提问的热情也没有了?勿庸质疑,幼儿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让幼儿带着问题学习,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求新求异。让问题走进幼儿园,走进每一次活动,走进幼儿的生活,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何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困惑、焦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促使幼儿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要在教学活动中强化问题意识,我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幼儿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情景,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幼儿通过努力去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景。指个体察觉到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不仅仅包含着问题,还包含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方式,包含着教师的启发、鼓励、暗示、点拨,也包含着幼儿对问题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却远远胜过问题的整个教学活动的动态表现。学记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指幼儿对问题有所思考,而没有想通的一种心理状态,显然“问题”是幼儿进入这种心理状态的前提。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问置疑,可以使幼儿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进幼儿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使幼儿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呢?1.教师创设情景式问题情境这种方式是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一个幼儿“似懂非懂”的场景或呈现一个幼儿“似懂非懂”的现象、事件等,来引发幼儿的思考。如:我班孩子在主题活动《宇宙》进行前,我先让幼儿观察地球仪,向幼儿介绍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知识,播放宇宙奥秘探索的科幻片、动画片,向幼儿介绍世界各国科学家、宇航员探索宇宙奥秘的成功案例及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录象等,幼儿就会对宇宙现象只知其然:宇宙里有九大行星,有银河系,火箭可以飞上太空……而不知其所以然:火箭是怎么上太空的?九大行星有什么特征?人可以在上面走吗?宇宙里有生物吗?……这样创设情景就更能激发幼儿对宇宙知识的探究心理和学习兴趣。2.教师创设对照式问题情境这种设置方式主要是根据比较、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来引发幼儿对“未知”的思考和推理。如:在《船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来比较昨天的船、今天的船:“昨天的船和今天的有什么不同?”幼儿就会思考:“木船、帆船、机帆船、轮船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为什么要逐渐地发明这些船?”“怎么样的船才更好?”“未来的船会是怎么样的?”“你想制造怎样的轮船,它有什么优点?”等等。这些环节的设置都需要幼儿在“?”中思索,在推理中解答,即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3.教师创设抗辩式问题情境问题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幼儿能有一个充分表达自己问题、困惑、见解的空间,抗辩式情境设置就是让幼儿畅所欲言,在辩论中明理。如:在活动《隐身术》中,我让孩子了解了一些动物具有“隐身术”,能进行自我保护,然后请小朋友谈谈“哪些动物也需要隐身术?为什么?”,孩子们都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认为的需要隐身术的动物。但当一个孩子说想让老鼠具有隐身术时,我引导幼儿分析“如果让老鼠具有隐身术到底合不合适?“,持有两种不同意见的幼儿进行了辩论,结果是分庭抗礼,各有各的理由。最后我进行了总结。这样,从“立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既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幼儿学习的气氛。4.教师创设布白式问题情境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情景、实物等引发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不要“满堂灌”,“全讲透”。应给幼儿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帮助并鼓励幼儿独立地发现问题,教师应经常使用:“还有呢?”“想想看”“你还有什么看法呢”“你还有什么问题”等启示语。如:在主题活动《海底世界》结束后,我对幼儿说:“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问老师和小朋友,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帮你解决?”幼儿提出了:“虎鲸是大海里最凶恶的,那到底鲨鱼和虎鲸谁比较厉害?”“海里的哺乳动物还有吗?”等;在活动《蜜蜂》中,孩子在了解蜜蜂的特征、生活习性后提出:“蜂王为什么自己不劳动?”“蜜蜂在采蜜时找不到朋友了怎么办?”等问题。当然,问题情境设置方式很多。总之,教师在设置过程中应注意:问题情境应使幼儿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太难或太易都难以激发幼儿的疑问和思考;问题情境应根据幼儿特点,生活环境,阅历等情况,逐层深入;同时,问题设置应少而精,给幼儿留有思考的余地。二、创设和谐民主氛围,激发幼儿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幼儿的距离。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幼儿无措”、“言者无罪”的意识。教师在幼儿提问、作答时,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的答,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1.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和质疑精神增强幼儿的问题意识,可以改变幼儿总是围绕教师、教材、幼儿读物转以及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而突破思维惰性和定势局限。科学家贝尔纳说过“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李四光也曾希望人们“取得一种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树立质疑精神,挑战权威的精神,以及“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独立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对孩子说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在每一次活动后我都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来提出自己的观点、疑问,因此我班的孩子总会在每一次活动后举手说:“老师,我有问题。”如:在主题《兵器》中,幼儿认识了古代、现代的兵器,在现代兵器中有枪、坦克、飞机、轮船等,一幼儿提出兵器应该是可以用来打仗的,我认为轮船和飞机不是兵器,孩子对兵器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我及时肯定了幼儿的质疑,然后又组织其他孩子进行了讨论,“在海洋上和高空中如何作战?”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轮船和飞机是兵器,因为它们可以装上子弹、炮弹几其它作战物资,就可以去消灭敌人。在质疑过程中孩子更好地巩固了对兵器地认识,所以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幼儿“带着更多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生活”。2.树立对待幼儿“五问”的正确态度富于好奇心是幼儿的一大心理特征。幼儿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他们对接触到的周围新鲜事物,往往爱提出许多“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鱼要生活在大海里?”“种子为什么会发芽?”“为什么爸爸有胡子,妈妈没有胡子?”“我是从哪里来的?”“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蚯蚓有没有眼睛?”等许多问题。对于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孩子还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问着。教师应正视幼儿的好问、多问、深问。无论幼儿提出什么问题,都应重视,而不是回避,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予以解答。由于幼儿所学的知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所以幼儿提出的问题,可能有的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有的过于笼统,不分主次;有的缺乏科学依据,甚至是错误的问题。教师对于幼儿的怪问、错问不能有意打断或置之不理,要有平静的心态,肯定、赞许的目光肯定幼儿的问题意识,保证幼儿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在支持、鼓励、肯定、赞扬等积极成分的情境中,幼儿才会独立、主动、大胆地提出问题。另外,对幼儿提出问题的评价方式要正确、科学,评价语言要讲究,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奇心。只有这样,幼儿才会愿意去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总之,教师必须给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鼓励幼儿自由的思考,无所顾忌的提出个人的问题和发表个人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孩子的见解显得多么离奇,教师不应置之不理,或讥笑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对待孩子,然后再用简单易懂得语言引导孩子正确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三、启迪幼儿思维方法,增进幼儿问题意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幼儿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思维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要增进幼儿的问题意识,必须让幼儿学会在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中去发现新的问题,这有赖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方法的训练。教给幼儿良好的思维方法,增进幼儿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幼儿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幼儿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一个高质量问题的提出,并能独立、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都是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前提和依托的,一方面幼儿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所以应重视幼儿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如在平时的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为幼儿寻找相关的幼儿读物,引导幼儿多观察周围的世界,扩大信息量。另一方面基本技能的训练正是幼儿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幼儿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幼儿会发现许多新奇的事物、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这就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培养发展了他们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幼儿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2.培养幼儿对问题的洞察能力培养幼儿对问题的洞察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能够从司空见惯,不易察觉的地方看出问题。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问题意识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我组织孩子参观“海防营”,孩子在观看几个战士手榴弹练习时,我适时地提醒孩子解放军叔叔是怎样扔手榴弹的?他们的方法一样吗?结果怎样?让孩子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通过比较细微的差异提出问题“老师,为什么解放军叔叔用的方法不一样,手榴弹扔得有近有远?”“哪种方法是正确的?”等等。所以,教师应加强培养幼儿对问题的动察能力。3.培养幼儿多方面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问题意识的幼儿常常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他们会主动参与、亲自探索、深度探究,并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已有知识,对其重新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另一方面,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使他们去询问父母、询问教师,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和扩充,并在积极的解
本文标题: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幼儿问题意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7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