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人。•生平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辛弃疾的生平创作——怀才不遇的爱国志士、宋代最伟大的词人(一)南归之前(1140-1162)•祖父辛赞,常带其“登高望远、指画山河”。•1161年起兵抗金,任耿京起义军中的掌书记。耿京被害后,押叛徒张安国归南宋,名重一时。(二)南渡初期(1163-1181)•23~33岁。屡任地方闲职。撰《美芹十论》和《九议》,但未受重视。•34~42岁。任职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治商业、平暴动、练新军,颇有政绩。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168—1170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168—1170年作者在建康任通判时,有次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最后流下英雄热泪。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作者恩师虞允文以一万兵力与四万金军激战采石矶,大败金军。但因朝廷议和,虞允文被迫离开相位,调任四川宣抚使,死在任所。辛稼轩于1178年过采石矶,以渔父口吻作此词,明为宽慰虞允文,实则抒不平之气。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下阕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三)退居上饶(1182-1203)•42~63岁,退居江西上饶铅山的带湖、瓢泉。这是心情最为矛盾的时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在自然、清新的田园生活描写中寄托情感。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怜白发生!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四)晚年出山又遭谗退(1203-1207)•64岁被韩侂胄(tuōzhòu)起用,任镇江知府。开禧元年(1205)七月,回到瓢泉。韩侂胄仓促北伐,大败而归。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205年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当权者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1207年,辛弃疾病逝于铅山居所。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辛弃疾的远见卓识和经世才华,在悲哀的时代里被埋没了,只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共存词626首。
本文标题:辛弃疾的生平创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8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