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1世纪就业促进与教育发展报告DOC19
21世纪就业促进与教育发展报告一就业压力下的教育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在实现了最初意义上的人口转变,即在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的同时,加速向城市化和非农化进程推进,开始了包括人口数量、结构和素质等相关内容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口转变历程。人口过多虽仍然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但人口总体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所导致的人口就业结构性失衡和城乡结构转换困难成为当前的主要人口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教育。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帮助社会应付人口变化的后果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一就业压力下的教育发展21世纪初,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使中国正处于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期。中国13亿人口中,有7.4亿的劳动年龄人口,从总量来说,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进入劳动力年龄的人口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正在成为中国政府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劳动力市场政策从比较消极的收入支持政策向以鼓励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转变,而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则是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拓宽他们参与经济与社会生活机会的重要手段。(一)发展教育可以减轻劳动供给压力由于劳动力供给数量取决于劳动参与率和人口数量,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降低劳动参与率,可以降低总人口中就业的劳动力数量。2000年,15~19岁人口为1.03亿人,其中在校学生数仅占同龄人口的41.3%;城镇15~19岁劳动力的参与率达到35.19%,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为221.15万人。巨大的人口总量加上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加大了劳动力的供给量。据统计,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由于教育供给不足,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代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1999~2001年,中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三年共计扩招323万人,相当于使同等数量的高中毕业生至少推迟就业3~4年,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培养和储备的蓄水池功能,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未来新增劳动力的水平和结构也得到极大改善。(二)教育产业与就业创造教育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教育行业自身和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出版印刷等与教育相关的服务行业就业岗位的增加。当前,中国教育人口即学生数与教职工数之和高达3.3亿,占全部总人口的26%以上,为此所创造的教师工作岗位数量相当庞大,200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1581万人。1999年开始的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到2002年仅对专任教师的需求就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13.1万人。此外,高校扩招还相应带动了其它类别和层次教师岗位的增长及与教育相关的服务业岗位的增加。教育部门担负着传播和扩展科学知识的任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科技和教育基础与实力也越雄厚。中国的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比如每万人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为美国的1/8,大学普及率仅为美国的1/10,使得科技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效应不够显着。据世界银行测算,尽管中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率为10.4%,但实际失业率超过10%。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赶不上入学率的增长速度,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在80%左右,2003年全国总体就业率为70%,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0%以上,高职(专)的就业率仅为55%。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要求他们必须转变求职择业的传统思维,走向自主创业。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不同程度地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据《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年的报告,在全球37个国家的创业活跃程度评估中,中国创业活动指数(TEA)为12.3%(即100人中有12.3人在创业),排名第9位,表明中国正处于创业活动期。但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0%~30%。这说明,当前中国除了改善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教育:劳动力市场上的通行证伴随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新兴的行业、职业和技术对素质和技能较高的人才存在着较大需求。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要求的最低标准不断提高,而低学历、低技能的劳动力大量积压。据测算,1990~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为0.07,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口的增长率为0.07%,表明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然而同期对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却为1.07,即GDP每增加1%吸纳的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增长率为1.07%,而且房地产、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在3~15之间。根据劳动部2003年对8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的定期监测,用人单位中分别有近90%和40%的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提出要求。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只有硕士以上的求职者以及各种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大于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甚至大于2。这说明文化程度水平较高或较高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上述现象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日趋两极分化,高端市场人才比较稀缺,低端劳动力市场相对过剩,教育成就水平和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在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此外,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高技能和复合型技能人才成为其新的动力源。但是,中国现有7000万技术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只占4%。造成如今找大学生容易,寻高级技师难的突出矛盾。学校教育结构如何更好地反映市场需要,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同时尊重教育规律,使教育结构之间能够相互提供保障和支持,相互拉动和推进,有利于高效、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是中国教育结构调整需要处理好的重要内容。(四)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基本途径目前中国的贫困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以及发展基础薄弱地区的边缘化贫困。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调查,2002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农村绝对贫困标准为627元),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2%,目前剩余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另外一种类型是经济转轨中冲击型的贫困,主要是城市低收入人群,包括部分在职职工、下岗、失业、离退休人员、“三无人员”(无工作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残疾、疾病及部分外来人口等弱势人群。2002年全国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的平均收入在最低保障线以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更好的基础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不仅直接提高了生活的质量,而且还提高了一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使其免于收入贫困。社会弱势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口表现为没有就业或就业不充分,其主要原因是其劳动力素质或人力资本禀赋限制了就业机会的获得。加速城镇化进程,将农业劳动力更为迅速地转移为非农业劳动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城乡教育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差异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拓展就业空间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城镇的文盲率为5.22%,而农村文盲率为11.55%,在“老少边穷”地区1019个县中,老区、民族自治地区、边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文盲率分别达到8%、11%、9%和13%;在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农村初中以下的劳动力比重高达91.2%,就业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只有6.85年,只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因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农民要具备基本的发展能力,必须从教育和培训抓起,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在城市,文化程度低、缺乏专门技能、年龄偏大的人往往会落入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国目前共有1400万失业下岗人员,而这个庞大群体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群体是男性50岁、女性4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总数在300万以上。进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4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其再就业的难度主要在于因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教育水平偏低,就业和创业能力较差,他们基本上是遭受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严重破坏的那一代人。如果把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两组15~39岁组和40岁以上组,发现其教育程度构成明显不同。在劳动年龄人口年长组中,具有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比年轻组的同一比例高13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劳动年龄人口年轻组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比年长组的这一比例高13个百分点。不同年龄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不同,年长组在人力资本存量上有缺失,而恰恰是这种在人力资本水平上的差异,导致了两个年龄组在获得就业机会上面,在下岗和失业的概率上面以及在实现再就业难度上面的不同。可见,下岗职工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体现在其教育程度上的劣势。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改善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分配状况,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是社会各阶层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帮助弱势群体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政府应采取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向全体人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教育服务,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并逐步加大对弱势群体教育扶贫的力度。二1998~2003年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情况1998~2003年是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着眼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同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相继出台了高校扩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举措。2001~2003年,国务院相继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实现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1.注重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否则,就必然会出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巩固“两基”是重中之重。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至今,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两基”目标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0年,“两基”目标如期实现,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十五”计划要求各级政府要继续坚持将“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人口的覆盖范围。当前,已经“普九”的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在巩固普及成果的基础上,正在把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工作的重点;尚未实现“普九”的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和基础条件薄弱地区,则正在进行“普九”攻坚。到2002年,全国有小学45.69万所,在校学生12156.71万人,小学净入学率为98.5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02%;初中6.56万所,在校学生6687.43万人,初中总入学率达到9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8.3%,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2)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学龄人口高
本文标题:21世纪就业促进与教育发展报告DOC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