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3、科学的品格是什么?公共政策学的科学诉求试图通过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论体系达到公共政策科学化的目标?公共政策学应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做研究设计?什么是公共政策学的快速、初步分析方法?答案(1)科学的第一个品格是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而且这种一致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科学的第二个品格是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科学的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科学的第四个品格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2)公共政策学科学化就是在既定的政策目标和价值体系下,以最佳途径和环节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宏观)。两种认识论:经验主义与先验主义;两种研究方法:实证的方法与演绎的方法。政策分析的视野(scope)与路径(approach)(中观)。路径:政治的途径、管理的途径、法律的途径。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操作性分析方法(微观)。两种资料:书面资料和文字资料;两种政策分析模式:战略性和研究性分析、紧急对策性和初步性分析(3)(波普的)政策研究设计: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确定假设;收集系统资料;资料分析;做操作性研究;写作研究报告(理论层面、操作层面)。(4)帕顿和沙维奇的:《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帕顿和沙维奇对快速、初步分析方法的界定是:“一系列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能迅速运用又理论上可靠以帮助制定好的政策的各类方法。”六个步骤:认定及细化问题、建立评估标准、确认备选政策、评估备选政策、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以及监督政策实施。分析过程中的步骤初步方法所有步骤甄别和搜集资料政策信息访谈初步资料分析文献调查方法快速调查传播分析步骤1:认定及细化问题简单计算快速决策分析政策分析产生有效的、可操作性的规定问题报告/入门分析步骤2:建立评估标准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和财政可能性行政可操作性步骤3:确认备选方案研究分析文献评述步骤4:评估备选方案步骤5:展示/区分备选方案步骤6:监督/评估政策实施7、20世纪前半期哪些历史条件对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答案(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的构成要素:(1)系统论原理,系统的构成和重要特征,系统的类型,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和生命周期;(2)系统方法,广义和狭义的方法,是指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来加以考察的方法;(3)系统工程,这是系统的技术层面。申农的信息论主要思想:主要是研究通讯过程中信息的度量、提取、存储、变换、传递、检测和识别的规律和方法。维纳的控制论主要思想:控制论是研究不同系统之间的共同控制规律以实现优化目标的科学;是利用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信息传递,使整个系统组织成为能自动地合乎要求的运动机制的一门横断科学。(2)决策科学的形成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和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和新兴学科。决策科学产生的历史包括:理性人假设,博弈论,决策科学,如西蒙等人的理论。(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行为科学的宗旨,概括地说,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标。所谓行为主义,指的是一种关于观察个人、组织或动物等有机体在既定环境中或内外刺激下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从方法论上讲,行为主义政治学对于公共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市场失败,推动经济学寻找救治方案。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导致国家干预主义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广泛深入地社会各个领域。凯恩斯主义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认识到公共政策的正面作用,二是吸引学者参政。8、拉斯韦尔和德洛尔分别对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答:拉斯韦尔等人主编《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在该书中,他提出“政策科学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本书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基础。拉斯韦尔为揭示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提供了最初的思路,阐明了政治科学与决策科学之间的关系。拉斯韦尔的关于公共政策学的主要观点:认为政策科学具有超越社会科学各学科的门户界限的跨学科性、一般选择性和解释性学科。拉认为这门学科的特点: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对于时间和空间十分敏感的学问;须与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的批判。德洛尔著《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德洛尔被认为属于第二代公共政策学家,其学术背景是公共管理学而不是政治学。德洛尔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的误区;(2)指出了美国政策科学进入新阶段的发展方向,系统群体研究方法的提倡;(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质。第四章公共政策的本质、构成与功能3、试述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和认识论本质。答案(1)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现代公共政策有多种规定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这个起决定作用的规定性就是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所谓一定的目标,首先是据有公共权力的个人与群体从他们理解的公共利益出发所界定的目标。其次是这些个人和群体的社会性即他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他们代表一定的社会阶级。再次是公共权力的形式上的委托人即公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输入到政治体系中之后,聚合成为公共利益并进而形成公共目标。由公共权力机关所确定的政策目标,往往是自利性、阶级性和公共性的混合物。所谓社会资源的配置,指的是政策主体为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调配与组合。所谓社会价值的分配,指的是作为政策成本的社会资源投入后,随着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获取的政策收益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间的分布。这里的社会价值,指的是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权力、财富、荣誉、地位等被统称作“价值”的那些东西。(2)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政策的本质被界定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因而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从政党实现其理念追求和政府实现治理的途径来看,理论指导实践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同时实践基本上也是通过政策而上升为理论的。也就是说,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或桥梁。4、公共政策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这里说的“基本特征”,是指从“公共政策独有”和“公共政策须有”两个角度提出的)(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指政治系统的输出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他人愿意服从或者不得不服从。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由它的强制性决定的。(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国家权力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正式代表,而这种资格的获得则是社会事务分裂为公共领域(公域)和私人领域(私域)、社会公共职能独立化、共同体内部分裂成治理者和被治理者的结果。公共政策作用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所表达和实现的利益,从应然层面来看具有公共性,从实然层面来看则具有偏好性。公共权力机关在政策过程中所做的选择,也会发生政府的偏好受政府自利性影响的问题。公共权力机关在政策过程中的选择行为所有的偏好性,是受掌握公共权力的统治集团的社会阶级属性以及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居于支配地位的那个阶级决定的。(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属性的层面体现出来的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而我们现在谈的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指的是在认识论上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任何政策都是为解决政治、经济、社会、方化领域的现实问题而制定的,因此问题的解决就是政策的目的。但是,问题朝着什么方向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则需要通过政策目标的设定来确定。公共政策内含的这种目标取向,使它必须至少具有两个时间维度。现在、未来。这两个维度,就赋与了公共政策在认识论上具有的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这一基本特征。应当注意到,公共政策事实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实然(政策问题的客观实在性)到应然(政策规划、方案择优和政策合法化),再到实然(通过政策执行,政策转化为现实)的过程。(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公共权力机关对某一社会现实问题做出的回应。这种回应与非政策性回应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只具有个别性,而前者则既具有个别性又具有普遍性。政策由于产生于对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所以具有对个别的适用性,但它更重要的规定性在于,它是要求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必须给人们在一定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行为提供标准、设定限度,这种标准和限度对全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具有普遍的规范作用与约束力,在政策主体所框定范围内不因各种各样的个别特点而失效。这就是公共政策的普遍性。公共政策的普遍性使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回应性则使它具有变动性。5、试比较中国和美国公共政策的横向形式构成与纵向形式的构成?中国美国横向形式过程立法决策人大决策(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而是高于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大在立法上享有最高权限,其立法权限的行使不受任何制约。)有如下几种形式:宪法、基本法律、其它法律、人大决定国会决策(美国国会的权力分为立法权和非立法权两类。从公共政策学的视角来看,立法权属于直接制定公共政策的权力,非立法权属于间接制定公共政策的权力。)立法权是国会的首要权力。美国国会的非立法权主要是指国会对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监督权。国家元首决策不存在(只有属于总统制、半总统半议会制这两种类型的国家,才存在国家元首决策。)美国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行政决策所谓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①行政法规。②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③部门规章。总统决策大多是行政决策。除此之外,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的基本职能是执行国会立法和总统决策,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制定政策。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内阁部(也称行政部),第二类是独立管制机构,第三类是其他独立机构,第四类是政府公司.司法决策在当代中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政策过程中,各级法院和检察院的功能主要在于政策执行,其政策制定的功能则相当弱。美国最高法院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国家的法律,各级政府和下级法院必须执行。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裁决、司法命令。执政党的政策当代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制。执政党的政策,不能直接成为公共政策,而要成为公共政策,须经历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纵向形成过程(1)根据现行宪法,当代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定权属于中央,地方政策的制定必须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其目标、方向和行为规范为中央政策所决定,所以地方政策只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2)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有两个、三个、四个层级。(3)在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的中国,地方政策、基层政策仍具有一定的能动性。(4)当今世界各国,不管采取哪种国家结构形式,都只能是一些原则规定,可称之为宏观政策。地方政策则往往是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因此,地方政策具有明显的中观性。(5)地方人大决策获得法的形态的那一部分是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国是单一制国家,进行地方立法通常只是执行国家立法和补充国家立法的结果。(6)地方行政决策获得法的形态的那一部分是地方性规章。(7)地方政策中未获得法的形态的那一部分,以及
本文标题:公共政策习题与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0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