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早年留学法国,倾向西方现代派艺术。年轻时提倡“走上十字街头”的艺术运动,晚年却截然相反地回到艺术的“象牙塔”。画风中西糅合,擅长仕女、花卉、芦雁。并长期致力于美术教学,为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创始人之一。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11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古称嘉应州)梅江区西阳白宫镇阁公岭村。1904年,父亲引领临摹《芥子园画谱》。1907年,入旧制立本学堂,起学名凤鸣。1908年,画中堂《松鹤图》被市里商人购去,首次卖画。1914年,从西阳中学高小毕业,考入省立梅州中学。1917年,参加梅州中学生组织的“探骊诗社”。1919年,梅州中学毕业。告别父老,同林文铮、李金发一同赴上海报名参加留法俭学会。十二月搭乘邮轮安德烈·雷蓬号赴法。同船有蔡和森、蔡畅、向警予及蔡母葛建豪。1920年,1月抵述法国马赛港。做油漆杂工,半工半读,到枫丹白露中学补习法文、数学。从此改名为风眠。1921年,春,入法国蒂戎美术学院,在浮雕家扬西斯先生门下学习素描。秋,由扬西斯先生推荐,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入名家哥罗孟画室学习素描及油画人体。林风眠与留法学生刘既漂、林文铮、王代之、吴大羽等组织霍普斯会即“海外艺术运动社”。1922年,油画《秋》入选巴黎秋季展览会。父亲林伯恩病故。1923年,结束巴黎美术高等学院学业。春,应熊君锐之邀请,与挚友林文铮去德国游学。在柏林创作巨幅油画《柏林咖啡屋》、《渔村暴风雨之后》等作品。与德国柏林大学化学系学生爱丽丝·冯·罗达邂逅。冬,与爱丽丝·冯·罗达结婚。1924年,5月,参加中国在斯特拉斯堡莱茵宫举办的展览会,当时由驻法公使及蔡元培发起。林风眠参展作品达几十幅,其中包括油画和国画。展览中作品所蕴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及其才华被蔡元培先生发现。7月,夫人罗达生产,染上急病,妻儿一并去逝。10月,油画《摸索》、中国水墨画《生之欲》,入选巴黎秋季沙龙展。1925年,春,以多而优的作品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其中《饮马秋水》等数幅作品,由海外收藏家收藏。秋,与法籍蒂戎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爱丽丝·华丹结婚。冬,蔡元培推荐林风眠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兼教授。偕夫人爱丽丝返国。林风眠于1923年在柏林创作的油画作品《平静》(又名《渔村暴风雨之后》),描绘的是一些德国女子在傍晚漫步海滨的情景,作者期望表现超越悲喜之上的心灵安逸之情。据说这是上世纪50年代林风眠创作的作品《小花》,画面中有欧洲哥特式教堂之窗和类似他第一位妻子罗达照片的造型。林风眠于192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摸索》。此画四、五公尺长,二、三公尺高,人物众多,群英毕聚,从希腊的荷马、意大利的但丁、中国的孔子……到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托尔斯泰,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形式上宏伟概括;线条粗犷奔放,充满着力的旋律;色调以灰黑二色为主,忧郁沉重。林风眠于1924年创作的国画作品《生之欲》,寓意表现叔本华“众生皆有生之欲”的理念。画面既保持了传统笔墨的功力,又吸收了“岭南画派”表现光影的新技巧。据传这是上个世纪40至50年代间林风眠创作的作品,画面人物原型出自林文铮的女友玛利亚为林风眠作媒的第二任妻子爱丽丝·华丹。1926年,春,同夫人先到上海。旋即赴北京国立艺专就职,同时兼教务长、油画系主任。在艺专举行归国后首次大型个人画展。鲁迅到艺专观看林风眠画展。发表《东西艺术之前途》论文,提出与徐悲鸿相似的“中西融合”艺术主张。1927年,5月,发起组织“北京艺术大会”。发表《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7月,艺术运动失败后,被免辞北京艺专校长、教授等职。8月,女儿蒂娜诞生。9月,南下受蔡元培之聘,任国民政府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12月,蔡元培采纳林风眠提出建立江南艺术大学的建议,通过了《筹办国立艺术大学院提案》,决定林风眠负责等建国立艺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地点在杭州西湖畔。创作油画《人道》。1926年拍摄的林风眠肖像照片1927年“北京艺术运动”照片,图中右二人物为林风眠。1928年,1月,参加南京《第一届艺术展》,展出《人道》等作品。蔡元培偕夫人专程从南京来杭州参加国立艺术院开学典札。受到学界泰斗、创办人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被聘任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夏,发起成立“艺术运动社”。10月,国立艺术学院院刊《亚波罗》创刊。是年留法归来的张道藩,欲谋求艺术院之职,被林风眠拒绝。1929年,1月,“西湖一八艺社”成立。2月,同林文铮共同制定《艺术教育大纲》。3月,发表《中国绘画新论》。4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展出油画《贡献》、《海》、《南方》,并任评选委员。兼任西湖博览会艺术倌主席,主办西湖博览会艺术馆。5月,西湖博览会在杭州开幕。8月,参加国立艺术院在上海举行的“艺术运动社”首届美展。10月,奉教育部令,国立艺术院改为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为纪念熊君锐牺牲创作油画《痛苦》。组织成立“亚波罗”社,出版《亚波罗》杂志。1930年,暑假与潘天寿赴日考察教育。并在日本东京举行“艺术运动社”及杭州艺专教授作品展。为《前奏》月刊撰写发刊词。1931年,春,“艺术运动社”作品在南京举行第三次展览。《亚丹娜》创刊。5月,蔡元培发表《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对国立杭州艺专的创建作了充分肯定。1932年,发表《美术的杭州》。1933年,发表《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1934年,创作油画《悲哀》、《构图》等。3月,参加国立杭州艺专在上海中法友谊会举行的第四届展览会。1935年,其中包括1926年至1934年写的9篇论文及1篇《自述》。1936年,1月,在蔡元培七十寿辰宴会上,林风眠与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于佑任等人提出捐款办孑民美育研究院。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九三五年的世界艺术》。冬,在上海公学举行画展,展出油画、国画作品百余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学校内迁,先至浙江诸暨、江西,后到湖南长沙。4月,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在香港大学举办林风眠个人画展,展出作品百余幅。1938年,教育部将北平艺专、杭州艺专两校合并,迁到湖南三沅陵,委任力主任委员。秋,学校改组,被迫解职。辞职后为学生题词“为艺术战”。1939年,春,在上海法租界法国总会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100幅。由上海经香港、海口、越南河内、再转往昆明,到达重庆。出任国民政府政治部设计委员,担任抗日宣传任务。1940年,开始隐居重庆嘉陵江南岸弹子石破军火库中,潜心创作。1941年,潜心研究中国画。1942年,画了大批水墨画。1944年,被邀请到重庆国立艺专演讲,讲中国画如何改良(革)问题。1945年,潘天寿任国立艺专校长,应聘回校任教授。学校实行教室制,林风眠教室的学生有苏天赐等人。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展出水墨画《猫头鹰》。参加重庆“现代绘画展”,展出作品《少女》、《百合花》。抗战胜利。随学校回杭州,继续在杭州任教。与家人团聚。1946年,在杭州艺专任教,常与傅雷、赵无极来往。画现代美女、猫的水墨画,在上海法文协会举办个人画展。10幅作品参加巴黎东方博物馆主办的“中国现代画展”。1947年,辞去教授之职,与夫人、女儿同住杭州玉泉住宅,潜心作画。1948年,又被杭州艺专聘任,主持林风眠画室,苏天赐任助教。做学术报告《关于毕加索与现代绘画》。1951年,杭州艺专改称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林风眠又被迫免职。1952年,移居上海南昌路53号,闭门埋首作画。继续以“我入地狱”精神探索艺术。1955年,秋,太太爱丽丝与女儿蒂娜移居巴西。1956年,出席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的座淡会,并座国画问题。继续独自探索,画戏剧人物。创作《宇宙锋》、《南天门》等。1957年,发表《美术界的两个问题》、《要认真地做研究工作》。1958年,编著《印象派绘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后因此受批判。下乡深入生活。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林风眠画集》,收入作品12幅。1959年,发表《跨入一个新时代》、《老年欣逢盛世》。数次去舟山渔场写生,创作《捕鱼》。1960年,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7月,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他被选为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国家画廊收藏其作品。1961年,夏,上海美术馆展出《上海花鸟画展》,并转往北京展出,《秋骛》等4幅作品展出。1962年,发表《抒情·传神及其它》、《丰富多彩的越南磨漆艺术展》。1963年,上海美协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林风眠画展》,展出作品近70幅。后在北京中央美院陈列馆展出。发表《回忆与杯念》。1964年,在香港大会堂举行《林风眠画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逼无奈将自己毕生所画的国画一千余幅浸入浴盆捣成纸浆,从马桶冲掉,一部分油画用火炉烧掉。作品第二次惨重损毁。1967年,劳动改造。1968年,8月以“日本特务”“特嫌”罪名被上海公安局拘捕,后转入上海南市第一看守所,开始长达四年半的狱中生涯。1972年,11月28日晚获释。拖着病躯,继续在申城孤独探索。1974年,作品被江青定为黑画,将林风眠定为黑画家再遭批判。1977年,10月19日在叶剑英元帅的关心下获准移居香港。1978年,春,由香港赴巴西探望夫人、女儿。夏,由巴西返港。继续作画。举办个人画展。《林风眠画集》出版。1979年,7月,上海展览馆举办《林风眠画展》,展出作品127幅,12个瓷盘画。8月,应法国政府邀清,在巴黎东方博物馆举办《林风眠画展》,展出作品80幅。10月,席德进编著的《林风眠画集》由台湾雄狮出版社出版。1981年,为悼念席德进逝世撰文《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画画》。发表《关于冯叶之画》。1982年,夫人爱丽丝在巴西逝世。1983年,1月,回巴西探望女儿蒂娜。夏,回香港作画。1986年,日本友人大桶贵支女士将林风眠作品介绍到日本。于东京日本西武集团展出。1987年,为吴冠中在香港画展签展目、画集及海报并参加开幕式。1988年,为中国美院建院六十周年校庆题词“永葆青春”。4月,上海文化局在上海召开《林风眠从艺七十年学术研讨会》。1989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姚美良为建林风眠纪念馆捐赠100万元人民币。9月,荣宝斋出版《林风眠人物山水静物》,吴冠中作序。在香港撰写自述《我还在探索》。10月,台北历史博物馆庆祝林风眠九十寿辰,举办回顾展。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林风眠个人画展,展出作品六十幅;中国美协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召开林风眠艺术研讨会。12月,在梅州举办《林风眠画展》,展出作品80幅。在香港创作“噩梦”组画。包括《痛苦》《火烧赤壁》、《基督》、《屈原》等。台湾出版豪华本画册。1990年,第二次应日本西武集团之邀,再度赴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0月,浙江美院出版社出版郑朝、金尚义编著的《林风眠论》。1991年,3月22日,台湾授予林风眠文艺金质奖章及美术特别贡献奖。8月12日10时,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2岁。
本文标题:林风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4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