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第4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4.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般原则1.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三方面含义:首先,教学原则从属于教学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其次,教学原则的确定有赖于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再次,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与运用起指导作用。4.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般原则1.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特性:实践性科学性历史性发展性4.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般原则2.传统教育观下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及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2)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6)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7)高难度与量力性相统一原则;8)巩固性原则;9)统一性与因材施教原则。4.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般原则3.现代教育观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1)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3)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原则;4)开放学习与统一规量结合的原则;5)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6)以优化学习、培养信息素质为根本宗旨原则;7)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8)知识、情感、技能多目标统一原则;9)效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原则。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2.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1)讲授法的教学过程①组织教学②导入新课③讲授新课④巩固新课⑤布置作业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2.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讲授法的教学要领①时间不宜太长②内容适合学生理解的程度③注意讲述时的动作、表情和语言④避免照本宣读,兼用教学媒体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2.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讲授法的教学要领⑤随时与学生保持眼神接触⑥适时的强调重点⑦同时提供讲演纲要或书面资料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3.提问法——发展学生思考力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的教学方法。*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学生向学生相互提问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3.提问法——发展学生思考力1)发问的作用①使学生有目的地思考;②提供学生表达的机会,增强表达能力③增强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④帮助教师评价教学成果⑤帮助学生发现疑难问题和困难所在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3.提问法——发展学生思考力1)发问的作用与类型2)问题的层次---美国桑德士①记忆性②理解性③应用性④分析性⑤综合性⑥评鉴性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3.提问法——发展学生思考力1)发问的作用与类型2)问题的层次3)提问的原则①增加参与人数②兼顾各类问题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3.提问法——发展学生思考力4)提问的原则与技巧①转引(几个人回答同一个问题)②迅速提示③深入探究④转问⑤反问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3.提问法——发展学生思考力5)候答与理答的原则与技巧①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仔细听,并且注视学生②让学生把答案说完,不立即中断学生的回答③在学生作答后,不作消极的批评④尽量先由其他学生互相答问和评价⑤适时中断偏离主题的回答⑥鼓励想发言却又不敢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4、操练法和实验法上机操作的要求:①保证一定的上机实习时间②明确上机操作的目的③上机操作要注意趣味性④爱护设备⑤老师要加强巡视,辅导和纠正错误5、演示法——提高学生观察力①图片、挂图、示教板的演示②实物和模型的演示③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的演示④信息技术实验或操作的演示慢慢慢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6、计算机游戏教学法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游戏又回过头来加强了认知活动。——皮亚杰计算机游戏教学法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游戏软件进行教学,也指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些简单的游戏程序,寓教于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或称游戏化学习模式)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6、计算机游戏教学法优势:*学生在游戏中有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在游戏中显出非凡的自主性*游戏模式擅长锻炼思维能力,而不是传递大量的系统信息*游戏往往是一种基于真实问题环境的探索学习*游戏中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完善的问题系统,在游戏中学生将遇到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其解决问题或自我突破的动机局限性: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设计难度大一般只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方法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4.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专题: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含义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建构主义理论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含义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一定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来启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此方法将再现式、训练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二、“任务驱动”分类1.本能驱动2.成果驱动3.情感驱动4.生活驱动1.本能驱动•以学生的出发点,抓住他们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从一些娱乐(如游戏、动画、智力竞赛等)方面入手,这是一种最直接的驱动方式。2.成果驱动•通过展示优秀作品,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吸引学生完成作品。常用、有效3.情感驱动•以某种情感感染学生,让其在心理上对某种事情、问题产生兴趣和意愿,主动用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手中的信息资源,用以表达心里及思想。如:奥运会奥运特刊4.生活驱动•围绕着生活(学习)所需技能进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正确:制作课程表问题:制作工资表三、任务设计要注意的问题任务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是一节课的核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三、任务设计要注意的问题任务要具有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三、任务设计要注意的问题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2.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3.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4.任务要具有层次性基本任务提高性任务开放性任务三、任务设计要注意的问题5.注意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6.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7.任务设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和能力8.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统一9.任务设计要恰当地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联系1.任务要具有情境性•设置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让学生感兴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把“复制一个文件”、“粘贴一张图片”等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作为任务。2.任务要具有意义性•任务应当与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知识结合,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学习新的技能与方法,从而达到信息技术课程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但不能以具体操作与技能为任务,任务完成后也无从拓展,学生获得是零碎的、孤立的)。3.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任务适合在课程的一个周期内完成,小的任务可以在一节课(包括连堂课)内完成,大的任务可能通过一个教学单元完成(应分解为若干个可以在一节课中完成的子任务),使得每次学习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更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4.任务要具有真实性和合理性•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实际,要合理性,不能为知识点随意设计任务。(如,唐诗的排版、“画图”中的复制)5.任务要具有阶段性•为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小的“任务”就是一个课堂作业,可以独立当堂完成。中等任务(1个单元)要通过自主学习、需要1-2课时才能完成。大任务(1个模块)要更多课时,通过合作学习才能完成。思考题:任务与作业的区别?任务与作业的区别•“任务”没有“标准答案”,给学生较多的想象空间,以利于学生创造与发挥。•“任务”通常可能需要几个课时才能完成。•完成“任务”的知识、技能经常是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完成。•“任务”通常是多门课程的整合。四、“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1.做好准备2.提出任务3.分析任务4.探索和完成任务5.交流评估与归纳1.做好准备•准备资源:光盘、网站和课件等资源,供学生使用。•创设情境: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在情境的作用下,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适应新知识、技能的学习。2.提出任务•分析课程目标、学生基础与兴趣,提出一个能够应用教学目标才能完成的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和编排,只有“任务”明确、编排合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3.分析任务•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子任务,并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应用已有技术,哪些需要学习新技术,使学生能够明了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形成。•任务分解时,最好每个子任务包含一些新技能与方法。4.探索与完成任务•由学生个人或分组去完成任务,同时,教师给以必要的帮助与指导。教师可以采取巡查的方式或者参与一个小组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一方面发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倾向性问题,加以引导,对于技能知识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使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学习目标的实现统一起来。4.探索与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例如可以将资源做成自学课件,也可让学生自己看书;小组内部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鞭策或鼓励。在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5.交流评估与归纳•通过相互评价,提升学生对于作品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有特色的作品;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与方法,讨论新技能的作用,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内化。•尽可能多交流与展示作品,教师以鼓励为主,以发展为方向,与学习前的能力进行比较,对学生的作品作出点评,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持久的兴趣。五、教师地位和作用•创设学习情境。•控制学习进程。•提供学习中技术指导与咨询。•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意,纠正错误倾向。•评价学生作品。一定要备课六、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创设学习情境。•控制学习进程。•提供学习中技术指导与咨询。•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意,纠正错误倾向。•评价学生作品。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搜索技巧–提前做一个内容为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调查–环节一:提出任务:任务1:几何画板程序下载(必选)任务2:最早的中国人口普查数字大约是多少?(可选)任务3: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功过(可选)任务4:余光中《乡愁》的英语译稿(可选)–环节二: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环节三:针对问题、明确思路、提示重点–环节四:自主探索、领会意图、解决任务–环节五:检查结果、发现不足、总结经验谢谢!
本文标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5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