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从清明节和复活节的比较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从清明节和复活节的比较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摘要:清明节和复活节在时间、起源以及在灵魂不朽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清明节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实用性而复活节则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宗教性和超越性。关键词:清明节复活节中西文化清明节和复活节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西方节日两者在时间上也相差无几有时会重合都属于春天的节日所以很容易把这两个节日放在一起来讨论以小见大从中来分析出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具体来讲清明节和复活节都是发生在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处处生机盎然的春天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我国古代有清明踏青并开展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复活节是西方基督教重要的节日之一是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日子。复活节是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天。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所以也是春天的节日。亲朋好友会互相赠送小兔子小鸡等象征春天复苏和新生命诞生的礼物。在古代耶稣复活之日正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居民的“春太阳节”这个节日也正是人们出去春游的好时节。从节日的起源上看两者都涉及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又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复活节众所周知是纪念耶稣基督的日子。我们从圣经上可以看到有关耶稣基督复活的很多经文。在新约的四福音书中均有详细的记载内容也都大体一致。保罗也在哥林多前书用整个15章来讲论复活的事情。讲到耶稣基督的复活首先是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然后第三天才复活是“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所以在复活节之前是受难节。信徒们都聚集一起祷告纪念耶稣基督背负人类的罪而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作了挽回祭使神人和好。到第三天的时候才开始过复活节欢庆耶稣基督的复活。节日的时候吃彩蛋既有重生的意思象征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走出石墓。基督的复活是充满喜乐的日子“基督的复活是上帝开放的丰满信仰的喜乐和复活的欢呼。”2还有节日吃的面包也表示说耶稣基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人物都有人类的忧患意识愿意为别人牺牲。不同的是介子推是为一国之君而死耶稣是为全人类介子推被烧而死耶稣基督死而复生介子推之死也没有像耶稣一样早有预言在先可以看出复活节是宗教色彩浓厚的节日。从清明节和复活节的种种活动来看两者都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对灵魂不朽的追求。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慎终追远缅怀祖先的节日是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感恩和思念对生命的延续和更新的期待。“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3意思是说祭祀是用来追养双亲而继续尽孝。古人认为祭礼是教化的根本。按照习俗主要活动是扫墓也就是俗称的上坟是敦亲睦族及行孝的一种“祭之以礼”的祭祖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有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就是讲的扫墓的情景。清明节期很多地方都吃鸡蛋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清明节也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传说是晋文公次年发现介子推被大火烧时抱着的大柳树死而复活而流传下来的。还有植树等都是表征新生意义的活动。复活节也是人们对复活生命的追求表达对耶稣基督的纪念激励人们去跟随基督在现实生活中荣耀他。在复活节的礼物中小兔子小鸡等都是复活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最典型的是彩蛋人们常把蛋视为生养众多和复活的象征.因为它孕育着新的生命。后来基督教又赋予蛋以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石墓的象征复活的生命就是从其中挣脱而出。复活节人们也常把蛋染成红色代表耶稣受难时流的宝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喜乐。清明节和复活节也是合家团圆的日期。特别是我国清明时节人们都会抽时间回家和亲人团聚分享回忆交流感情谈说上祖的功德。中华民族是家庭观念特别强烈的民族儒家认为家庭关系是人伦的起源。封建社会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中有“两纲”都是家庭关系君臣关系也可由父子关系来类比。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也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借着清明节家人有了相聚的时间。自2008年以来清明节成为我国的公共假期这对家庭的和谐、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都有积极地推进作用。复活节也是西方各国的公共假期是家庭大团聚的节日。不论是教会的大家庭还是个人的小家庭都有很多有意义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演进清明节和复活节逐渐地世俗化。清明节在祭祖上坟等活动中少了些神秘多了些随意。成为我国一项民俗性很强的活动成为民间百姓自己的节日是集追思和娱乐一体的活动。古时候天子祭天祭地诸侯祭拜自己的一方神祗普通老百姓只好祭拜自己的祖宗。规模之大场面之隆重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复活节也没有了中世纪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往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风俗。在美国游行队伍中既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等。此外还有很多小孩子喜爱的活动如草坪滚蛋等。当然作为中西方的两大节日清明节和复活节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复活节是宗教性的节日而清明节很大程度上是民俗性的传统节日。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基督的复活按照圣经的说法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是为了赎世人的罪而死上帝让他第三天复活。因耶稣基督复活信徒也照样可以复活。这在哥林多前书15章讲得很清楚:“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4因此在基督宗教中复活节具有极重要伟大的意义。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作为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则是用百骑大合唱的形式来庆祝耶稣的复活。一个个身穿黑色上衣、头戴黑色礼帽的索布族人骑在骏马上他们边走边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唱赞歌场面十分壮观。在欧洲许多国家复活主日的主餐均食羔羊肉象征耶稣是上帝圣洁的赎罪羔羊藉他在十字架上所留的血使人类得以洗净罪与上帝重归和好。此外复活节到处可见的百合花表示耶稣基督的纯洁与神圣。与西方的复活节相比清明节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功利性的特点。如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5祭祖有要天地神灵的佑护祖先灵魂享用祭奠的贡品并赐以富佑的意思。而复活节是人们对超越现实世界的盼望是一种信仰、一种期盼有很大的超越性。基督徒是生活在这世界中又要超越世界如使徒约翰告诫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6也可以说对于清明节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内在的超越而复活节是一种外在的超越将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在清朝发生的礼仪之争中对孔子和祖先的崇拜对天的祭祀关于天主的名称及内涵问题的冲突也可谓是清明节和复活节的差异。清明节时对祖先作为神明的崇拜呢还是只是尊重祖先还是道德的诗性信仰每个人有不同的见解。作为基督教当然是一神论对祖先只能是尊重的对象而不能是敬拜的对象。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合作现在人们过清明节也少有了以前的烧纸烧香磕头等习俗文明祭祖已经蔚然成风。一束菊花一杯清酒一行小诗都体现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尊敬和感恩。公祭不如心祭人们以各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情感。在西方也有很多人研究儒学学习孔子使西方的复活节更增添了些人情的味道和家庭的和气。
本文标题:从清明节和复活节的比较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8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