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1.会计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劳动耗费生产活动劳动成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会计活动对劳动耗费和成果的计量、计算和记录结论:对生产活动的管理是会计产生的根本动因。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马克思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简单生产活动复杂生产活动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成为独立职能2.会计活动与生产活动的统一与分离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成果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简单生产活动复杂生产活动劳动耗费剩余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会计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代会计阶段现代会计阶段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标志: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15世纪以后--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一)會計命名的起源1.历史上有三种说法A.夏代B.战国C.西周“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引自《周礼·天官》)2.据郭道扬教授《会计发展史纲》所述,“會計”命名起源于西周,西周“官厅会计”核算的具体情况考察,“會計”二字连用的基本含义在当时是,既有日常零星核算,又有岁末的总合核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末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产生了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计量、记录行为。刻契记事:我国的“书契”和伊拉克的原始算板。结绳记事:凡记录小数或小事,打一小结,而记录大数、大事打一大结,绳结的大小,以数目和事情的大小为转移。(二)我国古代会计发展的进程这从近代我国佤族所用结绳法中可以得到旁证,佤族人用结绳记录复杂的债务.如一根挂在墙上的绳索,上部结有三大结,中部有一大结、一小结,下部又结有三大结,这种绳结表示什么呢?原来上部三结表示借出去的三元滇币;中部一大、一小两结表示每半年应收到利息一元半滇币;下部三结则表示这笔债款已经借出三年了。2.西周“官厅会计”的出现3.春秋战国至秦代,出现籍书,以“入、出”作为记帐符号。4.唐宋两代,出现“四柱清册法”,复式记账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清册法”的创立和运用,是中国会计对世界会计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5.明末清初,形成“龙门帐”其采用“进-缴=存—该”的公式,验证两方面盈亏是否相等。在“四柱清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复式记帐”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6.我国1905年从日本引入借贷记帐法,用于大清银行“會”和“計”的含义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中讲“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會”取其上半部义,作汇合、汇集。“計”由言和十构成,言有两层含义a.正确无误;b.真实无欺,十也有两层含义a.零星计算;b.四方汇合。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直言日言”西汉语言学家杨雄在《法言》中讲“言为心声”我国古人对会计人员的看法“计数,学士大夫耻言之,皆以为不足学。”(清代陈世如)“今有人于此,修身会计则可耻。临财物资则尽为己,若此而富者,作资则无可取。”(秦相吕不韦)1.50年代—70年代中期:苏联模式: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70年代—80年代中期: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我国会计工作进入法制阶段。3.90年代初,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这是引导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流行的会计实务接轨的一项重大措施,这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三)新中国会计的发展(四)国外会计的发展13世纪末佛罗伦萨借贷资本家用“借”“贷”做记账符号来记账;“借、贷”二字分别表示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化。14世纪热那亚商人将其应用于工商业记帐,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这样借、贷二字就逐渐失去了本来的含义,而演变成一对记帐符号,转化成会计上专门术语。15世纪威尼斯商人用来反映资本存在形态和权益的增减变化。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著作《算术、几何与比例的概要》中用《簿记论》作为一章,系统论述了威尼斯商人的复式记账法,被认为是现代会计的开端,其实质在于:一人所有财产=其人使用权总值评价:“帕乔利的会计著作几乎影响了一个世纪的终结。—”美国会计史学家利特尔顿“正是帕乔利的这部著作奠定了欧洲会计的基础。”—英国会计史学家沃尔夫意义:整个世界可从会计实务的研究中摆脱出来,向着会计理论的研究的方向发展,创立了复式记帐的基础。1581年,威尼斯会计学院成立。会计发展中心的四次转移意大利北部城市: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在十四世纪、十五世纪,已经稀疏地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市看到。”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后,意大利的北部伦巴底和中部托斯坎尼地区的城市,逐渐控制了东方和西欧的中介贸易。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由于地理大发现和商路的转移,意大利北部城市经济陷入困境。随着英国、西班牙毛纺织业的发展,复式簿记发展的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德国和荷兰。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所得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此期间,英国的会计理论、实务的发展进入到它的全面普及与创新时期。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霸权的转移,会计发展中心由英国移至美国。—美会计界两大人物托马斯·琼斯:1830年,美国会计学界最杰出的人物托马斯·琼斯曾在纽约的一次演讲中,首创财产及使用权两大关键要素之说,弥补了帕乔利以来在复式簿记理论阐述方面的一些缺陷。哈特菲尔德:1909年,被人称为美国会计学泰斗的哈特菲尔德的《近代会计学》一书问世,该书以资产负债表为会计学之本体,是美国会计学之规范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马克思2.会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节会计的含义什么是会计?一种工具;一个信息系统(南派);一种管理活动(北派);一门艺术(国外)。工具方法“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我国代表:厦门大学(南派)葛佳澍;余绪缨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方法管理活动论—会计工作“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代表人物:杨纪婉;阎达五艺术职业判断:折旧的时间、坏账准备的计提,是技巧招聘会计的故事魔术会计是什么?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对管理活动论观点的理解★管理目的: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形式:主要进行价值形式管理。★管理方法:具有专门程序与方法。★管理内容:资金运动。★管理职能:反映与监督。三、会计的属性1.会计的双重属性(1)会计的自然属性(技术性)(2)会计的社会属性(社会性)2.研究会计属性的意义有利于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有利于保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四、会计学及其分支1.基本概念会计学是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知识体系。2.组成内容会计学理论会计学应用会计学会计理论会计史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一)基本含义及其内容●基本含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基本内容: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纳为两种:反映(核算)职能与监督(控制)职能。●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马克思会计基本职能的外延:除以上职能外,会计还具有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理论依据:(二)会计的反映职能1.基本含义●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的表现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显著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劳动量等为辅助计量单位。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3.基本内容记账经济业务算账报账4.重要作用形成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服务。(三)会计的监督职能1.基本含义●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计划等,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2.显著特征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3.基本内容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4.重要作用与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构成了会计的控制系统,确保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四)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1.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2.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会计反映监督资金运动二、会计的目标(一)基本含义●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二)两种观点1.决策有用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2.受托责任观。如实的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第四节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一、会计的任务(一)基本含义●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即会计应当完成的工作。(二)基本内容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会计信息。2.监督经济过程,维护财经纪律。3.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二、会计的作用(一)基本含义●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实现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二)基本内容●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信息●为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和管理提供信息●为投资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信息●保证投资者投入资产的安全完整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第五节会计的方法一、基本含义◆反映、监督会计对象的手段◆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二、基本内容◆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用以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对经济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也称审计,检查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真实准确性的方法基础方法研究重点三、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告(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内容1.设置账户◆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的确定会计对象分类项目的过程,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专门方法。资产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存放在企业的现金存入银行的存款仓库储存的材料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会计信息的存储器】仓库存放的包装物包装物2.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登记的专门方法。500500银行存款原材料经济业务:企业用银行存款500元购买材料。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审查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性的方法。◆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人员的职责。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户4.登记账簿◆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的在账户的载体——账簿中记录的专门方法。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簿(内设账户)5.成本计算◆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原材料1080/4件总成本:1000元+80元=1080元单位成本:1080元╱4=270元经济业务:购入A材料4件,买价1000元,支付运费80元。记账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买价1000元,运费80元。共计4件。原材料1080/4件盘点实物(4件)账实核对7.编制财务报告◆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方法。账簿财务报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二)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程序1.经济业
本文标题:非财务专业基础会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1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