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
I附件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II目录前言................................................1第一章发展基础......................................2第一节区域特点....................................2第二节发展机遇....................................3第二章总体要求......................................4第一节指导思想....................................4第二节战略定位....................................5第三节发展目标....................................6第三章空间布局......................................7第一节功能分区....................................7第二节空间结构....................................8第三节城镇体系...................................10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12第一节铁路.......................................12第二节公路.......................................12第三节水运.......................................13第四节航空.......................................14第五节通信.......................................14第五章特色优势产业.................................15第一节能源保障基地...............................15第二节资源精深加工基地...........................16III第三节战略性新兴产业.............................17第四节特色农业...................................18第五节文化旅游业.................................20第六节现代物流业.................................21第七节健康服务业.................................21第六章城乡协调发展.................................22第一节提高城镇承载能力...........................22第二节建设美丽幸福乡村...........................23第三节推进城乡一体化.............................23第四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24第七章生态文明建设.................................25第一节实施重点生态工程...........................25第二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25第三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25第四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6第八章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7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7第二节提高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27第三节发展文化体育事业...........................28第四节激发就业创业活力...........................29第五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9第九章开放合作.....................................30IV第一节优化区域内分工合作.........................30第二节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31第三节深化国际合作...............................31第十章保障措施.....................................32第一节创新体制机制...............................32第二节加强组织实施...............................341前言左右江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邓小平同志在此亲自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长久以来,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民族解放、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但受历史及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老区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特殊困难,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予以支持,决不能让老区掉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支持老区在新形势下加快振兴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以百色为代表的左右江革命老区为核心,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全境以及南宁市部分地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全境∗。规划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总人口226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646亿元。本规划属于统筹支持全国革命老区发展的重点区域规划,是指导本区域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实施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5-2025年。∗规划范围包括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全境,南宁市隆安县、马山县;贵州黔西南州全境,黔南州都匀市、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惠水县、三都县,黔东南州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云南省文山州全境,覆盖3个省(自治区)所辖8个市(州)59个县(市、区)。2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区域特点区位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薄弱。老区地处桂黔滇三省区交界,是我西南地区通边达海的重要通道和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地带。但区域以山地地貌为主,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铁路、公路的路网密度和等级均低于周边地区水平,快速通道少,区域互联互通能力不强。资源禀赋丰裕,但产业潜力尚未充分释放。老区煤炭、水能、铝土、锰、锡、铟等资源丰富,农林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但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不高,能源资源就地转化率低,贫困问题突出。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仅为全国和东部地区的34.6%、25.8%,75%的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生态环境优美,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左江、右江、红水河三江汇聚,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密集,森林覆盖率达58.7%,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是国家生物多样性重要宝库、珠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区域内石漠化、水土流失、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矛盾突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总体开发程度不高。区域内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73%。壮、布依、苗、侗等民族文化风情独特,3百色起义等红色文化光照千秋,自然景观绚丽多姿,具备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潜力。但旅游资源挖掘开发不足,景区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不丰富,缺乏跨省区精品旅游线路。社会和谐安定,但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老区各族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我国西南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公共投入不足,社会事业和民生发展滞后,义务教育巩固难度大,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劳动者职业技能缺乏,基本公共服务难以满足老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二节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将西部大开发置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拓展扩大内需新的增长空间,有利于老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完善产业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打造西部大开发新的战略支撑。开放型经济加快构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支持广西建设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有利于老区发挥开放前沿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的广度和深度。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4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加大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老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优美环境增强后发动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发展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步伐,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有利于老区借助国家支持,通过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打造天蓝山青水净的美丽老区;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5造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老区;着力促进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与民族文化,打造全国旅游文化示范的文化老区,努力探索革命老区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加快老区开发建设步伐,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第二节战略定位弘扬老区革命精神,立足老区比较优势,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在交通、产业、金融、扶贫、生态、国土开发与保护等领域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面向东南亚、南亚全方位开放前沿地带。深度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发挥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支撑作用。建设完善通边达海交通干线和支线网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和边境口岸城镇,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通通道、商贸物流中心、跨国产业合作基地。——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依托有色金属、煤炭、水能、生物等资源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条,推进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循环化发展。建设生态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西电东送”基地、清洁能源利用示范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培育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著名红色文化及休闲旅游目的地。以红色旅游、民族文6化游、健康养生游、喀斯特自然景观游、边境探秘游等为主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桂黔滇旅游一体化,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创新区、原生态民族文化体
本文标题: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3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