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与案例分析
当代青少年推动老师“前进”当代青少年的具有较强的爱国情感当今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点怕吃苦意志力薄弱自我意识太强承受挫折能力差自控力差责任感差当今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一.学习问题二.同伴关系的困惑三.手机带来的心理问题四.迷恋网络游戏五.早恋问题一、学习问题学习焦虑学习疲劳厌学学习能力不足考试焦虑学习焦虑: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初高中学生普遍感受学习带来的压力。小文诉说着自己的情况:“最近一段时间我每天上课都听不进去,自习看不进书,想到考试就害怕。”小文从普通中学考入某重点高中就读,一直很努力,也很要强,但成绩却不能名列前茅,于是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太笨。面临本次期中考试,她不敢想象会有怎样的结局,故不能集中精力复习,想到考试便害怕。“从小学到初中,我学习一向很优秀,获得过很多赞誉,同学们认为我‘有学习的天赋’。但现在,当我在休息时间看书时,同学就会说:‘你好认真哟’,我很不喜欢听这样的话,我觉得他们似乎在说:‘你好笨,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只考了这样的成绩。’“他人的一举一动对我的触动很大,当我看到其他同学做的题目或复习的内容和我做的或复习的不一样时,我就会想:他们看的资料我都没有看过,时间来不及了。想到这些,我就会很不平静,感到自己花了很多时间,结果好像什么都没有复习。”学习疲劳据有些学生反映:他们经常一捧起书本就头疼、恶心,心情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混乱,夜间常有失眠发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问题多是由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和疲劳状态造成的。厌学这类学生的口头禅是“我真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思”,“我对英语烦透了”等等,他们对学习或某一学科极度的厌倦,认为它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可言。学习能力不足一部分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不善于倾听,作业速度慢,漏做作业,对知识的理解肤浅而片面,初高中学生会出现不适应初中、高中学习,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考试焦虑许多学生诉说自己甚至在考试前些天就紧张心悸,考试过程中起初也很慌乱,但慢慢能平静下来,进入状态。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兴奋性紧张,如果适度,可以促使学生发挥高水平。但有些学生考试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思维混乱,导致考试失利,成绩远不如平日,这便是一种需要矫治的病态心理。心理实验想象给人暗示作用二、同伴关系的困惑现在有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交往能力,如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对人苛求,好嫉妒,爱猜忌别人;拉帮结伙,攻击他人;胆小羞怯,不善于与人沟通等等。这些不当方式都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三、早恋处理方式:成绩下降采取对策观望成绩不降或进步继续观望四、手机带来的心理问题家长:手机是跟“绳”,“拴着”孩子放心学生:手机是工具,联络家长方便学校:手机扰课堂,黄信息害了孩子学生使用手机弊端一、学生之间会形成一种炫耀、攀比的心理。二、会影响学习,破坏课堂纪律。三、一些短信内容不健康,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四、手机成为考试作弊的工具。五、迷恋网络游戏《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说,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标准》严格界定了网瘾症状表现,即: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等共七项标准。其中一项量化的指标是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了三个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陶宏开:我不认为青少年网瘾是精神问题,它不是精神病,是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我们解决网瘾问题要通过重塑人格叫做心理的沟通和行为矫治,而不是用药物来治疗孩子的网瘾。学校个案辅导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一、行为矫正技术•1、行为矫正是指通过适当的强化手段,增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生,减少并逐步克服不良行为的一种技术。2、行为矫正的程序①确定目标行为(不良行为、积极行为)②建立目标行为(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③建立行为基准线④实施强化干预⑤效果评估与反馈3、实施行为矫正的强化技术•正强化: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时给予正性强化物(即人们所喜欢的事物),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的过程。•负强化: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时拿掉负性强化物(即人不喜欢的事物,或厌恶的刺激),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的过程。•消退:在一个确定的情景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如此时行为出现后,并不跟随相应的强化,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时,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代币制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代币制法举例学习与守纪情况获代币1、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端正小五角星一颗2、课间文明休息,不奔跑、打闹小五角星一颗3、按时完成订正作业中五角星一颗4、英语作业得A大五角星一颗5、语文作业得优大五角星一颗6、数学作业没有错误大五角星一颗小周的行为价值表1、晚上看一会儿电视10颗小五角星2、去同学家玩一次15颗小五角星3、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20颗小五角星4、上网一小时30颗小五角星5、远途旅行一次100颗小五角星小周的报酬二、理性情绪疗法我应该得到所人的好评她应该对我好他应该能够完成所有的事情他说爱我,他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我是一个优秀学生,所以不应该和别人闹矛盾他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必须在任何情况下支持我我是男孩,所以绝对不能哭,否则就是无能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所以必须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想想以下话语的错误所在错误所在•极端思维:看问题常常以偏概全,过分夸大或缩小事情的真相,稍有瑕疵便认为是糟糕至极,习惯用贴标签的方式来认知人或事,造成认知失真。当众发言紧张的人,不合理信念是:我必须具有十足演说家的风度,我应该表现的很好。考试焦虑的人,不合理信念是:我必须答对每一道题,我应该考得很好。约会紧张的人,不合理信念是:我必须保证不出任何差错,我应该尽善尽美的表现,让对方喜欢我。大家想一想,生活中的焦虑、烦恼有多少是来自于这些“应该”与“必须”的控制。例•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盖全的思维方式。如一遇到失败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次考不好,就判定以后考试肯定考不好,把问题的负面效应盲目扩大化。•糟糕至极•即认为一件自己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发生后,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甚至是灾难性的,致使自己陷入严重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悲观、抑郁等。ABC理论•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来的,埃利斯1962年他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及方法,出版了《心理治疗中的理性和情绪》一书。基本观点•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诱发性事件对事件所持的信念情绪及行为•他指出:人们往往以为消极的情绪或行为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事实上,是由人们对该事件的评价引起的。A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B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治疗的第1步,要向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治疗的第2步,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所以延续至今,是由于现在他们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治疗的第3步,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治疗的第4步,帮助来访者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个案辅导两阶段六步骤第一阶段评估问题第二阶段进行辅导(干预)第一阶段评估问题评估问题具体分为三个步骤:确定对象的问题与症状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发现问题。如学生的问题是属于学习问题、品行问题、情绪问题,还是人际适应不良问题等。收集资料要详尽地了解辅导对象,需要三方面资料,即个人的历史资料,现状资料与背景资料。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过去的创伤性经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诊断分析判断其心理或行为问题的特征、性质和原因,准确、科学的诊断是有效干预(辅导)的前提。第二阶段进行辅导(干预)辅导具体分为三步骤:制定辅导方案包括辅导的目标和辅导措施。辅导目标要注意适切、针对和可操作性。辅导措施要具体,并且要与当事人或家长共同商议,形成“契约”。实施辅导辅导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辅导技术。一般学校个案辅导主要应用人本主义的“当事人中心”疗法、行为干预法、认知疗法等。效果评估和后续辅导辅导过程往往会反复,不会一次轻易成功。因此,要及时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反馈调整,使辅导更有针对性。个案辅导的评估指标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界定包括问题界定的清晰性、典型性和准确性。资料收集包括个案资料的具体、细致,完整、齐全,以及相关性。诊断分析包括对材料的判断,诊断技术运用,诊断的合理性。辅导方案包括方案的适切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辅导效果主要指个案的变化。案例分析小组练习案例分析•案例1、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小周,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经常不带书本和作业本,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只有老师或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老师多次劝告批评不起作用,反而与老师对立、发火,后来老师干脆让他回家完成作业再来上课,想以此警戒,结果小周越是与老师对着干,一天也不交作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平日对劳动感兴趣,不管脏累都抢着干,目的似乎是为了逃避做作业。父母因为他不好好学习,经常打骂,祖父母又溺爱孙子。•案例2、萍萍,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经常撒谎,不对母亲说真话,讨厌母亲,与母亲无情感沟通,不愿接受母亲的管教;害怕回家,不愿看见她母亲。为得不到母亲的关爱很痛苦。萍萍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小时候母亲很爱她,对她期望值过高,要求极严,初中二年级因为与同学外出游玩回家晚,被母亲打骂,并找到同学威胁她们以后不准约她女儿出去玩;以后再没有同学与萍萍玩。萍萍觉得孤独无助,内向越来越自卑,学习成绩一蹶不振。母亲的打骂也越来越多。•案例3:小凡,重点高中高二年级学生。最近上课听不进去,想到考试就害怕。从普通高中考入重点中学,性格偏内向,不善言辞,稳重踏实,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中等偏上。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名列前茅,被同学称为“有学习的天赋”。但进入高中,虽很努力,却不能名列前茅。经过一年的努力,没有改变,于是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太笨。•案例4、小王,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重点班高材生,最近每逢听老师讲课、做题时,脑子里马上就闪出:“现在听的、做的、复习的内容都要忘记”,心里非常害怕,又想“不要怕,坚持做,不要紧张。”结果心里更紧张,心跳加快,脑子反应迟钝,只好停下来休息。成绩直线下降,常想“我考不上大学就完蛋了,我想休学,不参加高考。”•案例5:小琴,某重点高中女生,性格比较内向,在一次旅行中结识了一位高中男生,两人一见钟情。在短短的一周内,感情迅速达到“炽热”的程度,但暑假结束开学后,男生突然改变态度,拒绝再与小琴来往,这使小琴一下陷入抑郁的情感危机之中。她认为一个女孩只要被人吻过,就该永远属于他。可该男生认为在当今开放的社会,“吻”只不过是一种礼节行为,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束缚性。他对于处在绝望状态下的小琴无动于衷,小琴想自杀,情绪非常忧郁,无法坚持上课学习,整日哭泣,不思饮食,只能有父母监护。•案例6:小刚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是标准的好学生,学校对他来说是片沃土,一切都是属于他。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小刚门门功课都学得很出色,成绩大多保持年级前5名,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偶有下降,稍加努力,马上就能迎头赶上。在这个男孩的心里有这样一个信念——我始终应该样样都比别人好。他这样想也这样坐,并且确实做得很成功:成绩好,人缘好,参加文体比赛屡屡获奖。他父母、老师不仅赞扬他的成绩,更赞扬她的自强精神。他以他的成绩和信念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所有人心目中,他是天生的好学生。初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是重点中学,入学成绩名列前茅,再次证明了他的实力,巩固了他的信念——我始终应该样样别别人好。•事情发展得看来很顺利,但到了高一下学期,小刚心中却出现了危机感,他明显感觉学习比以前吃力,尽管成绩依然优秀,但总是感到很危险。上到高二,小刚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努力保持领先,另一方
本文标题: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与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6590 .html